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稳健添利灵活配置混合
(001226.jj)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838.00
成立日期2015-05-05
总资产规模
6,203.27万 (2024-09-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8350基金经理闫宜乘管理费用率1.0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367.96%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0.83%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中邮稳健添利灵活配置混合(001226)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张萌2015-05-052019-04-183年11个月任职表现6.53%--28.40%--
陈梁2015-05-052017-05-052年0个月任职表现7.94%--16.50%--
吴昊2015-08-122019-04-183年8个月任职表现4.55%--17.80%--
王喆2019-03-132022-04-153年1个月任职表现-1.56%---4.73%15.47%
国晓雯2023-04-072024-05-311年1个月任职表现-8.69%---9.90%--
闫宜乘2024-03-27 -- 0年9个月任职表现2.58%--2.58%--
王高2020-07-082023-04-072年8个月任职表现-11.88%---29.36%--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闫宜乘本基金基金经理84.7闫宜乘:男,经济学硕士。曾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营业部对公客户经理、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金运营部高级经理、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邮中债-1-3年久期央企20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中邮纯债优选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纯债汇利三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中邮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纯债聚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纯债恒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货币市场基金、中邮现金驿站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助理、中邮纯债恒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纯债汇利三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中邮货币市场基金、中邮现金驿站货币市场基金、中邮淳悦39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睿利增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景泰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尊佑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任中邮中债-1-3年久期央企20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中邮纯债优选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睿信增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稳定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鑫溢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纯债恒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稳健添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03-27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三季度经济基本面边际走弱,虽然出口表现持续偏强,但国内消费出现了超预期的下滑, 9月以后政策边际上有转向趋势,权益市场表现较为极致,一定程度上透支了部分未来的涨幅,但稳增长政策的陆续发力有望扭转权益长期低迷的情绪。配置方向上,短期政策出台仍需时间,外部事件的冲击影响尚未落地,市场仍将偏谨慎,防御属性的逆周期板块仍将作为主要配置方向。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二季度经济延续了弱复苏的态势,出口表现较为超预期,投资相关仍然偏弱,传统模式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增长结构变化导致阶段性的增长乏力,市场信心依然不足,叠加外部局势较为动荡,市场整体风险偏好较低。从权益市场的表现看,电力、公用事业为代表的逆周期板块和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出口行业,如家电、输变电设备、船舶、商用车等领域持续走强,而传统的顺周期板块,如地产相关表现较弱,成长风格中新能源、医药、军工表现较差。  产品仓位维持偏高运行,配置方向为两类:第一类为逆周期防御板块,包括高速、公用事业、黄金等行业;第二类为中长期看好科技板块的长期趋势。目前第一类和第二类比较均衡,持仓较为分散。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市场整体先跌后涨,从走势节奏上看,一月市场大幅回调,二月初市场超跌反弹,三月市场整体震荡。风格方面,价值风格表现优于成长风格,大盘优于中盘、中盘优于小盘。行业板块方面,煤炭、银行、家用电器、通信、石油石化等板块涨幅靠前,综合、医药生物、电子、环保、国防军工等板块跌幅靠前。