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荣沪深300指数增强A
(004788.jj)沪深300富荣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8-02-11
总资产规模
7.57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当前净值1.6258基金经理郎骋成管理费用率0.60%管托费用率0.10%持仓换手率125.40%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7.82%
备注 (1):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富荣沪深300指数增强A(004788)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胡长虹2018-02-112018-11-260年9个月任职表现-24.54%---24.54%--
郎骋成2020-07-16 -- 4年0个月任职表现3.08%--13.00%14.10%
邓宇翔2018-11-062022-08-053年8个月任职表现26.31%--139.93%14.10%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郎骋成研究部总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174郎骋成先生:中国,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2004年7月至2008年2月就职于锦泰期货有限公司,任宏观和化工研究员;2008年2月至2010年8月就职于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察局下属金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上市办公室工作;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就职于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历任投资咨询负责人、研究所所长;2013年2月至2020年6月就职于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历任另类投资小组副组长、专户投资经理、专户理财部副总监。2020年6月加入富荣基金,任研究部总监。2020年7月16日担任富荣沪深3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曾任富荣福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曾任富荣价值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8月5日起担任富荣中证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07-16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报告期内,A股主要宽基指数大多收跌。其中,上证指数下跌2.43%,沪深300指数下跌2.14%,科创50指数下跌6.64%、创业板指下跌7.41%、中证1000指数下跌10.02%。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看,银行、公用事业、电子分别上涨5.81%、5.24%、1.55%,表现较好;综合、传媒、商贸零售分别下跌25.66%、20.15%、19.26%,表现落后。本基金运用主动量化的方法对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进行组合优化,力争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收益。在增强策略的选择上,我们参考宏观模型给出结论对行业权重进行调整。个股选择上借鉴主动权益研究的方法,对成分股的企业治理、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寻找在未来两到三年具有较好估值性价比的公司构建组合。我们也会定期跟踪评估宏观、行业和持仓公司的相关数据,根据评估结果积极调整行业分布和个股选择,以期产生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报告期内,A股行业轮动频繁,我们在宏观模型指导下聚焦个股质量的策略表现稳定,相对业绩比较基准获取了一定的超额收益。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和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9%、3.4%和6.2%,5月全部工业品的PPI同比增速为-1.4%。其中,5月当月工业企业利润和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均较4月增速有所放缓,但收入同比增速较4月有所回升。我们认为,工业企业经营数据呈现出的“价升、量减、利减”的组合,说明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依旧存在,不过考虑PPI同比降幅仍有收窄的空间,未来一段时间企业的利润率有望持续修复。从行业结构上看,近两个月中游原材料行业的价格上升幅度仅次于上游采掘行业,多个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也出现同步回升,我们判断,由于工业生产对原材料需求的相对刚性,上游利润一定程度上开始向中游转移,并进一步压低了下游行业的利润空间。考虑到中游行业边际好转的趋势刚刚开始,我们将加大相关行业的研究力度。二季度,部分经济体已经开启降息,全球货币政策有望出现转向利好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空间的逐步释放。此外,央行针对科技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针对房地产供需两侧的支持政策均已推出,三季度开始有望逐步落实。