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医药健康股票C
(012046.jj)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3,264.00
成立日期2021-09-16
总资产规模
2,080.80万 (2024-09-30)
基金类型股票型当前净值0.5592基金经理杨挺管理费用率1.50%管托费用率0.25%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6.25%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大成医药健康股票C(012046)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杨挺2021-09-16 -- 3年3个月任职表现-16.25%---44.08%20.57%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杨挺--1610.5杨挺先生:工学硕士。曾任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2012年8月起任职于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曾任研究部研究员。2014年3月18日至2014年6月25日任大成健康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助理。2014年6月26日起任大成健康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更名前为大成健康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2015年7月8日至2022年11月27日任大成正向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9月12日起任大成价值增长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具有基金从业资格。曾任大成国家安全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9月16日起任大成医药健康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09-16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三季度,上证指数在上个季度跌破3000点后持续走低,同期除了银行等少数板块走势较为稳定以外,大部分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跌,部分板块的低点甚至低过了今年2月份的低点。不过在三季度的末期,A股在中国潜在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下开始走强,快速收复多个整数关口,并在最后几个交易日中快速回到3000点以上,期间大部分板块几乎是无差别上涨,市场交易量也快速放大创下新的记录。  在三季度中前期,市场主要还是基于对经济数据的担忧,将强红利弱成长的风格演绎到了极致。但是当市场调整到低位以后,市场内部力量开始发生变化,对于经济刺激的信息开始更为关注,并在三季度最后阶段演化出了一波非常强势的行情。对于这波行情印证了我们之前判断市场进入底部区域,并且在前几个季度维持了较高仓位的判断和操作。但是另一方面这波行情以无差别的快速上涨出现,这样的行情并不能体现出我们选股的差距,但是当行情进入分化阶段,个股的差异将会逐步体现出来,我们一直坚持的选股标准应该会在未来为组合带来更多的超额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市场在一季度走出震荡行情后,在二季度围绕3000点展开反复纠缠。整体来说,市场被情绪笼罩,但是各个板块分化较大,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风格和权重板块表现最好,但是以成长风格为主的板块在二季度的后半段几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以中小市值的公司跌幅更为明显一些。  市场风格选择红利抛弃成长,体现了市场对宏观经济未来的预期。而我们比较聚焦的医药板块在二季度也跟随大部分的成长风格板块一起下跌。我们认为市场对医药板块偏谨慎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国内医药政策持续偏紧,国内医院用药市场持续承压;二是院外消费型医药市场维持低迷;三是复杂的国际形势导致出口型医药公司经营前景不明。  我们在二季度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年报和一季报的情况修正我们对于各个医药公司的经营情况判断。一些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经营波动,但是也有一批优质公司体现出了经营的韧性。我们也在不停修正我们的持仓,以确保我们的组合符合行业发展的方向。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一季度,A股市场发生了大幅波动,首先是在1月出现了一波少见的快速下跌,除了少数红利风格的板块以外,大部分A股出现大幅的快速调整。整个市场在2月初见底,并展开一轮快速的反弹,在反弹过程中,以AI和科技股为代表的多个主题成为反弹主力。整个一季度结束后,红利风格的有色、石化、煤炭等板块涨幅居前,传媒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在前半段快速下跌后快速反弹,处于所有板块的中流位置。  比较遗憾的是我们比较聚焦的医药板块在前半段的下跌和后半段的反弹中都没有处于占优位置,一季度末,医药板块几乎在申万所有行业指数中位列最末,我们的组合受医药持仓的拖累,净值在一季度中表现并不好。  我们认为现在的市场风格依然是在充满迷雾的宏观环境中寻找出路,目前市场偏爱红利风格和主题轮动正是市场在宏观迷雾中寻找出路的表现。而在经济环境缺乏确定性的时候,医药行业相对来说较为确定的基本面是这个市场中非常稀缺的确定性。因此我们依然认为目前的医药行业是值得在较长时间重点看好的板块,继续以较重仓位持有医药风格的股票。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对于关注A股的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都是相当煎熬的一年。年初,在疫情防控转阶段的大环境中,我们曾经对国内经济复苏抱有比较高的预期,同时人工智能方面的成果让整个世界都感受到我们可能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起点上。因此第一季度市场走出了比较强的行情,在信息科技板块和中特估的带领下,大部分板块都出现上涨,其中人工智能相关的多个标的创下翻倍以上的涨幅。但是,宏观经济的压力很快弥漫了整个市场,国内经济弱复苏和全球高通胀才是全年经济的主线,在余下的时间中,除去少数红利风格的板块,A股出现大范围下跌,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均出现单边下跌,并在年底附近创出23年指数最低点。  