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A
(008969.jj)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0-02-21
总资产规模
105.61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3890持有人户数31.51万基金经理赵枫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15%持仓换手率65.72%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7.39%
备注 (4):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A(008969)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赵枫2020-02-21 -- 4年7个月任职表现7.39%--38.89%3.28%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赵枫本基金基金经理259.8赵枫:男,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历任上海中技投资顾问公司研究员,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2005年参与筹建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任基金经理、投资副总监、专户投资总监等职。2014年,参与筹建兴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任副总经理,投资经理。2019年11月加入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0-02-21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上半年市场呈现明显的分化行情,大类风格上看低估值红利风格超额收益明显,申万风格指数中低市盈率、低市净率指数和大盘指数获得了正回报,其余风格均下跌。行业上看银行、电力涨幅居前,获取了绝对正收益,截至6月底,中信股票指数30个行业分类中获得正收益的行业指数有8个,超过一半的行业指数跌幅超过10%。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我们开始调整组合,减持组合中估值较高、受宏观经济影响、盈利增长不确定性上升的品种,增持盈利前景稳定、低估值、现金流良好的品种,进一步降低了组合的平均估值水平;同时也增持了港股中股价大幅调整、商业模式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在二季度,我们大幅减持了股价上涨明显的资源类个股,增持了估值低廉的保险股。组合调整的总体思路是,面临宏观经济带来的经营压力,我们寻找估值较低、最具经营韧性、现金流健康、同时仍然具备成长可能的企业投资,在获取较高可靠性的基础回报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复合成长率争取在长期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两地市场均呈现触底回升的走势。春节前受到流动性挤压,A股市场一批中小盘个股出现急速下跌,带动市场情绪出现较大波动;随后伴随流动性风险下降,市场出现启稳反弹。整个一季度,低估值、高股息公司股价仍然保持稳定,我们认为其中的优秀标的所隐含的回报水平仍然具备吸引力;估值较高的一批中小市值公司则经历了一轮风险释放,但由于其中大部分公司的商业模式和企业竞争力存在不足,其估值水平仍然难言合理;受海外宏观环境的影响,以黄金、铜为代表的资源股则在三月份出现了明显上涨。我们的持股结构相对均衡,组合整体估值水平较低,在此过程中净值表现相对平稳。一季度我们对经济和市场的看法趋于积极,主要理由是:1. 很多公司的估值已经极具吸引力,即使未来经济和盈利增长放缓,其潜在回报水平也已经远超其他资产;2. 市场情绪极度悲观,投资者预期已经基本见底;3. 截至2024年2月份,全部工业品PPI已经连续17个月同比下行,社会库存被持续压缩,处于较低水平,伴随宏观政策的支持和需求回升,经济和公司基本面有可能在未来出现回暖。基于对未来的判断和市场情况,我们对组合进行了一些调整,减持了跟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公司,以及静态估值没有吸引力、未来增长判断比较困难的公司,增持了部分估值有吸引力的新能源公司,以及估值低廉、基本面稳定可预期的公司。在近期上市公司的年报交流中,越来越多的公司表示会控制扩张速度,收缩亏损业务线,更加看重收入增长和盈利水平的平衡。我们预计随着需求增长放缓,上市公司对扩张会更加理性,会更加注重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这将提升中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和回报水平。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并未呈现出大家期望的疫情后的恢复性增长,全年看,上证综指小幅下跌3.7%,而偏向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则下跌19.4%;香港市场也延续了下跌的走势,全年恒生指数下跌13.8%,恒生科技指数下跌8.8%。资本市场的疲弱一方面是受宏观经济预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呈现明显的结构特征,主要原因是伴随宏观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增长放缓,高估值公司面临较大的估值调整压力;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资金流向低估值高分红的投资标的。2023年中国GDP增长实现了5.2%的增长,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3%,其中基建投资实现了8%以上的增长,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下跌了近10%。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大幅调整,对其产业链的影响较大,房价的下跌也使得居民财富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长了0.6%,在变化的国际大环境下,出口总额仍能够在较高的水平上保持稳定实属不易,也反映了中国产业在全球竞争力的提升。过去两年跟随指数的回调,组合中有些个股也出现了不小的回撤,当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经营环境发生改变时,出现了估值下跌和盈利不达预期的情况。