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宁弘六个月A
(011558.jj)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2,413.00
成立日期2021-10-26
总资产规模
1.22亿 (2024-09-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0051基金经理胡彧管理费用率0.70%管托费用率0.15%持仓换手率22.26%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0.16%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天弘宁弘六个月A(011558)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姜晓丽2021-10-262022-11-011年0个月任职表现-4.46%---4.53%--
胡彧2023-07-06 -- 1年5个月任职表现2.72%--3.98%--
王华2021-10-292023-03-071年4个月任职表现-1.99%---2.68%--
任明2021-10-302024-10-242年11个月任职表现-0.20%---0.60%26.36%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胡彧本基金基金经理141.5胡彧:男,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14年证券从业经验。历任UOP工艺技术国际公司北京代表处技术咨询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安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筹)研究部总经理;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总经理;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研究部总经理,基金经理;明世伙伴基金管理(珠海)有限公司投资经理,研究总监。2022年12月加盟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天弘新活力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07月至2024年08月)。现任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天弘价值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弘新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安康颐享12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宁弘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07-06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3季度,经济基本面依旧偏弱,有效融资需求不足,货币政策依旧保持宽松,财政政策支出力度偏慢,机构依旧面临着资产荒的压力,但是4月份开始的打击手工补息导致的脱媒效应进入7月份以后逐步消退,广义资管产品的规模逐步趋稳,信用债的资产荒有所缓解,在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后,债券市场收益率波动率明显放大,尤其是9月中下旬稳增长政策转向后,收益率出现了明显的回调。运作期内,组合仓位前高后低,逐步降低了组合久期和杠杆,并获利了结了组合流动性偏弱的资产。今年一、二季报中,主要分析了中国股票资产面临的宏观问题,较少讨论个股问题,这是因为在今年三季度之前,中国股票市场处于宏观大于微观的阶段。站在三季度起点上:(1)中国制造业今年Q2后投资增速开始负增长,这意味着产能过剩正式进入了市场化的淘汰进程;(2)包括中美在内的全球央行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这意味着全球总需求将会波折式、但确定性较强的往上走。因此,中国大部分股权资产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面临的是供给格局改善和总需求上升,这种双击,将系统性推升公司盈利。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本基金将努力挖掘在中国的必需消费、服务业、具有世界级竞争力且产品迭代弱的制造业公司里所面临的机会。(1) 一些必需品公司在过去五六年里,通过在上、下游产业链上尤其是产业上游上构筑了新的竞争力,这些竞争力的构建,付出了大量的真实现金支出和无形资产付出,也损害了当期盈利,但加深了护城河,提升了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有较为充分的理由推断,当宏观环境变的有利之后,过去几年的付出和对当期盈利的损害,将有望会获得高回报。(2) 一些服务业公司在过去七八年里,利用新技术、新基础设施系统性的提升了服务能力,做大了服务基数,将可选服务真正变成了中国人的必需服务,推升了人们的福利水平。但服务能力的建设,需要高强度的投入,使得过去若干年里,全行业的自由现金流大部分年份为负。站在当前时点上,我们认为当基础服务能力的构建完成之后,未来在投入产出比上将变成:投入和费用支出有上限,但产出将跟随名义GDP,很难看到上限,全行业的投入产出比将出现质变。(3) 一些制造业,经过若干年尤其是2021-2024年的高强度产能建设,系统性的降低了该产品的全球成本,通过成本降低的方式提高了人类福利。这些成本优势来自于产业集群、地理区位、基础设施的全方位配套等因素,可见的未来难以撼动。通过成本优势形成的优势产业,形成的短期结果是份额增加、利润减少。无论中国还是世界的工业史,任何一个通过成本优势变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时,大概率能发现存在这个“份额增加、利润减少”的阶段。