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添瑞三个月定开债券C
(018417.jj ) 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债券型成立日期2023-07-21总资产规模413.50万 (2025-03-31) 基金净值1.1132 (2025-04-25) 基金经理邵笛管理费用率0.30%管托费用率0.10% (2025-03-14)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7.41%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东吴添瑞三个月定开债券C(018417)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侯慧娣2023-10-312025-03-031年4个月任职表现9.19%--12.51%0.92%
邵笛2023-07-21 -- 1年9个月任职表现7.41%--13.41%0.92%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邵笛--186.3邵笛先生:1982年生,中国国籍,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职上海广大律师事务所;上海文筑建筑咨询公司;上海永一房产咨询有限公司。自2006年9月起加入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直从事证券投资研究工作,曾任交易员、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自2014年10月31日起任东吴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自2018年4月11日起担任东吴增鑫宝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自2018年4月23日至2021年9月1日担任东吴悦秀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4月2日至2020年7月7日担任东吴鼎元双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7月2日起担任东吴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5月9日任东吴鼎泰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5月9日任东吴优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12月2日起担任东吴瑞盈6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东吴悦秀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东吴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07-21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一季度国内经济延续此前企稳回升态势,社会零售总额增速略有好转,出口表现好于预期,地产“小阳春”持续性有待观察,制造业PMI指数自二月起连续处于荣枯线上方。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发展目标及财政赤字率、债券发行计划等各项安排务实而积极,更加突出提振消费的重要性,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外部看,关税问题持续影响出口预期,并对汇率形成一定压力,央行通过调节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稳定汇率预期。经过上季度的收益率加速下行后,一季度债券市场出现调整。从年初至二月中旬债券收益率窄幅震荡,之后在一月金融数据好转、央行暂停买入国债,以及略超预期的政府工作报告等因素推动下,债券收益率震荡走高,直至三月中旬,债券收益率高位回落,期间降准降息操作未能兑现也对市场造成一定压力。出于稳汇率、“防资金空转”和“防利率风险”的需要,一季度资金面大幅波动,尤其是在春节前一段时间资金面全面收紧,回购利率大幅上行,进入二月后资金面略有好转,但仍有波动,二月底后再度进入相对平稳宽松阶段,直至季末。本基金在报告期内,以利率债为主要配置标的,根据市场变化以及对资金面的判断,适时调整组合久期及杠杆水平,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选择杠杆套息及波段交易等不同策略,结合利率期限结构变化趋势和债券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据此确定组合的具体形态。本报告期内采取更加灵活和积极的配置方式,合理安排融资结构,努力控制融资成本和市场调整风险,力争获取相对合理的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GDP同比增长5%,实现全年目标,分季度看,呈“V”型走势。从结构看,外贸出口好于预期,在阶段性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后,中央基建投资加速,房地产销售改善。但也存在内需及实体融资需求偏弱,物价低迷等挑战,根据统计局数据,全年CPI同比上涨0.2%,PPI同比-2.2%。随着金融总量数据“挤水分”的推进,2024年社融增速同比增长8%,再创新低。期间财政政策发力偏靠后,货币政策持续保持宽松,央行通过降准降息、新增买断式逆回购工具等方式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此外,取消银行“手工补息”、同业存款自律倡议等措施也有效打通金融体系利率传导的堵点,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外部环境看,美联储9月首次降息,有助于减弱国内政策约束,财政政策加大力度,但出于对地缘政治和内需前景的担忧,汇率贬值压力阶段性增加。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财政政策发力略显滞后。“资产荒”逻辑持续演绎,为债券市场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全年债市涨幅超市场预期,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均下行至2%以下。