配合着财政政策的积极发力,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抬升,我们依旧看好A股的全年表现。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报告期内,A股主要宽基指数走势分化。其中,上证综指上涨2.23%,上证50指数上涨3.82%,沪深300指数上涨3.1%,而创业板指和科创50则分别下跌3.87%和10.48%。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看,银行、石油石化、煤炭分别上涨10.6%、10.58%、10.46%,表现较好;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分别下跌12.08%、10.51%、10.45%,表现落后。本基金运用主动量化的方法对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进行组合优化,力争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收益。在增强策略的选择上,我们参考宏观模型给出结论对行业权重进行调整。个股选择上借鉴主动权益研究的方法,对成分股的企业治理、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寻找在未来两到三年具有较好估值性价比的公司构建组合。我们也会定期跟踪评估宏观、行业和持仓公司的相关数据,根据评估结果积极调整行业分布和个股选择,以期产生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报告期内,我们基于底层框架的指引在利润同环比持续修复的行业中配置较多,但市场更加偏好“高股息+AI”的哑铃配置,导致本基金的超额收益表现不佳。从已经公布的宏观数据来看,国内经济的恢复尚不稳固。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5%和10.2%,延续了正增长的趋势。但按两年复合计算,营收和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6%和-7.8%,表现并不突出。我们认为,前2个月工业企业经营数据中“营收增速向上,利润增速向下”、PMI数据中“生产数据向上,出厂价格向下”、宏观读数中“工业增加值(量)累计同比7%,PPI(价)累计同比-2.6%”相互验证,表明企业正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争取订单。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区间,工业企业利润率恢复较慢,2024年1-2月较2023年同期仅提升了0.1个百分点。不过,以价换量的效果似乎已经有所体现,产成品周转天数在2月底来到22.1天,同比减少0.5天,库销出现改善。我们相信,随着海外补库需求继续释放、国内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的逐步落实,工业企业盈利修复的趋势有望延续,待PPI企稳回升,新一轮库存周期或将正式确立。展望二季度,过去半年国内累积的政策效果大概率会逐步在经济数据上得以兑现,配合着财政政策的积极发力,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抬升。我们看好全年的A股的表现,短期内将增加对成长行业的关注程度。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本基金运用主动量化的方法对沪深300成分股进行组合优化,力争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收益。在增强策略的选择上,我们参考宏观模型给出结论对行业权重进行调整。个股选择上借鉴主动权益研究的方法,对成分股的企业治理、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寻找在未来两到三年具有较好估值性价比的公司构建组合。我们也会定期跟踪评估宏观、行业和持仓公司的相关数据,根据评估结果积极调整行业分布和个股选择,以期产生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回顾2023年,以中美经济为代表的全球经济走势与2023年初的市场预期大相径庭。经历了快速加息之后,美国经济增速没有减缓,劳动力市场和通胀的也呈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市场对于加息结束的讨论贯穿全年。中国经济在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后曾被寄予厚望,然而在消费的疤痕效应和房地产行业下行周期的影响下经济复苏强度不足,导致市场对于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问题的态度愈发谨慎。全年A股市场表现低迷,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分别下跌3.7%、11.38%、19.41%和11.24%。回顾全年,2023年顺周期行业跌幅普遍较大,而TMT方向上存在结构性的投资机会。报告期内,本基金在主动量化的投资框架下稳健运作,仓位基本稳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报告期内,A股走势总体偏弱。其中,科创50下跌11.67%、创业板指下跌9.53%、中证1000下跌7.92%。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看,非银金融、煤炭、石油石化分别上涨5.62%、5.26%、4.37%,表现较好;电力设备、传媒、计算机分别下跌15.68%、15.58%、11.71%,表现落后。本基金运用主动量化的方法对沪深300成分股进行组合优化,力争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收益。在增强策略的选择上,我们参考宏观模型给出结论对行业权重进行调整。个股选择上借鉴主动权益研究的方法,对成分股的企业治理、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寻找在未来两到三年具有较好估值性价比的公司构建组合。