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中债0-3年政金债指数A
(020207.jj )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166.00
总资产规模
27.61亿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成立日期2023-12-22当前净值1.0229 (2025-04-15) 基金经理林唐宇周舒展管理费用率0.15%管托费用率0.05%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3.24%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华安中债0-3年政金债指数A(020207)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林唐宇2023-12-18 -- 1年3个月任职表现3.24%--4.29%-11.27%
周舒展2024-08-08 -- 0年8个月任职表现1.90%--1.90%-11.27%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林唐宇本基金的基金经理95.3林唐宇:男,理学硕士,FRM(金融风险管理师),8年相关金融行业从业经验。曾任中国人保资管管理公司债券交易员。2016年3月加入华安基金,历任集中交易部债券交易员,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助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担任华安现金宝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月起,担任华安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9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中债1-5年国开行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11月由华安中债1-5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转型而来)。2020年12月起,同时担任华安锦源0-7年金融债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同时担任华安锦溶0-5年金融债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同时担任华安锦灏金融债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5月起,同时担任华安领荣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8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中债1-5年国开行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12-18
周舒展本基金的基金经理134.2周舒展:男,曾任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代客交易员、代客组合管理台投资经理、衍生与策略交易台负责人。2020年12月加入华安基金,现任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2024-08-08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整体大幅度下行,其中10Y国债利率全年下行88bps至1.68%,30Y国债利率下行92 bps至1.91%,1Y存单利率下行83 bps至1.57%。对于2024年的总结简要回顾如下:  (1) 经济基本面前三季度环比走弱,四季度出现明显反弹  2024年四个季度的GDP同比分别是5.3%,4.7%,4.6%和5.4%,季度环比折年率分别是6.1%,3.6%,5.3%以及6.6%。前三季度,受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约束、房地产销售投资持续走弱以及居民消费降级等因素,GDP环比走弱。9月末,随着重要会议政策转向,经济数据出现反弹。从GDP分项看,四季度引导GDP反弹主要集中在进出口(贡献占比45.8%,环比提升1.2%)。  (2) 美联储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  2024年9月,美联储在通胀压力缓解、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分别于2024年9月,11月和12月降息了3次,合计降息了100 bps。但是本轮美联储降息相较于以往降息周期,有几点差别:1、通胀下行缓慢,本轮降息后的利率中枢仍然维持高位,开启降息之后,10Y美债利率不降反升;2、降息节奏先快后慢,2024年降息3次,但是目前市场对于2025年的降息预期仅仅只有1次。  (3) 国内货币政策全年维持宽松  2024年,中国央行全面系统性的调降了广谱利率,并且历史首次开启在二级市场直接买卖债券的操作。央行于2024年7月和9月进行了两次降息,合计下调基准利率共计30 bps,7天OMO利率下调至1.5%。对于市场影响更大的是,央行于2024年4月进行取消存款手工补息的操作,并于2024年11月开启对于同业负债利率的调降。  中国央行于2024年8月开启二级市场债券买卖操作,2024年全年,央行在二级市场净买入1.35万亿债券,全部为3Y以内的短期国债。在2024年8-9月间,央行一度试图通过扭曲操作,在市场上卖出长期限国债,买入短期国债的方式调控市场,但是效果不佳。  (4) 商业银行依然呈现资产荒  2024年,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端,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方面继续面临“资产荒”问题。由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优质资产供给不足,商业银行对债券的配置需求保持旺盛。