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兴荣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
(011001.jj)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4,232.00
成立日期2022-01-28
总资产规模
2.11亿 (2024-09-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9766基金经理江刘玮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280.94%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0.81%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中邮兴荣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011001)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国晓雯2022-01-282024-06-062年4个月任职表现-0.80%---1.87%14.45%
江刘玮2024-05-14 -- 0年7个月任职表现-2.60%---2.60%--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江刘玮本基金的基金经理83.8江刘玮:男,经济学硕士。曾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事业部研究员、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员、固定收益部研究员、中邮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助理、中邮核心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助理、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助理、中邮睿信增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任中邮景泰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中邮乐享收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中邮核心竞争力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中邮核心优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中邮研究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瑞享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邮兴荣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05-14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回顾2024年第三季度,权益市场在持续下跌至9月中旬后触底反弹,快速修复,整个季度上证指数收涨12.44%,季度末主要宽基指数均大幅反弹,结构上此前有一定相对收益的偏防御板块明显跑输,指数权重估值修复,市场反弹的主要原因是稳增长政策预期上修,对于基本面的悲观预期有所修复,与之相对应的,债券市场在9月24号之后波动加剧,有所调整。  本产品在2024年2季度季报中提到,3季度国内外多重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故整体仓位控制在中性偏低水平,实际操作中也选取了年内收获涨幅的方向小幅兑现,但市场在3季度前半段补跌明显,净值还是有明显回撤,由于调整速度较快,基金经理选择在市场底部将组合结构调整至进攻性更强的方向,小幅减仓贵金属和高股息资产,加仓顺周期,在季度末的反弹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另外从结构上,本产品在高股息资产和部分资源品持仓上选择持有了估值更低的港股标的。  往未来看,海外美联储降息落地,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的衰退预期也随之缓解,体现出更多的是软着陆定价,但向未来看我们认为美国短期经济和通胀都有一定的韧性,不排除4季度通胀的回弹带动市场对于顺畅持续降息的预期回摆,同时美国大选横生变故,新任总统的各项政策对国内资产的定价影响风险仍未消除,而国内最重要的变化是季度末稳增长政策转向积极,货币宽松落地,我们认为符合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增大的宏观背景,政策稳增长诉求的加强还需要对后续政策力度和效果做跟踪确认,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财政支出的力度和结构,这是四季度最重要的观察因素,我们倾向于认为三季度末市场的波动是在极度悲观的市场预期和相对充分的资产定价的背景下,由政策预期带动的,情绪宣泄和资金交易推动的行情最终还是会回归理性,资产定价拉长时间来看还是需要以基本面为基础,在悲观预期修复带动的超跌估值修复基本完成后,市场进入震荡整固,未来的行情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基本面是否能够企稳回升,在这一点上,基金经理认为如果政策力度加强,能够推动国内经济走出下行压力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