国融稳泰纯债债券C
(016152.jj)国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2-10-31
总资产规模
4,110.20 (2024-03-31)
基金类型债券型当前净值1.0395基金经理李青华管理费用率0.30%管托费用率0.1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3.26%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国融稳泰纯债债券C(016152)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王雪瑞2022-10-312022-11-020年0个月任职表现0.00%--0.00%--
顾喆彬2022-11-022023-12-191年1个月任职表现1.29%--1.45%1.94%
王璠2023-02-132024-06-111年3个月任职表现3.39%--4.53%1.94%
李青华2023-08-14 -- 0年11个月任职表现5.96%--5.96%1.94%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李青华--61李青华:女,美国杜兰大学金融学硕士。具备6年以上证券从业经验。曾任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事业部投资经理助理、投资经理。现任国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收投资部总监,国融稳泰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国融添益增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08-14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债牛行情自2023年12月至2024年两会前持续时间较长,长端、超长端国债收益率整体呈下行态势,春节后至2月底市场持续交易降息预期,利率下行斜率有所加大。尽管2月初中央汇金加大力度买入ETF致权益市场大涨而债市回调、以及两会前市场担忧逆周期政策超预期导致债市回调和3月初以来止盈盘涌现致收益率小幅上行,但整体未对利率走势造成根本性扰动。 从基本面来看,1-2月经济数据表现略为分化,3月未降息符合市场预期,国内经济仍处在结构性修复阶段,货币政策维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基调,近期价格中枢因央行地量投放、季末和汇率等因素有所收敛。信用债方面,在“资产荒”持续演绎以及机构24年开年配置需求较强的背景下,信用债收益率不断走低:期限上长端信用债更受青睐,短端下行受阻,曲线明显平坦化;评级上信用下沉力度加大,弱资质债券下行幅度尤为明显。 当前基本面对债市利多影响并未出清,财政政策加力尚需时间,资金面虽有收敛趋势,但平稳态势未发生根本变化,需持续关注汇率及央行行为;截至3月末,机构阶段性止盈暂告段落,市场将继续博弈降准预期,需关注超长期国债及地方专项债供给及支出进度。 产品一季度配置仍以信用债为主,适时调整持仓久期,充分把握资产票息收益。预计债市二季度呈震荡行情,如遇市场回调,产品将根据宏观经济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等变化择机把握投资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开年市场对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判断趋于一致,认为可以迎来疫情结束后的经济复苏年。过去的一年,“稳增长”基调依然贯穿始终,国内宏观经济历经“波浪式”修复进程,宏观政策则更加注重逆周期、跨周期调节,货币政策下达精准有力,通过全面降准、降息释放长期流动性,年内地产和民营企业获得监管部门重点关注及相关政策扶持,旨在推动相关主体融资修复。 2023年债券市场表现不俗,其中30年国债表现亮眼,截至12月29日,30年、10年国债收益率相比2022年年底分别下行36.83bp、28bp,30Y-10Y国债期限利差由22年底36bp压降至23年底27bp,当前利率绝对水平和期限利差均已压缩到历史低位。 信用债方面,“资产荒”延续,城投债融资监管进一步收紧,叠加特殊再融资债发行等“一揽子化债”政策持续落地,截止至23年四季度,城投债提前兑付节奏显著加快,同时信用利差持续收窄,尽管8月下旬债券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但持续时间较短,从全年视角看信用债收益率整体呈平坦化下行态势。 产品组合基于经济基本面和债券市场走势,采用信用债为主、利率债为辅的配置比重,信用债则坚持短久期票息策略,以确保产品组合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2023年第三季度,虽然全球通胀滞胀压力继续延续,但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连续加息的背景下,通胀数据已经显现出放缓或增速下降态势。美联储加息进度接近尾声,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的加息周期进入后半场。往后看,在连续大幅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下,海外宏观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明显提升。从国内基本面看,2023年第三季度我国居民生活和消费场景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修复,生产生活秩序明显改善,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处于触底复苏阶段,经济数据呈现分化态势。7-9月官方制造业PMI连续回升,官方服务业PMI保持在50荣枯分界线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较二季度有所放缓、出口规模(以人民币计)同比降幅明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和新增人民币信贷同比有所放缓。我国三季度经济复苏形势稳步推进,但经济复苏力度有待进一步刺激。