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行业周期轮换混合C
(018656.jj)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155.00
成立日期2023-06-13
总资产规模
201.34万 (2024-09-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9566基金经理张大江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86%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新华行业周期轮换混合C(018656)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赵强2023-06-092024-04-120年10个月任职表现3.72%--3.72%-1.75%
张大江2023-06-09 -- 1年6个月任职表现-2.86%---4.34%-1.75%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张大江--92张大江:男,曾任北京银建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研究员,北京嘉鑫控股集团研究部经理/总经理助理,冀东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期货部经理,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23-06-09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产品运作情况三季度,我们已经观察到红利高股息资产的弹性逐渐变弱并有所分化,因此减少了一些红利高股息资产,适当增加有色和非银持仓,但规模并不大。基于自上而下的经济判断,在9月24日之前没有看到由防守突然转向积极进攻的足够理由,因此三季度总体延续偏防守配置,保留了红利高股息资产底仓。一般来说,当7月政治局会议偏紧的政策没有明显转向,则按以往规律无法预判下半年政策超预期转向。当政策突然转向且密集发力,市场情绪短时间内跨过燃点,产生了A股历史上爆发力罕见的一轮V型反转行情。相比于突然且显著的政策转变,以及一周内的史诗级上涨,调仓节奏和力度差了一个维度。上涨开启后,一周内产品净值明显回升但显著跑输基准,季末净值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其影响延续到国庆假期之后。未来市场判断相比以往,这一次的宏观逆周期调节赋予股市新的任务,即从财富效应漏损转向财富效应创造,并为提振经济信心、推动其他各项改革提供一定的助力。考虑到政策决心很大,稳增长举措连续推出,且明显提升资本市场定位,A股向上周期已确立。当狂热情绪的爆炸力消散后,市场还将交易三季报,以及四季度经济对政策的反馈、基于经济反馈的政策再反馈。随着经济在政策推动下回升斜率提升,企业盈利将有一定改善。在政策助力下,A股的估值中枢将被锚定在一个更高的位置,长期估值偏低的情况会有所转变。但是,业绩、估值和经济基本面终将起到主导作用,上涨的方式会转变,市场可能转入分化期、观察期,并在经济和政策更加明朗后,在继续分化中转入震荡上行期。红利资产、低估值央国企存在一定的交集,它们或具备稳定的盈利能力,或者估值和盈利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或是基本面处于相对底部,未来都将继续在配置中占据合理的比例。我们也会结合经济趋势,更加重视优势制造、上游资源的配置。在合理控制净值波动性的前提下,稳中有进,更进一步兼顾产品的净值弹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除了一月份的急速调整之外,上半年A股总体呈现先上后下的倒U走势,指数基本回到年初起点。从估值的角度看,A股固然已经处于相对低估的位置,但作为必要条件,估值不是市场进一步拓展反弹空间的充分条件。反弹在二季度未能持续并呈现出二次探底的走势,是由内外政策与外部环境、经济基本面、市场预期、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一动态过程至今仍在延续。经济现实、经济预期、风险偏好的边际向下,与政策导向的边际向上对冲,市场调整趋向于放缓,但仍未形成趋势性反弹的合力。总体振荡下行的趋势中,大盘股多数时段好于小盘股,股市生态治理和综合制度建设对小微盘股压力相对更大;稳定类和上游资源类资产好于成长、消费类资产,凸显确定性价值。上半年相对较强的主线是红利高股息,延续了2021-2023年的跑赢趋势,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公用事业、煤炭、交运、石化等行业。一季度表现强劲的优势行业和国际定价的资源股,包括家电、汽车、机械、造船、海运、煤炭原油有色等不同程度出现调整,主要并非基本面恶化,而是外部环境变化与连续上涨后的相对拥挤共振,出现阶段性获利回吐。其他若干行业则持续调整,不断创新低,主要为部分TMT和新老核心资产,如大消费、地产、医药、新能源。截至年中,A股成交量较低、指数延续回调,外资和内资流出的趋势并未终止,A股在资金增量、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方面仍偏弱。长债利率在央行干预下仍然继续创新低,保险预定利率、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房贷利率的指向性也一致,均反映需求在复苏但斜率偏缓,实体和金融两个层面,稳定收益类资产相对不足的局面仍未改变。海外已经进入降息窗口期,国内稳增长举措已经开始加力,预计货币环境即将进入相对宽松期,站在年中时点,我们期待下半年经济复苏边际变化更积极,修复A股风险偏好,形成业绩和估值层面的积极变化。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市场经历了杀跌去杠杆、救市反弹、大力修法修规强化制度建设三部曲,类似一轮倒逼式小供改,市场信心有所修复。年初至今无风险利率持续超预期下行、债券和类债资产受追捧,这是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论产生冲击,背后是流动性宽松和实体端投融资需求偏弱的真实体现。市场期待财政发力强化稳增长,但稳健略偏积极的取向仍然坚定。2023年四季度提高仓位以来,一季度继续保持高仓位,延续红利+高股息+资源+优势制造的核心持仓结构,规避TMT、少量参与消费股,取得了较好的收益。3月初至3月中旬,调降红利和高股息,增配机械、军工、电气设备等优势制造行业;3月下旬增配红利和高股息,操作效果总体正面。未来拟继续保持这样的操作策略和持仓结构,根据各板块的拥挤度和估值,适时调整配置比例,做好轮动,争取更好的表现。