从节奏看,一季度和四季度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主要是受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宽松预期及市场供需情况等因素影响。期间也出现过几次小幅调整,如4月、8月和9月,调整幅度在10-20bp左右,主要受超预期政策等影响。虽然年内陆续有降准降息动作,但出于资金“防空转”和防范债市风险的需要,资金利率基本保持在政策利率上方,呈现相对于债券“偏贵”的状态。本基金在报告期内,以利率债为主要配置标的,根据市场变化以及对资金面的判断,适时拉长组合久期及杠杆水平,配置部分长期利率债和超长期利率债。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选择杠杆套息及波段交易等不同策略,结合利率期限结构变化趋势和债券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据此确定组合的具体形态。合理安排融资结构,努力控制融资成本和市场调整风险,力争获取合理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由于政策定力较稳定,受到二季度金融挤泡沫影响,三季度经济基本面延续此前稳中稍弱的走势,虽然结构上也有亮点,如外需和非地产类投资保持一定韧性,但内需不足仍是主要拖累项,表现为信贷不及预期,地产销售投资数据均处于低位,社会消费品同比增速偏低。统计局数据显示,年初以来CPI同比增速持续位于1%下方,8月PPI同比增速再次拐头向下,依旧处于负值区域。从外部环境看,区域冲突加剧,贸易争端不断,外需对经济的拉动力面临挑战,而美联储开启近四年来首次降息,使得国内货币政策受到的制约明显放松,三季度央行进行了一次降息和一次利率准备金率双降。三季度影响债市的因素较多,一方面,基本面拐点尚未显现,货币政策相对宽松,而财政支出慢于往年;另一方面,三季度政府债供给提速,央行持续提示债券收益率过低风险并采取买卖债券操作,而资金利率未跟随降息出现下行。最终债市呈现两轮涨跌行情,长利率债收益率两次下行,不断向下靠近关键位置,最终在9月下旬超预期的稳增长政策出台后出现快速调整,总体呈现“慢涨快跌”的特征。信用债走势和利率债略有不同,8月开始的理财基金赎回使得信用债收益率震荡上行,在季度末受影响加大,其中低等级城投债和银行永续债表现更加明显。三季度一级债券供给增加使得银行体系资金需求增加,存单收益率在前两个月呈现V型走势,9月则在短期震荡后略有下行。三季度资金面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略有收紧,降息降准更多是起到对冲作用,回购利率较二季度未见明显下行,和政策利率的利差较此前有所扩大。本基金在报告期内,以利率债为主要配置标的,根据市场变化以及对资金面的判断,适时调整组合久期及杠杆水平,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选择杠杆套息及波段交易等不同策略,结合利率期限结构变化趋势和债券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据此确定组合的具体形态。合理安排融资结构,努力控制融资成本和市场调整风险,力争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0%,但二季度略有走弱,PPI同比负增速持续收敛,但CPI仍处于相对低位,内需动力不足。上半年出口情况好于预期,受益于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外部交流明显好转,但对外贸易受地缘政治影响仍存压力,上半年人民币汇率表现对内部政策形成一定制约。宏观政策方面保持积极可控,货币政策延续稳中偏松的基调,通过降准和下调LPR利率为实体经济减轻负担。财政及产业政策方面,持续放松地产限制措施甚至部分地方政府出台支持政策,而全年1万亿超长特别国债为基建投资提供了支撑。受限于财政纪律约束,地方投资空间受限,实际投放节奏有一定延迟。上半年基本面和宏观政策均未超出市场预期,地产政策不断出台,但销售和投资未有明显好转,叠加一级市场债券供给偏慢,债券市场呈现较为稳健的上涨走势,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农商行及保险机构等欠配压力较大。期间虽然也受到防资金空转、提示债券风险以及限制长债配置传言等信息的干扰而出现短期调整,之后在银行手工补息被叫停后,债市需求缺口进一步放大,债券收益率再度下行。信用债方面,风险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债,而其他类各期限各等级债券收益率均有大幅下行,低等级和中长期限表现尤为突出。受需求推动,上半年10年及以上超长信用债发行放量,市场走势表现突出。上半年的资金面保持平稳宽松,波动率维持在低位,和往年不同,季末、缴税期等时点的回购利率也鲜有大的起伏,政策呵护意图明显。本基金在报告期内,以利率债为主要配置标的,根据市场变化以及对资金面的判断,适时调整组合久期及杠杆水平,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选择杠杆套息及波段交易等不同策略,结合利率期限结构变化趋势和债券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据此确定组合的具体形态。年初积极增加组合久期,并在4月债券市场调整时及时降低组合久期,此后随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组合持仓,取得积极成果。根据今年以来银行和非银体系资金面的不同变化特点,合理安排融资结构,努力控制融资成本和市场调整风险,力争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随着美国逆全球化的推进,“减税”和“关税”的组合政策或更趋明朗,一方面可能加大其国内通胀压力,降息节奏或将放缓,另一方面可能影响我国出口贸易表现。国内看,扩内需政策可能持续推进,地产触底的概率有望增加。稳经济压力仍然存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积极的可能性或较高。而机构的资产配置需求或仍将延续,同时也要关注出口及市场风险偏好的边际变化,此外,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可能对汇率带来一定压力,短期的调控需求或将对资金面造成一定压力。债市的波动性有可能加大,需要关注基本面和政策的变化趋势及可能出现的预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