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增长混合
(070002.jj)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5.89万
成立日期2003-07-09
总资产规模
23.91亿 (2024-09-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5.2255基金经理归凯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78.22%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5.18%
备注 (2):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嘉实增长混合(070002)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张弢2009-01-162010-06-081年4个月任职表现38.70%--57.83%--
刘美玲2015-12-312017-11-181年10个月任职表现-2.15%---4.00%--
董理2015-07-082016-07-221年0个月任职表现16.89%--17.60%--
归凯2018-12-04 -- 6年0个月任职表现9.14%--69.64%--
季文华2017-11-182018-12-041年0个月任职表现-7.51%---7.79%--
田晶2005-02-242005-06-300年4个月任职表现-0.97%---0.97%--
刘欣2003-07-092004-08-101年1个月任职表现18.85%--20.64%--
邵健2004-04-062015-07-0811年3个月任职表现21.06%--759.23%-74.98%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归凯本基金、嘉实领先成长混合、嘉实泰和混合、嘉实新兴产业股票、嘉实成长增强混合、嘉实瑞和两年持有期混合、嘉实远见精选两年持有期混合、嘉实核心成长混合基金经理178.8归凯先生:硕士研究生。曾任国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投资经理。2014年5月加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任机构投资部投资经理、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现任嘉实成长投资策略组投资总监。2018年7月18日至2019年8月1日任嘉实稳健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3月10日至今任嘉实泰和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12月4日至今任嘉实增长证券投资基金和嘉实新兴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4月9日至今任嘉实瑞和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6月3日至今任嘉实领先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和嘉实成长增强灵活配置混合型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7月23日起担任嘉实远见精选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12-04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三季度国内经济延续了上半年疲弱态势,整体消费需求疲软、产能层面过剩、房地产持续低迷以及投资意愿不足仍在持续,出口仍是仅存动力但也受制于国际关系难以长期扛起大旗;在此背景下,九月份美联储的降息使得我们有了更多的调节空间,央行也随即宣布了降息降准,而随后在九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央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明确了短期“稳增长、防风险,稳股市”的目标,市场悲观情绪得到明显改观,也更加期待后续更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从而彻底恢复长期发展信心。  三季度市场走出反转趋势,万得全A上涨18%,在连续下跌5个季度后又一度下跌近10%,在一系列政策预期下,最后5个交易日上涨26%收复过去1年的失地。风格方面,持续3年多的价值优于成长告一段落。行业层面,非银、房地产、社服、计算机、传媒、电力设备等前期预期悲观的行业表现突出,上半年明显跑赢的资源类和高股息类行业,包括煤炭、石油石化、银行、有色等则相对跑输。  此前我们看到在市场风格的极致演绎下,出现了一批优质成长股的显著低估,而在三季度这个趋势得到部分修复,我们预计在长期信心得以真正扭转后,优质成长的中长期修复仍会持续。当下市场也快速进入牛市氛围,但中长期市场的健康上涨还需要观察后续经济修复情况并看到一批优秀的企业带头走出新一轮的成长。单就本基金而言,我们仍将致力于投资符合中国长期转型升级方向受益的行业和个股,持续迭代“高质量成长”投资方法论,聚焦优质公司,力争为持有人创造长期回报。  三季度本基金持仓结构变化不大,三季度主要增持了景气好转且具备长期成长空间的芯片板块个股,减持了部分此前表现强势的白电板块个股。截止到报告期末,本基金的行业配置依次为医药、制造、消费和科技。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上半年国内经济从宏观数据层面表现尚可,出口增速同比有所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位数企稳,消费疲软,增速低于去年同期。但中观行业和微观实体整体面临较大压力,内需不足、产能过剩,房地产持续低迷、投资意愿不足仍是较为普遍现象,企业盈利承压。虽然国内信贷利率已降到多年低位,但企业和居民端加杠杆意愿很弱,信贷数据偏弱、CPI/PPI低迷,最新的6月PMI也再次降到荣枯线之下。政策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也持续松绑,效果尚需观察。  上半年国内市场在波动中下行,全A指数一二季度分别下跌2.85%和5.32%,整个上半年跌幅超过8%。市场风格呈现价值明显优于成长,大盘明显优于小盘的分化局面;行业层面看同样有巨大的分化,银行、煤炭、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白色家电等红利类资产,以及部分受益于出口景气的行业表现突出,AI、低空经济等主题投资活跃,内需类资产如医药生物、计算机、商贸零售、房地产等行业表现较差。  