2024年全年,商业银行大幅增持国债以及地方债3.2万亿,增持信用存单合计2.6万亿,合计增持债券类资产5.8万亿。  (5) 非银机构久期普遍拉长  2024年公募债基和银行理财规模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其中公募债基规模增长了1.57万亿,整体规模达到了10.54万亿, 银行理财规模增长了2万亿,整体规模再次达到了30万亿。  2024年,我们在投资运作上更加注重久期策略,全年的利率久期中枢较往年进一步提升,在分析框架上更注重观察银行负债结构以及央行行为的变化,我们基本识别到了市场的主要矛盾,并进行了灵活的应对。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整个三季度,债券整体保持牛市行情,但是期间的波动显著放大。整个三季度30Y国债利率下行3 bps至2.43%,10Y国开利率下行4 bps至2.25%。而短端利率在整个三季度进一步下行,3Y国开下行6 bps至1.88%,1Y存单下行5 bps至1.91%。除存单利率外,全曲线利率债在3季度创历史新低,但在随后巨大的政策变化下出现了快速反弹。驱动债券市场继续下行的因素主要三季度基本面数据有所走弱同时叠加存款脱媒持续带来的理财规模的持续增长。而驱动债券市场波动的主要因素,主要是9月以来一系列政策转变带来长端利率的快速调整。整个三季度,无论是信贷增速、M1还是社融增速继续出现了明显下行。在这个大背景下,整个银行体系信用扩张的能力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并带动了债券广谱利率又下行了一个台阶。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在转型过程中,经济存在阵痛,房地产市场低迷对经济总量产生拖累,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制约了增量投资。货币政策维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性,灵活应用利率和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债券利率上半年显著下行,10年期国债较年初水平下行35bp。  报告期内,本基金以跟踪指数、降低偏离度为首要目标,在盯住久期和静态收益的约束下,优选持有期收益较高的债券。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消费贡献率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外贸数据表现亮眼。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强化逆周期调节。在二月,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0.25个百分点。债券收益率在流动性宽松和债券供给下降的影响下呈现下行趋势,长久期利率债表现较好,整体利率曲线平坦化。  报告期内,本基金以跟踪指数、降低偏离度为首要目标,在盯住久期和静态收益的约束下,优选持有期收益较高的债券。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中国债券市场将面临新的宏观经济环境、政策选择以及机构行为变化。具体展望如下:  (1) 特朗普当选后的政策选项  2025年1月,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就职,市场对其任内的政策选择保持高度关注。市场预计特朗普政府对华的关税威胁会长期存在,同时可能会推行更加激进的财政刺激政策。这一政策组合可能导致美国经济短期增长仍有韧性,但长期面临通胀压力和债务风险并侵蚀美元信用。目前市场定价长期美债利率维持高位,10Y美债利率中枢在4.5%附近,同时全年美联储可能在2025年都维持不降息操作,全年仅降息一次。  这一政策选项对于中国央行而言是一个重大挑战,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会受美元高利率影响,而在中期维度又会受到持续的关税贸易战冲击,全年汇率压力均较大。短期内在平衡利率和汇率的过程中,汇率的重要性可能会进一步体现。  而对于关税的影响,我们认为关税对于基本面的影响是偏长期的,短期关税对于基本面的影响可控,但是2025-2026年对于基本面的负面影响会长期存在。  (2) 国内基本面变化及政策选择  2025年,中国经济基本面预计将呈现温和复苏态势,但仍面临结构性挑战。2025年的增量政策预期主要在下半年,一季度主要针对2024年9月政治局会议以及2024年末经济工作会议的落实。  从经济结构分项来看,2025年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可能接近尾声,但复苏力度有限;经济发力的重点是消费,依靠的政策工具主要是财政补贴。市场目前对于出口的分歧较大,主要是高关税并没有很快落地,抢出口的动力仍在。预计2025年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仍然在5%附近。  从2025年的经济增长节奏上,目前比较担心的是二季度增速,主要原因是一季度政策受海外环境变化影响留有后手,如果一季度开工和投资节奏不如预计,叠加二季度海外环境出现变化,政策对冲可能会提前。  (3) 货币政策目标再选择  2025年央行的货币政策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我们甚至认为央行在2025年的行为直接决定了债券市场的走势。  2025年1月,央行暂停了自2024年8月开启的债券买入操作,但是根据海外经验而言,一旦央行开启债券买入操作之后,很难在短期内退出。预计央行在2025年财政部开启发行特别国债之后会重启债券买入操作。  预计2025年央行仍然会进行降准和降息的操作,但是节奏上更多要依据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压力所决定,目前预计一季度在经济基本面短期趋稳,商业银行信用扩张触底回升的格局下,央行会将此类货币政策作为储备政策工具留待二季度甚至三季度。  全年而言,我们仍然看好债券利率的下行,但是整个过程会非常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