展望未来重点观察的方向,基金经理认为基本面驱动的几个中期方向仍然没有发生变化,类债高股息资产仍然受益于中期资产荒环境,在股息率达到一定水平后仍有底仓配置价值,短期相对可能不占优,但是绝对收益账户不可多得的好资产;大宗资源品的行情仍然是中继而没有结束,3季度以来的调整是市场过度乐观的预期的调整,实际上大宗品价格和基本面中期趋势没有任何变化,调整过程反而给了我们重新参与的机会,目前来看有色板块仍然是未来几年我会重点参与的板块;出口方向我们筛选的个股表现平稳且持续贡献正收益,思路上还是延续业绩有确定性、产能和基础设施出海的方向;电子是本产品持仓比较集中的科技成长方向的行业,行业景气周期仍然没有走完,龙头公司的竞争壁垒也在加强,下游需求未来仍有增量催化,会继续聚焦龙头保持持仓,关注估值合理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回顾2024年上半年,权益市场大幅波动,整体风险偏好较低,市场体现出景气稀缺,预期娇弱,存量甚至减量博弈的整体特征,结构性机会主要反应在以下几个重点方向,一是资产荒背景下的类债红利资产的估值拔升,典型的行业包括银行、公用事业、高速、煤炭等;二是全球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板块性机会,典型的行业是有色;三是人工智能产业进展带动的成长方向的投资机会,典型的行业是通信、电子等;四是出口链条的景气占优,典型的包括电力设备、轻工家电、工程机械等出海占比高的方向。风格上来看,贯穿始终的是大市值风格在上半年持续占优,而市场风险偏好(反映为红利类资产相对收益)伴随着政策预期的波动而变化。  在2023年的年报中,本产品整体判断2024年是政策稳增长诉求边际增强但不会强刺激,同时政策明确聚焦高质量发展,看好科技产业政策对相关行业的促进作用,故年初产品组合以科技成长方向为主,基金经理年中接手本产品,产品定位为稳健风格的绝对收益目标产品。开始管理产品后基于市场策略判断对产品组合进行了均衡化调整,降低了科技方向持仓仓位(保留人工智能方向持仓),增加了红利类/周期类/顺周期制造业的持仓。同时与其他基金经理管理产品不同,本产品在红利和上游周期方向中挑选了更具性价比的港股品种进行配置。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市场整体先跌后涨,从走势节奏上看,一月市场大幅回调,二月初市场超跌反弹,三月市场整体震荡。风格方面,价值风格表现优于成长风格,大盘优于中盘、中盘优于小盘。行业板块方面,煤炭、银行、家用电器、通信、石油石化等板块涨幅靠前,综合、医药生物、电子、环保、国防军工等板块跌幅靠前。主题概念方面,Kimi、黄金、贵金属、东风汽车、央企传媒等概念涨幅居前,半导体、创新药、先进封装、锂电池、卫星互联网等概念跌幅居前。回顾一季度,一月市场主要围绕流动性负反馈展开,除红利指数外,其余宽基指数均明显下跌。雪球产品随着市场的回调而进入密集敲入期,同时融资盘的强制平仓也再度加剧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的负反馈引发市场快速回调,煤炭、公用事业等高股息行业因具备防守属性而涨幅靠前。在央行的超预期降准、证监会的积极回应、长线资金入场、春节出行和消费数据增长明显、社融和信贷实现“开门红”等多重利好的支撑下,市场迅速“V”型反转,演绎超跌反弹逻辑,此前跌幅明显的TMT板块上涨最多。 进入二月,“两会”基本符合预期,虽然超长期特别国债超市场预期,但对于地产和低通胀并没有提出明确有效的解决方案,市场对于基本面的预期再度陷入分歧,高股息风格因过热而进入调整,但顺周期板块也未有明显涨幅,反而是有AI行情催化和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传媒、通信板块涨幅靠前。  产品仓位中性偏低,维持四季度配置情况,配置方向为两类:第一类为稳增长受益的方向,包括有色、汽车、家电、消费等行业;第二类为中长期看好科技板块的长期趋势。目前第一类和第二类比较均衡,持仓较为分散。  下阶段我们重点在两个方向挖掘机会:寻找分红提升的投资机会和重点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机会。  近年来高股息风格跑赢受到部分结构性趋势和周期性因素共同影响:1)盈利预期调整,成长领域基本面均处于阶段调整;2)资金面紧平衡,机构渠道缺少增量资金;3)资产收益率预期中枢的整体下行。我们认为这些分母端的支持因素已得到较多反映,如前期长端国债利率的下行和股市相对极端的估值,并且市场风险偏好、资金面、结构性机会等因素发生边际变化,未来分子端稳定性可能是高股息的选股重点逻辑。如果企业通过提升分红力度实现股息率提升,或者周期型行业在业绩下降时维持较高的分红水平,释放稳定的回报预期,将有助于在当前基础上凸显估值的吸引力,股息率的风险补偿有望下降并再度带来超额收益。  今年两会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今年首要任务。我们认为“新质生产力”主要蕴含两个投资方向:一,传统生产力升级催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新能源、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低空经济等;二,科技革命主导的产业革命,颠覆性创新催生的未来产业。比如AI、人形机器人等。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我们在2022年四季报中写到: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进入复苏周期,我们认为GDP增速目标5%左右,而欧美的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迹象初显,中国经济的增速比较优势明显,A股和港股的配置优势显著提升;对大盘以及经济贝塔的方向(白酒代表的大消费、大金融、港股等),2023年还是小幅震荡上行的判断。