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增持了受政策影响小的中药和国产化率较低的医疗器械类个股,以及低估值、稳增长且具有持续分红潜力的白电和银行板块个股。减持的板块主要包括估值偏高且下游需求承压的软件股。截至到报告期末,本基金的行业配置依次为医药、制造、消费、科技和金融。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宏观数据延续弱复苏态势,前两月社会零售总额和出口增速较去年同期都有所改善,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较疲弱,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上年同期继续下降,反应企业投资意愿不强,这点在企业信贷和社融数据上也有所体现。当前国内房地产行业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也较为突出,短期看在政策未有明显强有力的措施从而扭转局面之前,上述态势仍将持续。  一季度市场层面也经历了极大的波动,1月经历了恐慌性的下跌之后迎来政策层面的托底,并在2月和3月迎来反弹,截止到一季度末,全A录得-2.85%的跌幅,同时呈现出价值明显优于成长,以及大盘明显优于小盘的分化局面;行业层面看同样有巨大的分化,以银行、石油石化、煤炭、有色、白色家电等为代表的高股息或抗通缩行业有明显绝对收益,AI、低空经济等主题投资活跃,而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房地产等行业受到极端的外围政策环境或自身业绩压力影响表现较差。  基于当前的宏观环境,本基金将持续围绕产业自身发展趋势和企业经营周期的角度去发掘机会,而并不寄希望于宏观经济的显著改善。一季度本基金继续减持中期维度业绩压力持续加大的科技行业个股,增加中长期需求更加确定的医药,以及稳增长确定性更高且具有持续分红能力的消费和金融板块个股,截至到报告期末,本基金的行业配置依次为医药、制造、消费、科技和金融。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国内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是显著低于年初人们的乐观预期的。疫后伤痕效应带来的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下行的压力、一些战略新兴行业产能过剩、地方债务问题等,与影响中国经济的一些中长期结构性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影响市场运行的主基调。从市场表现看,国内股票市场年初经历短暂走强后即开始持续走弱,市场总体处于信心脆弱,资金存量博弈的局面,全年主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分板块看,通信、传媒、石油石化、电子、计算机、煤炭等行业表现较好,和地产消费相关的房地产链、美容护理、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等行业跌幅居前。  从宏观环境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的两大引擎房地产和出口继续面临下行压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负增长,社会零售总额在个位数增长水平上企稳,但经济增长动能总体偏弱。今年以来政策端对稳增长持续加码,年初以来央行先后降准、降息,保持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特别是三季度开始大幅松绑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对市场信心有所提振,但房企资金链和居民的房价预期改善尚不明显,反映到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的数据也暂未好转。中国制造业PMI自9月一度回到荣枯线以上,四季度再度下行,工业品库存增速继续低位徘徊,新的库存周期何时启动有待观察。从海外来看,美国通胀数据改善,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在新的一年开启降息周期。  基于宏观基本面和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报告期内本基金持仓的调整主要是增持医药,减持科技,同时在个股选择上对安全边际赋予了更大的权重。增持医药主要是基于偏弱经济环境下医疗卫生下游需求相对稳定,部分医药股连续下跌三年后估值性价比显著提升,且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长期需求前景明确,未来有望迎来政策端利空出尽后的估值修复机会。减持科技主要是部分行业受疲软经济影响仍存在业绩下修的可能,且科技股高企的估值在当前宏观环境下面临收缩的压力。总体上看本基金仍然聚焦于符合长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方向上的优质成长企业,截止报告期末,本基金的行业配置依次为医药、制造、科技和消费。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展望下半年,国内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托底力度预计有所加大,但外贸在地缘政治影响下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内需疲软等压制经济的负面因素短期尚难得到根本扭转,预计宏观经济总体仍是偏弱态势。中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结构性问题的挑战,因此有赖于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全社会活力。  国内股票市场经历几年下跌后,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已至冰点,市场似乎已经不愿给予未来任何权重,少数的机会也表现为趋势风格的极致演绎,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在市场处于异常困难的时刻,人性往往面临巨大的考验,但潮起潮落、物极必反乃自然界之普遍规律,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一批优质的公司已经被显著低估。在新形势下,基金经理会更加审慎的识别潜在风险,同时我们也会继续以高质量成长作为核心投资策略,与时俱进,不断挖掘能代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备持续价值创造能力的优秀企业,力争实现长期可持续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