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长治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期混合(FOF)A
(012783.jj)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434.00
成立日期2021-08-11
总资产规模
5,448.56万 (2024-09-30)
基金类型FOF(养老目标基金)当前净值0.9382基金经理孙博斐管理费用率0.60%管托费用率0.15%持仓换手率5.19%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86%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鹏华长治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期混合(FOF)A(012783)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赵强2021-08-112022-05-070年8个月任职表现-1.32%---1.32%--
孙博斐2022-05-07 -- 2年8个月任职表现-1.84%---4.81%32.85%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孙博斐基金经理102.7孙博斐先生:中国国籍,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曾任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事业部投资与策略中心策略研究员,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FOF研究员,曾任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FOF投资经理。2022年3月加盟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担任资产配置与基金投资部基金经理。孙博斐具备基金从业资格。2022年05月07日任鹏华养老目标日期2035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的基金经理。2022年05月07日鹏华精选群英一年持有期灵活配置混合型管理人中管理人(MOM)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现任鹏华聚合多资产3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基金经理、鹏华养老目标日期2045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FOF)基金经理、鹏华长乐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FOF)基金经理、鹏华长治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05-07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三季度的大部分时间,市场延续了对于宏观基本面的悲观预期。在资产价格表现方面,利率债收益率不断下行,市场一致预期十年国债收益率年内将下行至2%以下。权益资产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低波动,上证指数创春节后新低,最近一年超额收益明显的低估值高股息类资产出现回撤。海外资产方面以交易美联储降息预期为主,黄金价格不断新高,美元指数走弱,美股高位波动加剧。  国内股债资产价格在9月下旬发生反转,主导因素来自政策一系列务实的定调,以及配套政策的出台。AH两地的权益市场短期内上涨迅猛,结构上成长略优于价值。而债券收益率转为上行。  本基金在三季度维持了权益资产的超配,面对A股市场处于历史底部的配置机遇,内部结构上增配了科技成长方向,包括恒生科技、半导体、双创板等,减配了处于相对收益高位的低估值高股息资产。在债券类资产上,本基金对长久期利率债的相关工具品种进行了波段操作,并在9月开始增配可转债基金等偏进攻性品种。  展望四季度,市场可能从对政策的较高预期逐渐转向对基本面的现实考量,权益资产波动可能放大,本基金将尽力做好应对。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一季度国内权益市场波动较大,1月至春节前的市场化充分演绎了投资者的悲观预期,雪球等衍生品相关风险的出清过程放大了市场波动。之后政策面发生积极变化,权益市场也开始估值修复。债券成为资金追捧的避险资产,收益率持续下行,并在3月转为震荡。二季度权益、商品等风险资产价格以震荡为主,我们认为价格波动来源于基本面的弱现实,即便是一季度涨幅较高的大宗商品,需求侧的兑现并不明朗,价格更多的演绎某些宏大的宏观叙事。A股方面,结构性的超额收益集中在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大市值、高分红、稳健经营的公司上,市场正在逐渐认识到这类公司的特点:供给侧的高壁垒、需求侧的低波动以及经营的永续性;第二个方向是与外需挂钩的成长性机会,包括造船、电网设备、AI算力等,出海成为为数不多的能见度较高的成长方向。  在投资策略上,本基金在上半年保持了权益资产的超配。我们在一季报着重叙述了对上述机会的观察和理解,并针对性调整了组合配置方向,我们将大市值高分红方向作为战略性的beta进行配置,并将泛成长性机会作为战术性的alpha进行配置。  站在目前时点,海外基本面的主要矛盾仍然在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上,对此我们以跟踪和应对美国经济衰退等风险点为主。国内基本面的主要矛盾并未发生变化,我们非常关注国内名义增速的回升幅度,即实际增速能否达到政策目标增速,以及价格同比能否转正。一方面,内需的恢复决定了大类资产的方向,目前沪深300指数的估值以及十年国债收益率均处于历史低位,如果名义增速明显回升,权益资产盈利和估值修复的空间可观,而债券收益率面临上行风险。