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加银聚优精选混合
(013296.jj)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1-10-14
总资产规模
7,429.39万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4360基金经理朱辰喆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750.64%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5.70%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民生加银聚优精选混合(013296)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金耀2021-10-142023-01-101年2个月任职表现-21.26%---25.64%--
朱辰喆2022-12-28 -- 1年7个月任职表现-25.83%---37.79%45.83%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朱辰喆本基金的基金经理92.6朱辰喆先生:中国,管理学硕士,自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在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电子行业分析师。2016年6月加入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21年12月15日担任民生加银持续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2月28日起担任民生加银聚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12-28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二季度经济数据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经济结构分化复苏的特征依然显著。一方面,供给持续强于需求,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显著高于社零增速,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6.2%,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4.1%,供需裂口仍未弥合。另一方面,供给和需求端内部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分化。其中,供给端,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先进制造和出口产业链相关行业增加值持续高增,1-5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累计增长14.8%,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分别增长了12.7%和13.5%,但钢材、水泥等传统工业增长动能持续下行。需求端,制造业投资依然强劲,基建投资低于预期,地产投资持续探底,1-5月累计增速分别为9.6%、5.7%和-10.1%;5月社零增速4.2%,较前值有所改善,通讯器材、化妆品、文体用品等升级类消费表现不俗,地产后周期消费依然形成拖累。外需方面,年初至今全球制造业补库延续强势,5月由于美国加征关税导致企业抢出口行为,我国出口加速上行至同比增速7.6%。  从通胀数据来看,5月CPI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持平,核心同比增速0.6%,依然处于相对低位。食品项中猪肉价格进入上行通道,对物价有一定拉动作用。5月PPI同比下降1.4%,降幅小幅收窄,主要源于翘尾因素改善。伴随猪肉价格缓慢爬坡,低基数效应以及后续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发行提速,未来物价水平有望温和回升。   4月政治局会议决定于7月份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并明确提出“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下半年三中全会有望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方面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从制度供给层面保障经济转型升级。其次,宏观政策方面,上半年财政部和央行多次公开表示加强政策协同配合,未来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和操作路径有望进一步创新,更加全面、有效地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结合经济基本面和政策,我们持续看好科技成长股的投资机会,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则,上半年高科技制造业引领经济增长,从资金端和政策端来看后续均具备持续增长的后劲;二则,三中全会有望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三大方面释放积极信号,有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三则,伴随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强化和银行负债端成本的降低,下半年资金利率水平有望进一步下行,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必要的低利率环境。  在方向配置方面,我们增大了对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权重,主要看好AI终端放量带来的潜在投资机会,适当减配了预期较为充分的存储板块。同时对本产品的集中度与差异化做了一些调整,并在港股做了尝试性的配置。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开年经济数据表现好于市场预期,供需两端均有亮眼表现,一季度GDP增长有望实现开门红。供给方面,工业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叠加出口订单加速回暖,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显著高于市场一致预期,高端制造业增加值表现突出,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4.6%,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1.0%。从需求侧三驾马车来看,消费方面,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节日效应带动居民消费潜力释放。春节期间居民出行强度高,聚集型、接触型消费场景活跃,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电影票房、旅游收入等创历史新高。投资方面,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2%,其中制造业投资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是资本开支的重要支撑,基建投资具有一定韧性,房地产投资则持续寻底。外需方面,1-2月我国出口增速达到7.1%,全球制造业补库进程开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放眼全球仍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出口数据随之改善,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和汽车等高端制造业出口增速领先。  在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当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首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紧随其后,科技创新依然是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经济基本面和政策,我们持续看好科技成长股的投资机会,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首先,新质生产力是2024年的政策聚焦点,产业政策将持续加大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高科技行业的支持力度。其次,根据美联储最新议息会议的表态,美国逐渐步入降息周期,带动无风险收益率下行,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也将随着打开,有利于成长板块估值的抬升。其三,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一方面我们看到了政策呵护资本市场的决心,另一方面一系列有助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政策、制度、法规有望逐步落实落地,对于市场风险偏好有较大提振作用。