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联接C
(006757.jj)CS生医 (半年)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7.63万
成立日期2019-04-16
总资产规模
5.14亿 (2024-09-30)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ETF,联接型)当前净值0.9245基金经理梁杏管理费用率0.50%管托费用率0.1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37%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联接C(006757)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CS生医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CS生医总投资收益率
梁杏2019-04-16 -- 5年8个月任职表现-1.37%---7.55%27.06%
徐成城2019-04-162020-12-111年7个月任职表现40.39%--75.20%--
黄岳2021-02-052023-09-052年7个月任职表现-19.93%---43.68%27.06%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梁杏--178.5梁杏,学士,17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在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高级区域经理。2011年7月加入国泰基金,历任产品品牌经理、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16年6月至2020年12月任国泰国证医药卫生行业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和国泰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任国泰宁益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7月起兼任国泰量化收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4月起兼任国泰中证生物医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和国泰中证生物医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11月起兼任国泰CES半导体芯片行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由国泰CES半导体行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更名而来)的基金经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任国泰中证煤炭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国泰中证钢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国泰中证煤炭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和国泰中证钢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8月起兼任国泰上证综合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2月起兼任国泰中证医疗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1月起兼任国泰国证医药卫生行业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由国泰国证医药卫生行业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终止分级运作变更而来)、国泰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由国泰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终止分级运作变更而来)的基金经理,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任国泰上证综合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任国泰中证全指软件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3月起兼任国泰中证畜牧养殖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6月起兼任国泰中证医疗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和国泰中证全指软件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起兼任国泰中证畜牧养殖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9月起兼任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11月起兼任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12月起兼任国泰沪深300增强策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和国泰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1月起兼任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6月起兼任国泰中证有色金属矿业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和国泰中证有色金属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任量化投资部副总监,2018年7月起任量化投资部总监,2023年11月起任总经理助理。2019-04-16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大盘三季度在超预期政策的驱动下,上演先抑后扬火箭式反弹,沪深300指数上涨16.07%,中证生物医药指数上涨17.87%,表现略超大盘,生物医药ETF上涨18.35%,联接A上涨17.25%,联接C上涨17.16%,较好地实现了对标的指数的跟踪。