我们预计2023年伊始稳增长政策依然层出不穷,但是也不能预期“强刺激”,整体而言:我个人认为年初政策发力方向围绕地产和消费(包括汽车)。决定2023年全年行情的关键是国内经济的复苏幅度,以及海外通胀的回落程度。特别地,美联储加息的尾声以及美国经济衰退压力增大后,若美债利率趋势性下行,则全球成长股都将迎来反弹。此外,我们认为二十大的报告中多次提到安全,“大安全”主线仍然是贯穿中期的重要主线。年初我们对经济复苏力度较为乐观,配置思路围绕经济复苏和安全展开,我们配置的复苏行业包括消费、汽车产业链、房地产产业链、电力和部分有色品种,安全品种主要是计算机和军工。春节后我们逐步减仓顺周期类标的,加仓科技股。2023年上半年市场的变化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春节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复苏强度进行了修正;二是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和相关应用快速发展;三是外部美联储加息预期起伏波动。上半年这些因素有利于科技股的表现。AI、中特估的上涨,主要体现在估值层面。春节后,经济高频数据逐步走弱,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强度开始重新定价,且央行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尚未改变,股市整体剩余流动性充足,工业企业利润仍在寻底过程中,在大部分股票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情况下,“拔估值”行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大家看到了AI应用的无限潜力,“中特估”行情也让市场对央国企未来经营治理上的显著改善有了明确期待,而一些优秀的央国企本身估值较低,分红确定性高,“类债”属性也令其在经济趋弱的环境下具有显著比较优势,自然这两个板块便成为了“拔估值”行情中的主力军。 自上而下看,后续其板块性行情延续性首先取决于经济弱复苏的状态能否延续,经济复苏的强度将从股市剩余流动性和行业比较优势两方面影响“拔估值”行情。自下而上看,中国AI大模型的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我们的优势从来都在于技术应用的落地,未来在此过程中,AI板块肯定能跑出数个赢家,我们可以在行业格局更加清晰的时候去参与,其确定性必将更高。科技是我们2023年重点配置的板块之一。2022年科技板块跌幅较大,基本面的原因是2022年半导体进入景气下行周期;国内的入境政策影响了很多厂商新产品在大陆的产品落地;能源价格一路向上,挤压了居民消费中如电子等可选消费品的比例。估值端的原因是中美科技战在半导体领域的持续发酵;美联储加息的超预期影响估值端;机构大票表现普遍较差,21年四季度半导体机构持仓创历史新高。这些不利的因素在2023年都进入反转之年。我们配置科技板块关注如下几个细分方向:1.顺周期类标的,以半导体设计类标的为主,聚焦从库存周期拐点到需求创新增量;2.安全角度,科技制裁背景下加速构建底层安全内外循环产业链;3.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如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回顾2023年的操作,我们年初对经济的复苏过于乐观,且对美国通胀的回落也过于乐观,一季度末减持顺周期、港股互联网类、消费类的标的不够坚决,对于AI标的的操作也没有十分理想,7月政治局会议释放明确稳增长信号后,我们又加仓部分稳增长类标的,使得组合趋向均衡,10月底后再度增配科技股。从持仓风格上,我们持有大盘蓝筹标的为主,在外资大幅流出的背景下,也很难获取绝对收益。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展望后续,基金经理认为7月开始国内外重多重要的因素都有不确定性,包括国内稳增长政策效果(地产观察新房销售和拿地情况,政府财政方面观察中央财政支出效果),三中全会对改革的表述,海外关注8月JH会议鲍威尔表态,下半年美国财政支出力度,美国大选进展等,整体倾向于认为3季度是一个震荡筑底的季度,好的点在于5月下旬以后市场已经开始逐步调整,风险偏好重新回到较低水平,市场预期不高,但不好的点在于中期逻辑比较顺的方向已经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相对超额,绝对估值水平不够安全,所以整体仓位会控制在中性偏低水平,结构上更加均衡,在仍在左侧的顺周期方向(交运/纺服等),以及已经有所调整的红利/有色品种中寻找再配置机会。  几个重点方向的观点:  类债高股息:(与上个季度观点不变,操作上聚焦调整后的优质标的)分化震荡,中期仍看好,核心标的看性价比,很难有特别大幅的调整,此前扩散标的进入到业绩分红兑现的阶段,无法验证盈利稳定性或分红提升逻辑的标的会调整,但同时市场涌现出一批超预期提高分红的公司,我们会重点关注盈利模式稳定,有分红潜力的公司,关注其分红政策的调整变化;  大宗资源品:经过年初的波动市场对逻辑的认知加强,但上修业绩后估值没有泡沫化,伴随回调择机重新加仓,同时要根据不确定性宏观环境的落地结果,对工业金属和贵金属仓位做灵活调整;  出口链:景气度仍然相对占优,业绩兑现度会比较高,但政治博弈扰动较多影响估值,关注海外建厂、产业链出海;  电子:人工智能仍然是中期确定性最强的产业方向,逻辑逐步从基础设施的算力和大模型向终端应用方面转换,产业进展最重要,海外映射和国产替代逻辑都有演绎的可能性,目前认为确定性最高的仍然是算力的海外映射和终端设备换机的消费电子产业链。风险偏好的波动也会有所扰动。操作上会聚焦龙头标的,相对集中持仓,同时严格关注估值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