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恒生科技ETF(QDII)
(159740.sz ) 恒生科技指数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ETF)成立日期2021-05-18总资产规模71.50亿 (2025-05-09) 基金场内规模71.50亿 (2025-05-09) 基金净值0.6980 (2025-05-09) 收盘价格0.7120 (2025-05-12) 收盘价涨跌幅2.45%成交金额21.80亿折价率3.00%基金经理冉凌浩管理费用率0.50%管托费用率0.10% (2024-12-31) 持仓换手率65.35% (2024-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8.65%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大成恒生科技ETF(QDII)(159740)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恒生科技指数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恒生科技指数总投资收益率
冉凌浩2021-05-18 -- 3年11个月任职表现-7.51%---26.73%43.51%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冉凌浩本基金基金经理2213.7冉凌浩: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硕士。2003年4月至2004年6月就职于国信证券研究部,任研究员。2004年6月至2005年9月就职于华西证券研究部,任高级研究员。2005年9月加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担任金融工程师、境外市场研究员及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2011年8月26日起任大成标普500等权重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4年11月13日起任大成纳斯达克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QDII)(转型前为大成纳斯达克1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12月2日至2023年3月14日任大成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基金(QDII-LOF)基金经理。2016年12月29日至2020年7月7日任大成海外中国机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2017年8月10日起任大成恒生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2019年3月20日起任大成中华沪深港3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2021年5月18日起任大成恒生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基金经理。2021年9月9日起任大成恒生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7月12日起任大成纳斯达克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基金经理。具有基金从业资格。国籍:中。2021-05-18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2025年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小幅走暖的局势,PMI指数也重新回到枯荣分界值之上。  1季度,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正收益,促进其涨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恒生科技指数的主要成份股公司经过多年的基本面调整,正在率先走出低迷期,率先重拾快速增长;(2)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国内外投资者逐步认识并相信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AI的发展趋势显著加快,这也有望进一步促进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公司的发展;(3)此前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水平显著低于纳斯达克100指数,而随着投资者逐步认识到中国的创新能力,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但是,美国政府于4月2日公布的“对等关税政策”却令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着极强的不确定性,这也随之引发了恒生科技指数的宽幅波动。  尽管如此,来自彭博的一致预期数据显示2025年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公司盈利仍然会有较好的增长,同时其2025年预期市盈率仍然显著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由于我们预计中国科技行业将会持续崛起,因此,成份股公司的盈利增长有望推动恒生科技指数的持续走强。  本基金的投资目标是要复制基准指数的收益率,因此本基金将坚持被动化的投资理念,持续实施高效的组合管理策略、交易策略及风险控制方法,以期更好地跟踪指数,力争将跟踪误差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0.7227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9.8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0.74%。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国际经济形势相对较为稳定,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也相对较为稳定。202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表明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从港股市场来看,纵观2024年全年,港股在连续4年下跌后年度收益首次转正,全年恒生指数上涨17.7%,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7%,但是年度涨幅主要集中于4月底和9月底的两段间歇式的反弹。恒生指数的涨幅主要来源于估值的提升,但恒生科技指数的涨幅主要来源于成份股盈利的增加。  港股的资金面要看美元利率水平,2024年,美联储开启了降息进程,全年累计降息100bp,降息行为有效的支持了港股的上行走势。  于2024年12月31日,恒生指数市盈率为9.18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为20.65倍,估值水平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美元利率水平的继续下降有望继续推动估值水平的继续上升。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3季度,国际经济形势相对较为稳定,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也相对较为稳定。  中国宏观经济在第二季度呈现略有降温的态势,但在第三季度逐步恢复稳定。从中国制造业PMI来看,9月份回到了49.8%,已经非常接近枯荣分界线。  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中央在三季度推出了多项宏观经济政策。尤为重要的是,在9月24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及证监会就“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出多项新政,其金融政策组合拳超预期,大幅提振市场信心;其政策不仅包括降息降准,还包括推出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这表明了管理层维护资本市场的决心。从更高角度来看,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并新增“努力提振资本市场”等表述。其后,多个重要城市房地产限购政策进一步松绑,以期达到稳地产的目标。  我们认为,这些政策有望促进中国宏观经济的复苏。首先,降息降准有助于大幅降低私人部门的融资成本,部分解决当前社会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其次,中央政府首提稳房价并推出多项对应的房地产政策,有助于稳定房价;再次,资本市场的多项利好政策有助于股票市场的发展。  从港股的资金面来看,9月19日美联储以降息50bp的“非常规”方式开启了新一轮降息周期,正式结束了2022年初以来的紧缩周期,同时市场预期美联储未来还会继续降息。由于港元采取的是联系汇率制,美元降息直接大幅降低港元的资金成本,显著利好港股。  由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及科技行业基本面的缓步好转,使得2024年的恒生科技指数出现了投资机会。根据彭博的一致预期,2024年恒生科技指数的成份股公司盈利会有较好的增长速度。从估值面来看,港股的估值水平仍然处于历史低位。因此,指数成份股公司盈利的增长有望推动指数点位的上升。  本基金的投资目标是要复制基准指数的收益率,因此本基金将坚持被动化的投资理念,持续实施高效的组合管理策略、交易策略及风险控制方法,以期更好地跟踪指数,力争将跟踪误差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0.6257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1.8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3.69%。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国际经济形势相对较为稳定,全球科技行业也有相对较好的表现。  中国宏观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开局强劲,但在第二季度呈现稳中略有降温的态势。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季度增长5.3%,第二季度增长4.7%。  从生产来看,工业生产增速相对稳定,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但是,5月及6月制造业PMI都仍然低于枯荣分界线,这说明制造业仍然有压力。  从消费来看,消费增速维持低位,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显示消费处于低位。从投资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稳中偏弱,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这主要受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的拖累;房地产政策的新一轮放松预计将会有利于房地产销售的稳定,这从长期可能对房地产投资起到促进作用。上半年出口持续表现较好,同比增长6.9%,这是对宏观经济较好的拉动项。  上半年,物价水平低位企稳,并未陷入通货紧缩状况,但低通胀压力也不会轻易消失。从具体数据来看,CPI总体平稳,PPI同比跌幅继续收窄。  从港股资金面来看上半年美国通胀水平在中等水平区间保持稳定,同时美联储也维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不变。  本基金投资目标就是要复制指数的收益率。本基金将坚持被动型的指数化投资理念,持续实施高效的组合管理策略、交易策略及风险控制方法,以期更好地跟踪指数,力争将跟踪误差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有望企稳,外需对GDP的拉动或有所放缓,而内需则有望加快修复,房地产也有望止跌回稳。在这种宏观背景下,港股整体的上升幅度或下降幅度可能都有限,更有可能出现的是整体小幅震荡上行的走势。此外,2025年美联储也有望会继续降息,但降息次数及幅度较此前的市场预期有所减少。  港股科技股经过多年的基本面调整,在产能已经出清的同时新增需求也开始恢复,因此有望率先走出低迷期,率先重拾快速增长,而恒生科技指数也有望具有更佳的表现。  此外,人工智能的发展呈现出加速的趋势,这也有望进一步促进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公司的发展。  本基金的投资目标是要复制基准指数的收益率,因此本基金将坚持被动化的投资理念,持续实施高效的组合管理策略、交易策略及风险控制方法,以期更好地跟踪指数,力争将跟踪误差控制在较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