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鑫益混合C
(003485.jj)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6-11-16
总资产规模
8,285.03万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3060基金经理孙倩倩林龙军管理费用率0.70%管托费用率0.1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4.16%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金鹰鑫益混合C(003485)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黄艳芳2016-11-162018-07-111年7个月任职表现3.82%--6.39%--
孙倩倩2020-09-09 -- 3年10个月任职表现3.00%--12.13%0.60%
林龙军2018-05-17 -- 6年2个月任职表现3.94%--27.01%0.60%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孙倩倩--135.9孙倩倩女士:南开大学金融学硕士,自2011年6月29日至2015年10月31日任招商证券策略研究分析师、债券研究分析师。2015年11月加入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基金经理助理,现任中欧瑾源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中欧睿尚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7月加入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绝对收益投资部副总经理。2020年9月9日担任金鹰鑫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6月24日担任金鹰民富收益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09-09
林龙军--166.2林龙军先生:硕士,曾任兴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投资经理兼固收投委会委员等职务。2018年3月加入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5月起担任金鹰持久增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LOF)、金鹰添裕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金鹰鑫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金鹰元丰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5月至2022年12月31日任金鹰元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6月起任金鹰元祺信用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金鹰民丰回报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8月起任金鹰民安回报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3月起担任金鹰年年邮益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2月31日起任金鹰周期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05-17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二季度债券利率震荡下行,曲线走陡,信用表现好于利率;综合为基本面走弱,供需面、政策面与机构行为共振下的资产荒,利率易下难上。供需上,政府债券发行偏慢与信贷需求偏弱下金融机构普遍欠配,资产荒延续。政策上,防空转套利、淡化规模情节、禁止银行手工补息等,带来信贷下行,推动存款“搬家”至非银,理财偏好的中短信用品种收益率先行大幅下行。央行不断提示长端利率风险,长端利率先回调,后在利差优势下,仍逐步下行至前期低点。二季度十年期国债估值下行8.4 BP,一年期国债下行18.35 BP,三年期AAA中票下行36.7 BP。权益市场整体表现出震荡蓄势的态势。风格上,大盘相对小盘稳健,价值相对成长稳健。行业方面,仅银行、公用事业、煤炭平均涨跌幅录得正收益,多数行业录得双位数下跌。经济增长在一季度好于市场预期后,4-5月的数据显示修复过程仍有波折,叠加房地产及消费未见明显起色、汇率压力及海外地缘因素,市场避险情绪加剧。6月指数及市场预期整体下调,红利资产坚挺,A股部分资产估值重回极端水平。可转债指数层面有修复,在分红与下修加持下转债表现好于正股,但修复过程一波三折,结构上亦有明显分化。4-5月份在正股修复行情以及纯债资金回归的支撑下,转债指数平稳上涨,从5月下旬至6月底,正股调整叠加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转债指数走弱,跌破面值的可转债数量大幅提升。结构上,大盘转债的表现强于小盘,加权指数相对于等权指数有明显的超额收益,低价转债出现分化,优质低价可转债价格有支撑,弱资质低价可转债价格下限难守。