延续至10月初的本次反弹市场选择了证券、芯片、地产等板块进行了突破,尤其是证券和芯片板块,反弹力度远超大盘。医药板块在今年上半年表现远逊于大盘,本有超跌反弹更多的基础,但此次对医药行业的政策支持和想象力度不如证券和芯片,因此医药表现只比沪深300指数表现略好一些,说明未来再有反弹的话潜力仍较大。作为行业指数基金,本基金旨在为看好医药行业的投资者提供投资工具。本报告期内,我们根据对市场行情、日常申赎情况和成份股停复牌的分析判断,对股票仓位及头寸进行了合理安排,将跟踪误差控制在合理水平,尽量为投资者提供更精准的投资工具。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今年一季度医药指数下跌超10%,相比于沪深300指数3.1%的涨幅,属于大幅超跌,期间受到了CXO龙头公司可能被美国众议院草案波及的影响,行业整体跟随下行。二季度医药指数先反弹后下跌,沪深300指数下跌3.73%,国证医药指数下跌13.9%,医药板块继续超跌。二季度并未出现如一季度般的负面事件,但疑云犹在,市场信心较为脆弱。即便国家大会提及新质生产力、生物医药、创新药,以及各地政府陆续出台生物医药、创新药产业的支持政策,亦有药企持续出海,获取不错的授权收入,医药行业表现依然远逊于大盘。上半年来看,生物医药ETF联接分别下跌23.90%和24.01%,较好地实现了对标的指数的跟踪。作为行业指数基金,本基金旨在为看好医药行业的投资者提供投资工具。本报告期内,我们根据对市场行情、日常申赎情况和成份股停复牌的分析判断,对股票仓位及头寸进行了合理安排,将跟踪误差控制在合理水平,尽量为投资者提供更精准的投资工具。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继去年四季度的单边下跌走势之后,今年一季度沪深300指数先跌后涨,涨幅3.1%,中证生物医药指数下跌15.34%,生物医药ETF下跌15.41%,联接A和C分别下跌14.32%和 14.38%,较好地实现了对标的指数的跟踪。受股市整体下跌影响,医药行业跟随下跌,并且跟随市场反弹而反弹。后受到美国众议院草案涉及龙头公司对CXO行业造成了市场情绪的大幅回落,此事件加剧了市场对于CXO行业龙头公司业绩增速有所回落且股东持续减持的担忧。生物医药ETF受此拖累,即便国家大会提及新质生产力、生物医药、创新药,以及各地政府陆续出台生物医药、创新药产业的支持政策,亦有药企持续出海,获取不错的授权收入,生物医药行业表现依然远逊于大盘。作为行业指数基金,本基金旨在为看好医药行业的投资者提供投资工具。本报告期内,我们根据对市场行情、日常申赎情况和成份股停复牌的分析判断,对股票仓位及头寸进行了合理安排,将跟踪误差控制在合理水平,尽量为投资者提供更精准的投资工具。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沪深300指数下跌11.38%,中证生物医药指数下跌6.74%,生物医药ETF净值下跌5.67%,联接A和C分别下跌5.07%和5.36%,较好地实现了对标的指数的跟踪。2023年大品种基本已完成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但市场仍对药企盈利的恢复有所疑虑,伴随着医疗反腐行动展开,医药行情全年持续性下跌。9月份之后随着反腐告一段落,以及减肥药点燃股市热情,医药行业有所反弹,但反弹乏力。后受一些龙头公司业绩预告和言论影响,二级市场表现继续调整。2023年国内药企的原研生物医药创新药实力明显增强,上半年和下半年均有药企将研发成果成功进行对内对外授权,转化为实在的收入和利润。年底某药企授权给BMS的ADC药物更是卖出了8亿美元的首付款,潜在付款空间达到84亿美元,极大地鼓舞了生物医药创新药领域的士气。因此生物医药指数2023年全年表现大大优于医药综合指数。作为行业指数基金,本基金旨在为看好医药行业的投资者提供投资工具。本报告期内,我们根据对市场行情、日常申赎情况和成份股停复牌的分析判断,对股票仓位及头寸进行了合理安排,将跟踪误差控制在合理水平,尽量为投资者提供更精准的投资工具。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医药行业当前处在四重底部区域,分别是估值的相对底部区域、基本面的底部区域、政策的底部区域和创新爆发的底部区域。行业指数持续横盘震荡已超过一年,按照医药行业过往牛长熊短的特征,伴随医疗消费需求复苏、政策持续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加快上市放量、业绩有望回暖和资金加仓等多重驱动之下,当下或已处于下一轮医药新周期的起点。中国创新药对全球创新药贡献度提升,未来将扮演关键角色。近几年,中国创新药开始进入国际舞台,创新大单品待爆发。国内创新药研发能力在出海中得到验证,交易对价之最近年来不断被刷新。从 2023 年度交易额 top10 来看,ADC 项目占 7 个,其余为小分子、双抗/多抗、CAR-T。凭借研发端与海外药企合作以降低研发风险、销售端借助对方成熟商业化团队以实现快速进入海外市场并获得现金流。创新出海进入全新阶段(license out项目与金额增加、FDA批准国产创新药上市、已上市创新药销售创新高),同时叠加研发端在疾病领域(GLP-1等)与新技术平台(ADC等)的不断突破。临床数据读出、医保谈判、潜在的海外授权等都有望催化创新药板块的行情。基本面来看,国内医药上市公司收入增长有望见底反转,过去3年整体收入增长受集采、疫情等多因素交织影响,2024年疫情、行业整顿等影响减小。从生物医药行业23年一季报、中报、三季报来看,业绩也呈现逐季改善的情况。细分板块业绩来看,生物制药的业绩韧性较强。23年第三季度医药板块各子行业(按申万三级行业分类)的表现,收入增速为生物制药>中成药>医药商业>化学制剂>原料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生物制药>中成药>化学制剂>医药商业>医疗服务>原料药>医疗器械。2024年在刚需驱动和创新催化的推动下,医药行业景气度有望向上。医保政策也处在优化阶段。随着可集采品种的减少和集采规则的温和,医药行业内部衍生出政策集采为代表的药品调整也进入了尾声。近期高值耗材集采规则更加完善,企业中选率高,产品需求量大,且整体降价幅度温和。除了影响深远的集采,医疗反腐在近期也成为了一个影响较大的政策因子。但国家卫健委提出不得随意打击正规学术会议后,医疗反腐最艰难时刻或已过。尽管新一轮医疗反腐重启,相较上一次影响有望减轻。中长期维度来看,医药行业创新驱动、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的逻辑长期贯穿,政策也会促进企业在格局优化、动能切换中迎来更好地高质量发展。展望2024年,医药板块政策预期和业绩低点或已过,2024年有望迎来业绩和政策面双重改善。低基数环境下,营收利润增长的复苏和创新管线的逐步兑现,有望带来医药板块的系统性景气度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