市场展望今年政策主线是强化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和绿色环保,在安全、稳定与发展之间求得平衡。稳是前提条件,进是目标,内涵是新质和高质。由此可见,债务驱动的总量发展模式进入镜像的另一面,即去杠杆、化债、去过度金融化,发展质量优于发展数量,新质生产力替代旧生产力。强刺激稳增长已不合时宜且边际效应较弱。在此过程中,总量角度不应过度期待,结构轮动继续主导行情。预计大盘仍将延续哑铃结构。各类资金欠配的红利/高股息资产继续受追捧,逐步成为体量足够大、持续性足够强的独立投资方向。哑铃另一端则出现了新的特点,科技成长和上游资源轮动,尤其是国际定价的上游资源板块趋于加速走强;此外部分超跌新老核心资产(哑铃杆)也有轮动反弹的迹象。进入3月后,大盘从暴力反弹转向高位震荡,能否拓展上行空间取决于经济内生动力能否接棒,趋势向好但斜率不足,仍有不确定性。经过连续两月的上涨和震荡后,恰值财报季,大盘有调整迹象。考虑到经济周期向上、监管层对二级市场设置了低位看涨期权,调整空间预计有限。在国际上,多数资源品基于全球定价,很大程度受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变化影响。过去数年,ESG、信用货币体系脆弱化、去全球化、区域化、友岸近岸化、地缘撕裂等变化成为关键词,塑造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消极的一面,全球分工效率下降、成本上升,通胀重心上移。反映在上游资源方面则是供应链日益脆弱,投资节奏被扰乱和迟滞,商品定价、贸易、物流人流资金流效率下降,库存普遍偏低。这意味着,以黄金价格持续创历史新高为信号,实物资产对美西方主导的金融资产、信用货币的替代在加速,二者在估值端的差异也支持这一变化。美国利率反弹反映二次通胀前景,其核心驱动力是服务通胀顽固和大宗商品尤其能源价格卷土重来,这会影响降息交易预期,阶段性阻滞科技成长表现。随着中美进入再库存共振周期,结合美国进口价格指数和中国出口价格指数来看,过去一年多成本上升、汇率承压、出口量增价跌的难熬局面有望逐步阶段性缓解,缓解通缩压力,有利于制造业和上游资源表现。除红利、高股息、优势制造外,我们认为一季度表现优秀的国际定价的上游资源延续强势,甚至成为全年主线之一。国内定价品种能否走强,取决于国内是否会出台强力政策扭转地产恶化局面或局部、阶段性地允许地方政府继续加杠杆,目前看概率不很高。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的市场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经济冷、预期低、政策弱、股市差且分化严重。2季度起经济转差,逐步进入类通缩状态。需求偏弱是导致预期偏低、利率持续下行、通胀乏力的原因,也是经济缺乏温度的核心原因,而需求不足的原因则是复杂的。政策从年中起从偏重于化债、去杠杆、大安全逐步向加大稳增长转变,但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尚不明显;外部对抗压力持续加大、资本持续外流、FDI下行、汇率承压。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和救市政策从下半年起陆续推出,但加大力度是在24年初才开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16-20年的老赛道核心资产、22年见顶的新能源赛道持续大幅调整,TMT和央国企坐过山车。全年除TMT外,红利资产和小微盘表现最好,机构持股体验最好的则是红利资产。回顾全年,有几种策略是明显占优的:上半年配置央国企和TMT,之后转防守;全年防守和/或低仓位;配置部分资源股,如煤炭、石化、部分有色;配置中小票、北交所。或者是以上几种策略的组合轮动。操作回顾基于对经济相对谨慎的判断,我们的配置偏保守,避开赛道股。除消费、TMT、医药,配置了多数周期行业,期间参与了央国企改革、稳增长、资源、红利等交易。结合经济周期、估值和政策导向,4季度起年内首次满仓,年末持仓结构为红利资产打底、资源股和优势制造做补充。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经济判断与市场展望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之下,安全、稳定、转型的宏观导向居于更高优先级,中微观数据减速合乎逻辑,经济刺激以托代推成为常态。政策重点之一是阻断风险传导链条,即地方债务压力向金融体系、实体经济传导。上半年贡献较大的出口(增利远逊于增收)在外部风险影响下存在不确定性。新质生产力处于投入期,产出相对滞后。三中全会前后,刺激消费已成新热点,政策端驱动力边际变化明显,但也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传导节点,即就业、收入以及经济预期。目前这一传导效率机制仍不够通畅,投资回报预期偏谨慎,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偏低,财富效应弱化。财政发力是重要工具,但经历以往几轮前置投资后,面对严格的审核标准,地方优质项目不足,掣肘了投资发力的力度和进度。三中全会对地产的政策聚焦收购保障房和保交房。地产的投资机会应限于超跌反弹、估值修复,而非总量上可以对经济贡献新的增量,继续等待磨底阶段完成。应该密切关注租售比,房价收入比等估值指标。只要性价比合理,具备安全垫,地产也会出现估值修复的投资价值。资产配置策略投资视野有必要超越一时的盈亏,跳出金融市场一隅之地,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导向、财政中观视角,寻找天时地利人和共振的投资机会。未来有必要换位站在经济转型、财税管理的位置,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视角,看市场、看社会、看国家在增长模式转型、化债的背景下,投资机会如何消长。A股市场增量资金不足、总量缺乏强逻辑,向上空间有限的局面未变,维持区间震荡,结构轮动概率较大。如果实在是投资机会匮乏,适当的避险也是合理的投资。红利过去三年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对青睐成长投资的A股投资者算是个不小的意外。虽然7月以来有所调整,但调整后的股息率已经有所修复,而长期利率还在趋势性下行,当美国降息之后,这一进程仍会继续,稳定类资产仍将占有一席之地。下半年大的投资方向基本稳定,相对均衡配置红利、高股息、资源、优势制造,也会对配置比例做合理轮动,择机增配资源和优势制造。作为全市场产品,不做极端操作是主动选择,以保持控制回撤和寻求收益的理性平衡,着眼于长期稳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