我们也会定期跟踪评估宏观、行业和持仓公司的相关数据,根据评估结果积极调整行业分布和个股选择,以期产生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报告期内,本基金延续了二季度的配置思路,基于“较低的资产价格已经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收益回报”的判断,在严控各行业偏离幅度的基础上增加了顺周期行业配置比例。三季度本基金仓位基本稳定。最新的经济数据已经出现企稳迹象,生产、消费、投资同比增速表现好于市场预期,两年复合增速、季调环比增速均回升。生产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制造业PMI为50.2%,较8月回升0.5个百分点,经过4个月的爬升后,再度回到荣枯线上。主要分项中,PMI生产指数为52.7%,前值为51.9%,回升0.8个百分点。短期内价格、库存等因素有效传导至生产方面,生产恢复速度明显更快。消费方面,8月社零同比增速回升至4.6%,两年复合增速回升至5%,季调环比由负转正至0.31%。社零的走好不仅说明线上线下消费增速回升,还意味着相关消费品制造业景气有望逐步改善。投资方面,8月新、旧基建两年复合增速分别回升至8.9%、10.7%,读数明显走强;制造业投资在装备制造业带动下明显改善,两年复合增速回升至8.8%;房屋新开工、竣工面积复合增速略有改善,但施工面积复合增速回落,地产投资两年复合增速续降至-12.4%,风险仍然存在。展望四季度,随着政策逐步兑现以及国内经济内生动能修复,我们对经济景气趋势企稳回升充满信心。经历市场调整,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上较低水平。wind数据显示,三季度末沪深300指数的PB位于过去十年的7.72%分位数。此外,从股债性价比(ERP)角度来看,三季度末万得全A也来到了接近一倍标准差的位置。预计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修复,估值存在回升空间。结构上,沿着扩内需方向寻找投资机会,仍然是我们今年的主要策略。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客观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就业、国际收支等宏观指标总体稳中有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GDP增速5.2%,这个经济增速即使考虑到疫情影响,按两年平滑来说在全世界都是相对领先的,但为什么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然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的问题呢?我们理解,微观感受与宏观指标存在差异是主要原因。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宏观读数,我们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我国经济正处在破地产而立制造的转型期。当前阶段,地产行业的风险暴露,不但导致了地产投资的下滑,还打开了房价下跌的“潘多拉魔盒”,我们观察到约束地产交易的大量限制措施在2023年四季度被取消,地产相关的信贷政策也一松再松,但地产销售仍然不尽如人意。过去十多年间,经济周期和地产周期高度重叠,大量的产业与地产行业绑定较深,地产投资在过去两年的快速下行,直接导致了传统制造业的需求不足,开工率处于低位,压制物价水平。此外,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从2023年2月累计2.4%持续反弹至12月的累计4.6%,全年增速甚至没有一个月下跌,展示出经济的持续恢复趋势。但是,2023年12月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却较2022年和2021年同期分别下滑5.42%和15.42%,需求量恢复和盈利能力下滑的组合导致了“增收不增利”的出现。同时,高端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整体制造业,但工业增加值增速却更低,说明前期大量资本开支的投产使得高端制造陷入产能过剩的困扰,无法有效对冲旧周期下滑的负面影响。更糟糕的是,企业利润率快速下滑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竞争加剧,减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了企业财务压力,加重微观层面的“寒意”。虽然现实不及年初预期的那么美好,但管理层已经及时调整宏观政策应对经济挑战。2023年6月起,促消费、稳基建、稳地产、降成本等多个维度出发的刺激政策层出不穷,10月罕见的上调赤字率更加凸显了政府稳增长的决心。进入2024年,政策力度继续加码。1月24日,央行罕见的提前宣布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流动性1万亿,0.5%的单次降准幅度也超过了近年来25BP的惯常操作,此次降准无论是时间上还是规模上都超出了市场预期。在政策激励下,2023年四季度的实物工作量快速恢复,而以“哈冰秀”为代表的夜市经济在年末的快速出圈也说明居民消费出现呈现复苏趋势。我们相信,2024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向全面正常化发展,维持2023年三季度以来的复苏向好趋势。经历连续三年的调整之后,A股市场的估值来到了过去十年的底部极值区间。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3年底,沪深300指数市净率1.21倍,位于过去十年的1.96%分位数,沪深300指数的股债性价比(ERP)也达到过去十年的90.02%分位数。我们认为,无论是绝对估值还是股债的相对估值,当前市场估值水位已经反映了“弱预期弱现实”,指数均处于较高性价比的位置,我们对新一年的A股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