《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国2023年经济增速目标定调较高,且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我国经济周期性态势好转,但制约经济持续向好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因此,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政策走向及实施力度仍有望对我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复苏进度发挥显著影响。从政策面看,2023年第三季度,美联储加息幅度在通胀见顶后有所放缓并进入阶段性停滞,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息或进入尾声,日本央行长期施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转向苗头初显。而中国人民银行最近一次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继续强调“要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彰显出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基于我国当前阶段所处的经济周期而表现出“以我为主”的坚定态度。从资金面看,今年三季度,我国相继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存款准备金率,且持续科学地管理货币投放规模,使我国货币政策继续保持撬动经济稳步增长的底线。总体看,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正确、有效的货币政策,在我国经济复苏阶段为维护我国资本市场流动性继续发挥重要作用,DR007标志性利率多数时期处于2.1%及以下的合理水平。整体看,三季度债市整体表现出中性态势,市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触底复苏及资金面环比收敛的影响。2023年第三季度,中债国债总指数(总值)财富指数上涨0.62%、中债信用债总指数(总值)财富指数上涨0.72%、中债高信用等级债券指数(总值)财富指数上涨0.75%。基于对经济基本面和债券市场的总体判断,产品三季度资产配置以中短久期信用债为主,后续将根据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预期及市场情况有序调整组合久期及资产轮动,辅以一定的杠杆操作推动业绩表现。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6-30)

2023年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与低增长、高利率与金融动荡相伴的复苏困难期。新冠疫情的结束使全球产业供应链得到修复,但世界局势的动荡则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一系列外部事件给中国经济外部环境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冲击。 2023年上半年,国内宏观经济实现了恢复式增长。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4.5%,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速回升1.6个百分点。二季度以来,随着积压订单和需求得到释放,经济复苏势头有所放慢,基于22年二季度疫情影响国内经济仅增长0.4%,今年二季度GDP则实现了6.3%的高增长。但考虑到去年二至四季度的低基数因素,预计23年三至四季度数据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同比增速,全年增长5%的目标预计可以实现。 2023年中国经济围绕“稳增长”展开,并呈现“曲折中前进”的复苏趋势,在经济数据的印证下,市场对国内经济由“强预期”逐渐转向“弱现实”。上半年在经历22年年末两波强势调整、理财赎回冲击的影响后,债市情绪逐渐修复,债牛行情再次显现,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年初的2.82%震荡下行至2.64%。二季度受基本面修复斜率放缓、大行信贷投放缩量、存款利率调降致降息预期升温以及货币政策持续保持平稳宽松的共同作用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呈加速下行态势,至6月末收于2.64%。而信用债也随着债牛行情的开启从22年年末的悲观一路加速修复,不过由于信用债供给的相对有限导致供需失衡,信用“资产荒”行情再现,整体看2023年上半年信用债收益率呈现大幅下行趋势,信用利差显著压缩。 7月政治局会议对当前国内经济表述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并释放积极信号,其中地产、资本市场政策超预期,对债市不利。不过数据偏弱的基本面格局仍未转变,后续债市调整的空间仍取决于市场对具体政策落地及数据的检验。 基于对经济基本面和债券市场的总体判断,产品上半年度以中短久期利率债策略为主,下半年将根据经济基本面的修复进程、资金面、政策面变化及市场情绪对组合资产进行灵活调整。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展望2024年,经济基本面预计仍处于复苏期,修复进程或有波折;预计房地产需求释放空间仍有限,而地产拖累下总需求难以全面且迅速改善;居民消费信心有待修复;企业投资动力不足;政策节奏和力度短期内或仍保持谨慎克制,对经济的实际拉动效果也有待观察;国内新旧动能转换仍需时间。整体看2024年经济复苏仍有赖于政策支撑,一方面是财政政策适度发力,另一方面则是货币政策继续放松。 产品组合将基于对经济基本面和债券市场走势判断,适时调整类资产配置比例,一季度仍延续信用债为主、利率债为辅的配置策略,后续将根据宏观经济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等变化进行资产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