在此阶段,如果能以重置成本买入这些公司的股份,大部分有望能获得较为丰厚的回报。当前,不少制造业公司符合这个买入条件。最后,我们认为市场会逐步进入微观大于宏观的阶段,需要一如既往的勤奋工作,寻找具有持续稳健收益的公司。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循环处于偏弱的状态,价格水平处于低位,地产及地方政府两大信用创造部门处于弱势,导致实体部门的融资需求偏弱,市场期待政府能够通过大额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但是地方政府在化债的大背景,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进度远低于往年,城投债的净融资也处于低位,这导致了金融机构出现的明显的资产荒,在债券市场中不断去压缩包括期限利差、品种利差、信用利差在内的各种利差,即使央行在受制于汇率的约束维持短端利率一直处于稳定水平并多次强调长期债券的利率风险,但是并未改变资产荒的格局。4月份以后,银行的手工补息行为被禁止,导致上万亿的资金从存款流失脱媒金融非银体系,又进一步加剧了资产荒的格局,各种收益率又不断创出新低。操作期内,纯债部分适度提高了杠杆和久期。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过去三年来:(1) 中下游公司所面临的总量需求受到地产基本需求见顶所带来的趋势性影响,这是以往我们所没有经历过的;(2) 不少行业的产品价格上受到产能扩张后不得不打价格战来优胜劣汰,新兴产业更是如此,这一点我们经历过多次。这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现象,每一次产能扩张与之后的淘汰,产业结构就上一个台阶,产业升级的历程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这是我们所经历过的;(3) 营业成本上受到上游资源价格抬升所带来的较为全面的成本冲击,这并不鲜见,2007-2008年,2011-2013年都是如此,这也是我们所经历过的。(1)和(2)导致营业收入遭遇不利挑战,(3)导致营业成本不断抬升,三者叠加下对中下游公司利润的冲击,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权益市场正是在2021年的较高估值下,中下游公司盈利与估值迎来了持续三年的双杀。而公司利润或没有受损,且估值处于合理甚至偏低的上游与公用事业公司,迎来了虽然有所波折,但持续三年的牛市。已经过去的事实梳理,是我们理解中国经济与A股市场发生了什么,哪里有机会,哪里有风险的基础。当前的事实梳理是:(1) 中下游公司的盈利本身就受到了三重冲击下静态估值,已经有不少公司的经过现金流调整后的估值是相对便宜的。(2) 前述的三重冲击,地产冲击在逐步进入尾声,量价调整在一、二线城市已经非常充分;产能扩张下的价格战,已经开始全面约束企业资本开支,部分行业价格战的终点隐约在望;上游资源尤其是能源价格的中枢,在新能源投资所产生的能源产能会形成清洁能源占比持续上升,这将使得能源价格进一步上行的空间很有限。基于上述事实的合理推测是:中下游公司的盈利修复将逐步到来。另外,部分服务业公司在全行业进行了长时间的能力积累和网络建设之后,又宽又深的护城河已经构筑,稳健而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将会带来企业利润的上升,这是市场经济对长时间做正确事情的行业与公司的奖赏。因此,权益市场在中下游公司,尤其是下游和服务业公司,是存在大量具有高性价比的机会,这是重点配置方向,是争取产品稳健而又持续收益的来源。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全年为债券牛市,节奏上1季度震荡,2季度转牛、8-11月份调整,12月份重新走牛。运作期内,整体上把握住了市场的节奏,维持一定的信用债仓位,获得稳健的回报。2023年,A股市场随着经济预期与产业趋势的起伏呈现出较强的波动性:一季度,疫情解封、经济报复性回升的预期驱动着市场的盈利预判和风险偏好高企,同时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呈现强劲的破坏性创新趋势,A股市场呈现消费、中特估、主题全线强势的小阳春;二季度,报复性消费结束后的弹性乏力与内外需的疲软,以及伴随而来的其他经济数据的偏弱,使市场进入了逆向情绪修正,同时前期受AI产业趋势拉动高度活跃的高新技术主题类投资逐渐开始熄火;进入三季度,对地产风险的担忧逐渐成为市场的主要矛盾之一,进而引申至对整体宏观经济的谨慎,同时,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外资开始加速流出A股市场,带来进一步下跌;时至四季度,宏观政策体现出了较强的定力,使部分试图博弈政策的资金逐渐退场,外资流出的趋势持续,导致A股核心指数陆续跌破重要关口,呈现加速下跌,仅在年末几个交易日出现技术性反弹。本产品作为追求绝对收益的风险收益敏感产品,在一季度的中特估+主题热潮中谨慎地以估值、股息率优势较明显的品种为核心布局,实现净值有安全边际基础上的进攻;随着二季度市场情绪的消退,将仓位适当向上游资源、地产后周期等弹性与反击方向进行了布局,事实证明总体得失相抵,未带来明确的超额收益;进入三季度,我们对市场的谨慎程度有所提升,进一步降低了组合总仓位,清仓了地产链,降仓了消费链,维持兵适当增加了上游资源周期品,同时开始布局一带一路、国央企改革等能够超脱出经济增长框架的方向与品种;四季度,随着市场的持续下跌,我们保持了持续的谨慎较低仓位,并且进一步控制总体股票部分的仓位额度,避免了净值市场加剧的波动中出现较大回撤。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展望下半年,经济依旧面临总需求不足的矛盾,需要更加积极的总需求政策,从全年的政府债发行节奏来看,上半年偏慢,那么下半年集中供给的压力就会提升,从供需层面会逐步缓解金融机构的资产荒,从而修复目前偏贵的估值水平。但是由于实体经济依旧缺乏加杠杆的主体,居民的储蓄意愿依旧偏高,债券市场牛市的基础仍未破坏,利率中枢仍有下行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