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科创主题灵活配置混合(LOF)C
(007501.jj ) 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混合型(LOF)成立日期2022-06-13总资产规模845.81万 (2025-03-31) 基金净值1.6818 (2025-04-29) 基金经理武玉迪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 (2025-03-26)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6.14%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万家科创主题灵活配置混合(LOF)C(007501)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李文宾2019-06-122024-02-084年7个月任职表现-23.94%---36.39%10.97%
高源2019-06-122020-08-031年1个月任职表现--------
耿嘉洲2024-02-082025-03-251年1个月任职表现34.36%--39.58%--
欧子辰2022-02-082023-07-121年5个月任职表现-10.23%---11.01%--
武玉迪2024-02-08 -- 1年2个月任职表现24.70%--31.00%--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武玉迪--71.8武玉迪:女,曾任正心谷创新资本(上海盛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研究部高级分析师等职。2019年10月入职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历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研究部基金经理助理等职。2024-02-08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今年一季度,春节前后的Deepseek出圈引发市场对于AI应用相关方向的短期情绪高涨;叠加民营企业家大会前后国内互联网企业积极表态带动市场对于国产算力、国产数据中心建设需求乐观。进入到3月份之后,随着情绪降温,科技行业开始普遍回调。   我们持仓方向变化不大:AI、半导体、面板、出海的泛科技股为主。  从细分板块内部,我们主要在AI方向兼顾公司质地、业绩兑现度和产业中期的逻辑,在择股中做了个股的集中。  对于AI产业,我们保持乐观积极的跟踪;但是从投资的角度,我们感受到相比前面两年,想要在A股市场上赚得超额收益的难度有所增加。  从产业进展看:  AI大模型本身的工程优化、算法迭代还在以较高速度进步,国内企业和全球头部企业的差距是在缩小的。  AI大模型的应用落地,由于1)硬件供应链的迭代速度远远慢于软件算法的迭代速度,2)具体应用场景的复杂化、碎片化,所以我们认为AI应用的大范围普及和市场预期之间经常会出现错配。  从投资角度看:  在这一轮生成式AI技术革命步入第三年,我们认为随着市场关注度、认可度的大幅提升,AI相关股票的投资难度反而是在加大的:AI相关的热点板块投资者拥挤,轮动速度加快;对已经受益于AI开始释放业绩的算力链个股,市场对其业绩兑现度、中长期估值等要求在提高。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在经历了市场2022和2023两年较大的调整之后,2024年本基金最终整体获得一定正收益。  我们采用中观产业趋势+自下而上择股的方法在泛科技领域进行投资。在今年年报中,我们想和基金持有人分享关于AI产业、半导体行业和科技公司出海,三个中观产业维度的观察。  1、AI产业  回顾2024年,我们将比较多的精力放在了AI产业的跟踪和迭代上,也从中取得了一定的投资收益。  我们认为AI行业还处于早期——国内外大模型技术在快速迭代,国内外的算力需求还处于较高水平,各行各业的应用落地在探索中,但希望短期AI技术对于整体经济带来巨大的拉动言之尚早。春节期间的DeepSeek的爆火更多的是AI的一次“出圈”:让各行各业的企业家更加重视AI,让国民对于我们的AI企业竞争力更有信心。我相信,AI应用的落地在2025年一定会有比较多的表现;但历史看,产业的发展和演进并无法因为一项技术突破就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复杂而漫长,并常常有很多随机性。  AI产业变化日新月异,热点频频,我们能做的是在不停观察我们持有的公司基本面情况和市场先生“情绪”之间的差距:在步调相对一致的时候,保持观察;在差距拉太大的时候,就是风险积累比较多的时候。我们在择股的要求上并没有做太多的门槛降低,也不会盲目追逐市场热点,不参与交易泡沫化阶段。  2、半导体行业  半导体行业的需求具有一定周期性,和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因此整体来看,2024年是弱复苏的一年。其中的亮点来自AI技术浪潮,部分半导体产品面临明显的需求扩容,比如更多的算力、存储、运力芯片的需求,以及有望出现的更多端侧硬件产品,可能会带来行业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同时,国内半导体企业在2018年-2019年开启一波快速国产替代之后,已经走到第五年、第六年,不同细分行业进步速度或快或慢,但普遍摘完了“低垂的果实”,在啃更难啃的“骨头”,存在一些结构性的机会。  我们关注这其中的结构性机会,并在市场短期关注度过高的时候兑现部分收益。  3、泛科技公司出海  除了如火如荼的AI,2024年,我们还花费了一些时间在中国泛科技企业的出海研究中。  由于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聚集的优势,过去几十年工程师红利的积累,以及在中国市场摸爬滚打建立起来的基因中的积极进取,中国企业在很多传统科技产品领域是在不断追赶的,在很多创新性的泛消费电子产品领域是具有较强全球竞争力的。经历了2018年贸易战的洗礼,2022年海运费的暴涨,2024年国际政治局势的不确定性等各种的考验,还是有一些企业在逆境中慢慢积累经验,并开花结果。  我们希望用翻石头的方法,去细细甄别这其中建立起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中长期维度内,能够回报中小股东的企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市场在三季度以九月下旬为界限,由震荡阴跌转为大幅反弹,由悲观失望瞬间转为亢奋热情,市场以巨大的波动鲜活的展示了一次投资中的“钟摆现象”。经历了一波比今年2月份更大的触底反弹,本基金三季度整体取得小幅正收益。  本轮由宏观政策预期变化带来的市场急剧反转给基金经理也带来比较大的挑战,我们能做的是积极主动的应对,以及尽量把握好我们擅长把握的个股基本面情况。  这一轮钟摆之后,我们对未来经济预期有一定的乐观修正,但并没有影响或者说让我们放松对持仓个股质地的把握。我们将继续以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和趋势,以及公司内在价值增长情况作为最核心的衡量指标去做资产配置。  回顾本基金三季度配置和操作:本基金在三季度维持半导体、AI算力、面板等方向的配置;并增配了一些在震荡阴跌中,绝对估值开始显得有吸引力的科技制造业公司。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我们采用中观产业趋势加自下而上择股的方式在泛科技领域进行投资。  中观产业趋势:我们积极寻找包含但不限于以下的几类行业:1)因为技术变革或技术迭代带来产业扩容,供给创新带动需求快速增长的行业;2)周期成长性行业,目前处于周期底部或开始转好的时间段;3)或者竞争格局在发生积极变化,因为产能出清、供给限制等原因,身处其中的公司有望盈利能力发生改善的行业。  自下而上择股:基金经理希望在产业趋势良好的背景下,保持严格的择股标准,用“做排除法”的方法,坚持只选择:商业模式良好、产品或技术竞争优势明显、企业家和公司团队积极进取、对中小股东利益负责、估值相对合理的公司。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投资策略在基金经理相对熟悉的泛科技领域布局,尽量提升择股的胜率,最终带给投资人一定的收益回报。  本基金聚焦投资于泛科技领域优质公司。上半年我们以AI算力链、半导体和面板产业链的配置为主。我们持续寻找需求端健康增长,供给端竞争格局良好(或者正在变好)的细分行业;持续审慎判断我们持仓的公司内在投资价值是否仍在成长。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2025年前两个月市场交易活跃,尤其是在泛AI的科技领域,景气度比较高。  展望后续,预判市场行情最为顺应人性,但也最易被“打脸”。我想我们能做的是在不停跟踪和评估产业基本面的进度和市场先生热情之间的差距,在相对同步的时候,行情可能更持续一些;在差距拉太大的时候,也就是风险积累比较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