主题概念方面,Kimi、黄金、贵金属、东风汽车、央企传媒等概念涨幅居前,半导体、创新药、先进封装、锂电池、卫星互联网等概念跌幅居前。回顾一季度,一月市场主要围绕流动性负反馈展开,除红利指数外,其余宽基指数均明显下跌。雪球产品随着市场的回调而进入密集敲入期,同时融资盘的强制平仓也再度加剧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的负反馈引发市场快速回调,煤炭、公用事业等高股息行业因具备防守属性而涨幅靠前。在央行的超预期降准、证监会的积极回应、长线资金入场、春节出行和消费数据增长明显、社融和信贷实现“开门红”等多重利好的支撑下,市场迅速“V”型反转,演绎超跌反弹逻辑,此前跌幅明显的TMT板块上涨最多。进入二月,“两会”基本符合预期,虽然超长期特别国债超市场预期,但对于地产和低通胀并没有提出明确有效的解决方案,市场对于基本面的预期再度陷入分歧,高股息风格因过热而进入调整,但顺周期板块也未有明显涨幅,反而是有AI行情催化和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传媒、通信板块涨幅靠前。  产品仓位中性偏低,维持四季度配置情况,配置方向为两类:第一类为稳增长受益的方向,包括有色、航运、消费等行业;第二类为中长期看好科技板块的长期趋势。目前第一类和第二类比较均衡,持仓较为分散。  下阶段我们重点在两个方向挖掘机会:寻找分红提升的投资机会和重点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机会。  近年来高股息风格跑赢受到部分结构性趋势和周期性因素共同影响:1)盈利预期调整,成长领域基本面均处于阶段调整;2)资金面紧平衡,机构渠道缺少增量资金;3)资产收益率预期中枢的整体下行。我们认为这些分母端的支持因素已得到较多反映,如前期长端国债利率的下行和股市相对极端的估值,并且市场风险偏好、资金面、结构性机会等因素发生边际变化,未来分子端稳定性可能是高股息的选股重点逻辑。如果企业通过提升分红力度实现股息率提升,或者周期型行业在业绩下降时维持较高的分红水平,释放稳定的回报预期,将有助于在当前基础上凸显估值的吸引力,股息率的风险补偿有望下降并再度带来超额收益。  今年两会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今年首要任务。我们认为“新质生产力”主要蕴含两个投资方向:一,传统生产力升级催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新能源、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低空经济等;二,科技革命主导的产业革命,颠覆性创新催生的未来产业。比如AI、人形机器人等。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上半年市场的变化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春节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复苏强度进行了修正;二是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和相关应用快速发展;三是外部美联储加息预期起伏波动。上半年这些因素有利于科技股的表现。AI、中特估的上涨,主要体现在估值层面。春节后,经济高频数据逐步走弱,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强度开始重新定价,且央行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尚未改变,股市整体剩余流动性充足,工业企业利润仍在寻底过程中,在大部分股票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情况下,“拔估值”行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大家看到了AI应用的无限潜力,“中特估”行情也让市场对央国企未来经营治理上的显著改善有了明确期待,而一些优秀的央国企本身估值较低,分红确定性高,“类债”属性也令其在经济趋弱的环境下具有显著比较优势,自然这两个板块便成为了“拔估值”行情中的主力军。 自上而下看,后续其板块性行情延续性首先取决于经济弱复苏的状态能否延续,经济复苏的强度将从股市剩余流动性和行业比较优势两方面影响“拔估值”行情。自下而上看,中国AI大模型的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我们的优势从来都在于技术应用的落地,未来在此过程中,AI板块肯定能跑出数个赢家,我们可以在行业格局更加清晰的时候去参与,其确定性必将更高。科技是我们2023年重点配置的板块之一。2022年科技板块跌幅较大,基本面的原因是2022年半导体进入景气下行周期;国内的入境政策影响了很多厂商新产品在大陆的产品落地;能源价格一路向上,挤压了居民消费中如电子等可选消费品的比例。估值端的原因是中美科技战在半导体领域的持续发酵;美联储加息的超预期影响估值端;机构大票表现普遍较差,21年四季度半导体机构持仓创历史新高。这些不利的因素在2023年都进入反转之年。我们配置科技板块关注如下几个细分方向:顺周期类标的,以半导体设计类标的为主,聚焦从库存周期拐点到需求创新增量;安全角度,科技制裁背景下加速构建底层安全内外循环产业链;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如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回顾2023年的操作,我们年初对经济的复苏过于乐观,且对美国通胀的回落也过于乐观,一季度末减持顺周期和消费类的标的不够坚决,对于AI标的的操作也没有十分理想,7月政治局会议释放明确稳增长信号后,我们又加仓部分稳增长类标的,使得组合趋向均衡,10月底后再度增配科技股。从持仓风格上,我们持有大量大盘蓝筹标的,在外资大幅流出的背景下,也很难获取绝对收益。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2024年下半年,内部基本面仍将延续弱复苏的格局,出口预计仍然偏强,消费修复略差,基建和地产的改善仍需要等待政策方向的变化,外部关系相比上半年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整体来看复苏的强度会相较上半年有所减弱,政策发力需等待外部环境进一步明朗化。具体到市场风格层面,我们判断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债券市场延续强势,四季度若出现明显外部政策冲击则政策有逐步发力的可能,权益市场短期仍将以主题性的结构性行情为主,存量资金博弈下较难出现指数级别的整体上行,行业选择上仍将以红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