组合在二季度保持了一季度的操作,债券久期保持在2.5-3.5年之间,而在权益市场和转债市场上均有所保留,尽管在季末受低价转债行情拖累有所回撤,但整体上未脱离正常的操作轨迹。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一季度利率快速下行,3月初到达阶段低点,随后震荡。十年期国开债共下行27BP,30年期国开债下行36BP,1年期国开债下行35BP。主要影响因素为大背景机构高配时间叠加利率债供给偏慢带来资产荒放大,节奏推动因素如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治局会议释放政策预期稳定;12月新一轮存款利率调降带来降息预期升温;2月5年LPR调降25BP大幅超预期;利率因此呈现稳步下行趋势直至交易结构相对脆弱,以及两会公布将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市场对供给放量担忧,十年期国债利率快速回调8BP左右,随后开启区间震荡走势,波动有所放大,等待新的影响因素触发。A股市场则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和风格分化,整体仍体现出与总量经济脱钩的特征。从行业角度看,石油石化(+28.8%)、煤炭(+16%)、有色(+14.9%)、银行(+11%)涨幅居前,总市值加权平均涨跌幅超10%。医药生物(-8.9%)、计算机(-8.3%)、房地产(-7.3%)等行业下跌幅度较大。避险风格驱动下,大盘红利价值风格占优,中证红利价值成分指数+15%,小盘成长风格如中证科创成长成份指数-5.6%。基于对地产周期的看法谨慎,组合的债券部分在一季度保持了较长的久期,收获了一定的超额收益;权益部分则执行了与国内总量脱钩的策略,风格上偏向绝对高股息,行业上向油气资源、有色金属、养殖、中药等倾斜,阶段性的参与创新药、出海主题。转债部分延续了低价反转策略,集中在绝对低价、养殖板块。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回顾2023年,全年的债券走势大致分三个阶段,年初至4月中旬,利率震荡向下;期间演绎了经济预期较强,但高频数据逐步显示放缓迹象,经济复苏预期开始分化;4月中旬到8月中旬,经济数据走弱证实经济弱复苏,叠加6-7月经济数据超预期下行,政策发力预期催化,市场也迎来6月、8月两次降息,期间利率下行顺畅,十年国开下降35BP。8月末到12月,利率基本呈现震荡趋势。稳增长政策逐步出台,包括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降首付;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等;叠加政策发力,经济数据底部爬升以及特殊再融资债券供给带来资金面偏紧,利率上行;12月中旬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多关注高质量,财政刺激政策适度可控,政策面明朗,利率开始快速下行至8月低点附近。股票市场一波三折,万得全A指数终以-5.19%跌幅收官。市场预期从年初的“强预期强现实”逐步转向年末的“弱预期弱现实”,指数也随之多次下探底部区间;存量博弈下,“跷跷板”现象持续存在。一季度前半程经济数据及春节消费表现亮眼,主要宽基指数均上涨。节后淡季转淡,主题崛起。受ChatGPT、数字经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等催化,TMT、国企强劲领涨。海外方面,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外资出现阶段性流出,国内大盘指数接连下行,顺周期板块下跌,AI、中特估等主题风格持续轮动。三季度以来,经济数据及财报盈利走弱,政策陆续出台但未扭转市场预期,政策阶段性刺激下,顺周期板块相对占优。海外方面,美债利率上行并创新高,外资大幅净流出A股,大盘指数持续下行。市场风险偏好维持低迷,成长风格承压。四季度汇金增持,高股息如煤炭、非银、公用事业相对抗跌。10月下旬,“万亿国债”发行,市场预期企稳,市场超跌反弹,前期跌幅较大的TMT、医药等领涨。但市场整体仍存悲观预期,A股表现疲软,微盘风格一枝独秀。可转债在年初完美开局,春节后经济复苏验证偏弱,权益市场调整,短端利率下行,中证转债指数从2月到7月维持震荡格局,适合波段交易策略,8月到10月北向资金主导下权益市场超预期下跌,短端利率上行带来赎回压力,共同作用下导致可转债平价与估值均难支撑,尤其以低价可转债的估值调整更为明显,11月以来政策托底的效果并不明显,临近年底资金面因素影响更大,可转债指数维持调整的趋势。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三季度权益市场震荡下行。指数层面,科创50指数领跌,成长风格明显调整,价值板块跑出相对收益,代表大盘蓝筹的上证50指数取得正收益;行业层面,非银金融以及周期板块的煤炭、石油石化、钢铁等行业指数上涨,电力设备以及TMT板块的传媒、计算机、通信等行业在三季度显著调整。三季度初开始交易中报预期,在业绩和制裁预期的压力下AI板块调整,7月中下旬开始市场在“期待政策”与“政策不及预期”的逻辑变化中反复横跳,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外资加速流出,市场轮动加快、加速筑底;至8月底监管推出融资收紧、规范减持等政策组合拳,强政策支持给市场注入信心。产业趋势上,以存储为代表的半导体行业周期触底反弹趋势显著,某国产手机新品发布或有望带动国产消费电子供应链的复苏,融资收紧政策也有望改善新能源行业格局加速恶化的预期。三季度中证转债指数录得负收益。