从各个板块来看,以科技股为代表的通信、传媒、计算机三个板块涨幅居前,而以消费和地产为代表的商贸零售、美容护理、房地产等板块跌幅最大。从风格来看,价值股和红利风格的股票表现明显好于成长股,但是从市值角度来看,小盘甚至是微盘风格的股票表现明显好于大盘股。  在我们比较关注的医药领域来看,几乎除了第一季度出现一定上涨以外,剩下三个季度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跌。我们的医药持仓一直都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上,因此我们对于这种整体性的上涨和下跌,并未产生明显的超额收益或损失。从更细致的角度来看,医药在23年全年有两次较大的机会,一次是年初以创新药为代表的一波行情,以及3季度末4季度初,在受行业政策影响出现明显快速下跌后出现了一波行业反弹。由于在23年年初,我们对市场的看法是,维持谨慎的态度去寻找相对较为乐观的机会。因此,对于年初这波以无业绩创新药公司为代表的创新药行情,我们并未明显参与,略有可惜。但是下半年的反弹,我们持有的比较重视确定性业绩的医药公司正是这波反弹的主力,因此我们在这波行情中获得了比较明显的超额收益。  另外,我们在2022年底23年初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冲击,2023年上半年我们比较大的仓位投入了这波行情之中,也获得了一部分超额收益,可惜的是我们留有一部分仓位没有及时兑现,在下半年造成了一些拖累。  但是坦率来说,2023年市场的低迷程度还是大大超过了我们年初的预期,因此我们以较高的仓位运行一年以后对净值也难以避免的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整体来说我们的选股标准还是在不佳的经济环境中选出了一些符合我们要求的公司,虽然错过了一些机会,但是也把握住了我们应该把握的行情,但是市场的超预期低迷是造成我们净值损失的主要来源。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今年7月在北京召开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有八大方面值得关注:一是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二是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完善机制,三是从人口政策到人才政策,四是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五是城乡融合发展强调要素交换流转,六是扩大制度型开放,七是改善民生完善生态文明体系,八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引领全球治理。总体来说,兼顾发展与安全是二十大确立的重要政策基调。  对于国内经济,上半年工业稳增长政策助力经济开门红,下半年我国基本面将持续修复,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难度不大,逆周期政策和专项债加速发行将支撑下半年GDP增速维持在5%左右,随着价格水平的温和回升预计2024年名义GDP增速为5.5%。  在物价方面,预计下半年CPI增速温和上涨。下半年PPI同比增速有望稳步回升,随着经济运行恢复向好,提振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叠加基数效应减弱, PPI同比降幅有望继续收窄,预计2024年PPI同比增速为-1.0%左右。  在企业利润方面,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全年增速或为0.8%。工业盈利尚需稳固,当前关键在于能否加快释放需求侧潜力、推动需求侧政策落地,从而适应并发挥供给和优质产能先行的有利条件,将供给转化为盈利,稳固工业企业盈利修复态势。  在货币政策方面,汇率与国际收支仍将是核心变量,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仍较安全,但短期人民币汇率仍有贬值压力,我国资本市场波动性仍相对较大,国际收支平衡及汇率走势仍是政策核心考量。金融稳定也需密切关注,核心是防止资金空转淤积。虽然就业压力相对可控,但经济增长仍需维稳政策,“推动价格温和回升”是央行的政策考量之一,其核心原因是物价过低推升实际利率。从货币政策的维度,M2总体量已经较大,防止资金空转的背景下,未来政策意图并不会将M2大幅提高。   在财政政策方面,2024年财政政策定调积极。预计广义财政支出保持高水平,政策效果兑现将推动经济回升,助力财政收入的稳步回升。其次,在严肃财政纪律的背景下,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也有助于补充财政收入。卖地收入有压力,政府债发行是重点。具体来看,其一,关注卖地收入未来前景;其二,新增专项债有望发行提速;其三,超长期特别国债建立发行计划,预计5月至10月平滑发行。  从财政政策推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配合产业和科技政策的角度来看,2024年财政政策重点将在以下两个方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并通过一系列专项资金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产业基础再造、专精特新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支持力度。并且,大国博弈背景下,财政政策储备仍有可能出现。目前我国内外部面临多重挑战,结合大国博弈和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条件,在地方政府去杠杆和化解债务风险的背景下,中央加杠杆配合中央重大项目落地是重要政策工具。  在产业政策方面,基于各地区的实践经验,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需要中央层面进行全国一盘棋的协调部署,在已有大原则大方向上给予更具有框架性的统筹。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新质生产力应协调好两者关系,一方面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升安全层次,另一方面以安全需要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在兼顾发展与安全的要求下,新质生产力向新质作战力、平急两用向平战结合的内涵拓展值得关注。第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兼顾发展与安全的体现;第二,为兼顾发展与安全,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的共同推进是必然要求;第三,为兼顾发展与安全,平急两用适用范畴或将不断拓展;第四,为兼顾发展与安全,下半年有望加快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