在投资决策中,对基础回报、基础概率和安全边际考虑还需加强。从绝对收益的目标出发,投资标的的选择应该更加注重风险的回避,因此对估值、盈利的稳定性和足够的预期回报存在较高的要求,同时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尽量减少垃圾信息和短期因素的干扰,着眼长期、增加慢思考,保持客观和理性,做大概率事件决策。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三季度宏观经济仍在低位徘徊,虽然企业主动去库存行为告一段落,但居民消费、地产销售和出口需求等表现不佳,导致总需求疲弱。受此影响,股票市场表现仍然乏善可陈,主要指数均出现振荡回落。今年以来表现最为稳定的是商业模式稳定、低估值高派息的公司,而估值相对较高的成长股则大多承受较大压力: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乏力和行业趋于成熟,成长行业公司的盈利表现持续不达预期;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不确定也使得公司价值中当前部分和未来部分的权重出现较大的变化,相对于“二鸟在林”,投资者更加倾向“一鸟在手”。不过,横向比较不同市场和资产类别的估值和回报,考虑到长期成长空间,中国权益资产的估值水平已经有相当的吸引力。从内外部环境看,积极因素也在持续增加。7月份政治局会议提出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通过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向好,政策的陆续出台有助于提振经济增长和社会信心。另一方面,伴随中美两国高层交流增加,两国关系有所缓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海内外投资者对竞争冲突的担忧。总的来说,经济和市场最艰难的时期正在过去,信心恢复仍需要数据支持和时间消化,我们在三季度对组合进行了小幅调整,股票仓位有所提高,基本保留了周期品种,同时增持了商业模式稳定、估值较低、现金流充沛的一些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经济会有周期,我们相信具备创造自由现金流能力、被低估的优秀龙头企业具备跨越周期的能力,也会此过程中更加壮大并给投资创造理想的回报。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面临不同层次的压力,给权益投资带来不少挑战。比如短期的周期性压力,主要由制造业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市场调整带来。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水平持续向下,使得最终消费、存货投资和产能投资等需求都受到抑制,从而给经济带来增长压力。房屋价格和销售面积的快速下降,导致相关产业链的需求下滑,负财富效应也会导致居民减少消费支出。不过,伴随产能出清和房价逐步调整到位,供需关系好转,又会产生周期向上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可以把握周期获取回报。相对周期波动,长期和结构性压力是更大的挑战。从总需求分析出发,中国在内需和外需都面临一些总量压力,同时也存在结构性机会。内需消费总量由人口、人均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决定。2023年中国总人口已开始负增长,如果未来出生人口数量无法提升,人口下降速度还会加快;即使从现在开始提升出生率,最具消费能力的那部分人口仍然会在十年以上的时间段中持续下降,因此人口因素对内需的拖累是比较确定的。人均收入的提升取决于产业结构升级,如果中国主要的产业持续能被更低成本国家所替代,那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势必受制于低收入国家而难以提升;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则可以从高收入国家争夺需求,人均收入逐步向高收入国家水平靠拢。中国人口体量巨大,在有限的需求和资源条件下,中国的崛起很难不触动他国的利益,这其实就是目前发达国家对中国产业升级和出口防备并压制的主要经济原因。疫情以来,中国在全球的出口份额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并较疫情前有小幅提升,但伴随越来越多的中国产能向海外转移,未来出口份额可能会逐步下降,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会承压,同时也会对国内就业和产能平衡带来负面影响。但中国产业升级不会停止,而且仍有较大空间,中国庞大的产能和激烈的竞争环境是创新和降低成本最好的土壤,假以时日必然会有部分产业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投资者也可以从中获得丰厚回报。除了产业升级外,我们能够主动改变的是收入分配和边际消费倾向。GDP构成可以分解为劳动者报酬、企业盈利、政府税收和折旧几大部分。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劳动者报酬占比略低于美国和日本,但可支配收入占比却大幅低于美日,这其中主要原因是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分红带来的差异。因此,未来分配进一步向劳动者倾斜,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加大企业分红力度,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可支配收入水平。此外,低收入群体有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有助于提振内需,三中全会有关城镇化和市民化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医疗教育等城市基础服务的提供、社保缴纳的完善等,都可望在未来推动改善以农民为主的流动人口的可支配收入和福利水平,从而有助于提升更广大群体的消费能力。同时,作为内需组成部分的投资需求,伴随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外需增长放缓和边际投资回报的下降,其总量可能难以再有较高增速,跟投资需求相关的产业可能会长期承压。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分配调整,都会在未来总量增速下降的过程中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我们可以顺应趋势,从中挖掘相应的优秀企业和投资机会,在无风险利率持续走低的未来,权益投资仍然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