节奏上,7月份在“活跃资本市场”政策预期的支持下,大金融有明显表现,大金融可转债作为中证指数的权重组成,带动可转债指数反弹,进入8月份,在国内经济数据走弱、复苏进度放缓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权益市场普遍调整,而自8月底开始利率端的上行对可转债市场系统估值水平形成考验。操作思路上,我们延续配置中低价可转债的价格策略,在维持一定安全边际的前提下博弈中期的收益空间。组合层面,三季度我们基本维持此前的配置思路,在可转债配置的选择上更侧重于基本面具有触底回升趋势的资产,在股票资产的选择上侧重对科技制造行业周期触底复苏与自主可控方向的配置。新能源行业的可转债相对正股更抗跌,也普遍处于低价区间,安全边际与预期赔率都较为可观;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制造行业周期触底复苏逐步显现,典型如存储、数字SoC等都在复苏的趋势中;以半导体设备、信创等为代表自主可控方向也有明显进展,技术的持续突破为远期渗透率提升做好准备。债券方面,基于政策力度加大与流动性指导窗口的预判,我们对组合的债券久期做了压缩,规避了季末出现的波动。三季度权益市场震荡筑底,可转债市场承压,持续缩量的影响下投资者信心也受到压制,行情结构快速轮动。在宏观环境以及经济数据进一步好转的预期下,我们维持对市场底部反转的信心,同时基于市场的变化对投资框架不断地修正,争取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与投资体验。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2024年,预计国内经济依旧呈现波动性复苏状态。居民端,资产受损的寒意逐步减轻至消退,居民仍需要一定时间的储蓄积累或财富效应逐步抵消收入预期不稳带来的影响,从而逐步改变居民偏谨慎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企业端,需求不足边际缓解,亏损有所减轻,但补库扩产投资行为需要等到赚钱效应积累,投资行为暂难超预期。在居民和企业主体暂有心无力下,政府端扛起稳经济的大旗,利用化债和中央负债增加的财政空间,一面减税降费释放居民和企业压力,释放需求;一面扩大基建和三大工程投资,贡献经济增长增量,再通过企业收入传导至居民收入,改善企业和居民压力,释放需求,为经济复苏提供助力。对应到债券市场,居民和企业两大市场主体仍处于休养生息中,政府财政扩张行为以托底稳增长和助力市场主体恢复和需求释放为主,经济总量明显超预期概率不大,对利率仍相对利好。组合上先维持中性久期等待机会,同时把握利率债交易机会。节奏上,一季度财政发力前置,政策扰动大,叠加经济基数高,政策效果待显现,经济数据预期低;债市受到的利率供给和资金面扰动偏多,遇到利率回调可布局。二、三季度,经济基数低,预期提高,同时等待政策效果显现叠加海外降息兑现时间与大选节点,存在预期差,不排除降息以为经济加力,利率可能迎来下行。经过前三季度的积累和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叠加迎来跨年,资金中枢可能走高,四季度预计仍以震荡为主。全年需密切关注稳增长和强监管政策扰动、PPI和企业盈利转正时点和M1变动。对应到股票市场,基本面上,居民财富积累、财政扩张的力度尚不足以对白马股的大涨提供业绩层面的支持,A股暂时缺乏涨业绩的主线。从筹码角度来看,短期存量博弈的格局也亟待破局,全A缺乏拔估值的空间,一方面,疫情期间政策波诡云谲,外资信心仍未确定性回暖;其次,2020-2022年间存在较大规模的封闭基金,仍对市场短期造成压力 。在缺乏主线逻辑下,A股的赚钱效应仍将体现在分红率明朗的高股息资产(high dividend yields)和代表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转型的新动能上(产业爆发前夜)。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围绕人工智能的科技红利正在逐步兑现,大模型、垂类模型应用生态趋于丰富,手机、PC、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传统消费电子行业都将被改写,而同时也对半导体设计、软件研发等产业链中上游的革新提出挑战。借人工智能发展良机,我国能否在电子、通信、AI应用等的基础设施上实现自主可控和生态闭环,决定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创新永不眠,市场在AI+应用、AI算力芯片、高阶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等多方面的主题交易将此起彼伏。而除了AI对应用、硬件、软件等带来的创新周期,A股正迎来国内创新药的兑现期,海外授权不断,ADC、双抗等交易要价越来越高,创新药械也会在2024年创造收益机会。高股息资产尽管在2023年表现甚佳,但基于目前仍属低配且市场缺乏避风港,仍会吸引资金布局。对应到景气(业绩增速)投资上,2024年确定性景气回暖的板块有限,海外存在补库动力的出口链、向下沉或者长尾市场要收入的消费渠道或可关注。组合将结合主题资产、高股息资产、景气资产的估值水位、筹码结构的变化、事件驱动的时间轴,对各个部分进行轮动配置。转债方面,由于2023年四季度权益市场加速调整筑底,可转债市场跟随调整,萎缩的成交量带动了可转债的流动性折价,导致了估值调整压力较大,在机构重仓的低价可转债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年末低位资产的躁动也给来年的行情带来希望与信心。展望2024年,组合的可转债资产将延续配置中低价可转债的价格策略,在维持一定安全边际的前提下博弈中期的收益空间,行业的选择将以低价的电子、机械、公用事业等方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