此外,内需的恢复也会影响经营利润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分配比例,一旦利润从上游向下游转移,权益资产的风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此外,我们对经济转型期的长期性持续加深认识,如果宏观经济数年处于波动较低的状态,经济周期的特征,以及权益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可能与过去十几年大相径庭,我们对投资的经验和理解也需要与时俱进。  展望下半年,我们对权益资产的投资机会偏乐观,并维持对权益资产的积极配置。考虑到A股红利类资产正在估值提升的过程中,我们也开始关注港股中的红利类资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国内权益市场波动较大,1月至春节前的市场化充分演绎了投资者的悲观预期,雪球等衍生品相关风险的出清过程放大了市场波动。之后政策面发生积极变化,权益市场也开始估值修复。债券成为资金追捧的避险资产,收益率持续下行,并在3月转为震荡。  本基金在一季度保持了权益资产的超配,结构上以价值风格品种和低估值顺周期品种为主,并超配科技成长风格品种。随着人工智能从阶段性热点的演绎转向业绩验证期,本基金也适度做了战术性调整,增配资源类品种。  站在目前时点,对大类资产判断如下:  海外因素主导铜、金、油等资源品价格,其中既包括产业转移、供应链脱钩与安全、货币信用等偏长期的叙事,也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总统大选等年内即可见的短期因素。我们对长期趋势保持跟踪与思考,短期因素往往成为阶段热点,但事前难以预判,我们倾向于从历史而非社交网络中寻求答案。  国内名义增速回升的幅度决定权益资产的方向和风格,即实际增速能否达到政策目标增速,以及价格同比能否转正。目前沪深300指数的估值以及十年国债收益率均处于历史低位,如果名义增速明显回升,权益资产盈利和估值修复的空间可观,而债券收益率面临上行风险。  诚然经济转型期是较长的过程,如果宏观经济数年处于波动较低的状态,经济周期的特征,以及权益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可能与过去十几年大相径庭。这个投资环境的变化,促使我们对权益资产做出更多思考:  1.顺周期低估值板块是去年一季度以来我们重点关注和配置的板块。宏观经济波动的降低,意味着高景气度的机会稀缺,市场对红利风格的讨论甚多,我们认为此时应该给成长性赋予更高权重,即经营稳健、有长期成长性和分红能力的公司优势更加突出。此类机会围绕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大市值龙头公司,是我们战略性配置的方向。  2.高成长性的机会仍然值得关注,人工智能仍然是全球最前沿的科技趋势,新质生产力是国内稳增长的重要增量。此类机会集中于TMT、汽车等行业,其产业趋势需要逐步验证,估值波动较高。此外,出海成为新的成长投资逻辑,此类企业分散于各个细分制造业。对于上述偏成长性机会,我们会通过行业、风格基金品种进行战术性配置。  我们对权益资产的投资机会偏乐观,同时相信国内经济潜在增速仍然在较高水平。如果实际增速能够超预期,权益市场的机会将更加丰富,本基金将维持对权益资产的积极配置。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四季度全球市场最大的边际变化来自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引发的美元指数和十年美债收益率的短期快速下行。对国内而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明显,政策面以增发国债的方式上调了赤字率,但权益资产整体仍然偏弱,体现出对基本面和政策面相对悲观的预期。结构性机会主要体现在泛科技(消费电子、计算机、华为产业链)板块的事件驱动,以及高股息板块上。  目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系统性的历史低位,即便是2021年初估值透支较多的核心资产、茅指数等板块,估值也回落到最近五年的最低水平,长期投资价值突出。投资策略上我们维持之前的判断,即宏观经济有望复苏,对权益资产持乐观态度。  展望2024年,宏观层面需要对中美两国的政策取向保持高度关注,即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后的政策节奏,以及国内稳增长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的力度。如果宏观政策能够推动国内基本面出现一轮短周期的复苏,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的修复将扭转权益资产的悲观预期,这可能导致权益市场的风格从过去两年的红利风格转向成长风格,而债券类资产相对受损。产业方面,2024年泛科技方向催化仍然较多,AI时代的新一代智能终端(AIPC、智能驾驶、虚拟现实等)有可能出现爆发式的成长性机会。投资策略上,本基金将密切关注成长因子的边际变化并做出策略调整。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目前A股主要指数的市净率都在历史低位水平,绝大部分行业的市净率也在历史低位。我们认为下半年存在扭转悲观预期的几个线索:一是国内名义增速等基本面指标的企稳修复,二是海外流动性由紧转松,三是国内政策面有超预期的举措。上半年A股市场有明显超额收益的板块,大多具有大市值、高分红、现金流充沛的特征,这类资产的特点逐渐被市场认知,市场看重其经营的永续性和现金分红的确定性,不断给予估值抬升。另一方面,大部分成长型板块的基本面仍在寻找底部,但经过数年调整,其估值已经非常值得关注。我们倾向于认为市场的审美偏好在高分红和高成长两类资产中周期性摆动,当其中一类资产的估值性价比过于突出时,对长期资金的吸引力也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