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一季度我们着重配置了光伏辅材领域,二季度开始至四季度基于半导体周期复苏切换回了芯片设计与存储板块,并适度参与了AI应用与智能汽车的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三季度我国经济维持恢复向好势头,但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依然存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内生动能恢复的微观基础仍需巩固。从供给侧看,8月工业增加价值同比增长4.5%,工业生产强度边际提升,企业开工意愿有所回暖。从需求侧看,消费方面,出行链消费维持高景气度并逐步向其他消费品类扩散,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超出市场预期;投资方面,8月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所回升,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地产投资增速探底,基建投资增速平稳。出口方面,8月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3.2%,较7月显著提升,高基数扰动已过,出口韧性显现,后续有望渐进回升。  从通胀数据看,CPI触底回暖,PPI跌幅收窄,物价出现一定积极因素,但整体仍处于低位。其一,猪价、油价进入上行通道,对居民消费价格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其二,出行链依然维持较高景气度,机票、酒店和旅游价格对核心CPI有一定支撑。PPI方面,国内定价工业品仍呈现供需双弱、价格稳定的局面,国际油价回升或推动PPI年内恢复加快。就业方面,8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较前值下降0.1%,失业压力有所缓解,其中外出农民工就业情况良好。  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活跃资本市场”、“一揽子化债方案”、“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等相关政策正在逐步落实,但政策基调依然以防范风险为主,内需刺激工具的使用依然谨慎。现阶段,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内生动能恢复的微观基础仍需巩固,因此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将延续宽松基调,年内仍有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  结合经济基本面和政策,我们仍然坚定看好科技成长股的投资机会。其一,货币政策延续宽松态势,宏观流动性充裕,无风险收益率仍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其二,我国对于防范重点领域风险的态度十分坚决,随着房地产政策和一揽子化债方案的落实,国内外投资者的担忧将有所下降;其三,中美关系自“气球事件”之后有所好转,9月22日双方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有利于风险偏好改善。   从投资策略上来看,本基金维持了对TMT等成长行业的重点配置。人工智能商业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行业用户对于AI价值的认知、技术供应商在AI落地的方法论与实践方面日趋成熟。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的加速发展,全球AI基础设施支出持续呈现高增长态势。我们关注国内能够参与到AI产业链的半导体和电子制造环节的优质公司,认为此类公司的业绩有望迎来率先修复。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2023年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进展。2023年全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2%,显著好于2022年水平,供需两端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供给方面,工业稳增长政策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4.6%,尤其是8月份以来持续超出市场预期。需求方面呈现两大特征:一方面,服务消费对2023年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全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对2023年经济增长有突出贡献,不过随着出行链热度逐渐正常化,消费需求释放趋于平稳。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商品房销售、新开工面积等数据依然偏弱,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年下降9.6%,对于上下游的投资和消费均有拖累,地产后周期消费表现相对疲软。从金融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12月末社融同比增长9.5%,M2同比增长9.7%,保持在较高增长中枢,但同期M1的增速仅为1.3%,资金效率偏低,实体经济活跃度有待提振,同样反映了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由于过去房地产、基建等传统产业在经济中占比较大,我们正在经历经济增长动能、企业盈利水平和居民收入预期在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增速换挡阵痛期。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在高财政赤字的支撑下表现相对韧性,美元相对强势、美债收益率维持高位,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亦承受了阶段性压力,货币政策空间相对受限,同时对于资本市场的宏观流动性造成了一定扰动。  从市场表现来看,2023年A股市场震荡调整姿态。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在2974.93点、9524.69点、1891.37点,全年分别下跌3.7%、13.5%、19.4%,创业板调整幅度更深。另外,沪深300和科创50等主要指数也出现了较大调整压力,分别下挫11.4%和11.2%。资金面来看,A股整体活跃度相对较低,2023年万得全A日均换手率为1.65%,日均成交额为8772亿元,北上资金净流入仅为437亿元,尤其9月份以来北向资金流出压力较大。  从全年行业复盘来看,一季度国内复苏预期较强,但3月之后基本面数据偏弱以及海外中小银行危机使得行业一波三折,Open AI开发的ChatGPT引爆人工智能浪潮,相关TMT个股逐渐走出独立上涨行情。二季度,经济复苏动力走弱,投资、出口、消费等数据表现一般,大盘蓝筹整体承压,AI投资浪潮下,TMT行业再次启动。三季度,随着美债收益率攀升,中美利差扩大,外资流出,港股、A股共振走低,成长风格承压;“活跃资本市场”相关举措陆续落地,券商等权重股出现阶段性机会。四季度,经济延续前期弱复苏态势,物价指数跌入负增区间,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但依然保有定力,市场延续调整态势,红海局势紧张等地缘问题也对风险偏好出现了一定压制。  展望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国内稳增长政策或逐步加强,助力经济稳中向好。投资方面,财政政策有望延续积极发力特征,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老基建、“三大工程”为主要抓手,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有望保持在较高增速中枢,高技术产业仍将引领经济增长。消费方面,居民收入预期与财富效应有望逐步改善,居民消费潜力仍有释放空间。出口方面,2024年全球即将迎来一轮制造业补库周期,外需有望边际改善,中国供给优势将支撑出口增速持续向上。  结合经济基本面和政策,我们持续看好科技成长股的投资机会,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首先,高质量发展依然是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线,产业政策将持续加大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力度,科技创新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其次,稳增长政策对于经济基本面起到支撑作用,中美利差有望逐步收窄,国际收支逐步改善,资本流出压力有望显著缓解。第三,根据美联储最新议息会议的表态,美国在2024年将进入降息周期,带动无风险收益率进一步下行,有利于成长板块估值的抬升。第四,以MR新产品推出作为典型代表,新一轮的消费电子产品正式进入更新迭代周期,对科技产业链整体信心有较强提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