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保德信恒鑫混合C
(013981.jj ) 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混合型成立日期2021-11-30总资产规模517.55万 (2025-06-30) 基金净值1.0798 (2025-07-22) 基金经理华叶舒管理费用率0.60%管托费用率0.15% (2024-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13% (4874 / 8794)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光大保德信恒鑫混合C(013981)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华叶舒2022-09-17 -- 2年10个月任职表现4.33%1.68%12.81%4.86%
翟云飞2021-11-302022-12-241年0个月任职表现-5.04%-19.66%-5.35%-20.77%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华叶舒--92.8华叶舒女士:国籍:中国,201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2016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会计学硕士学位。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任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研究员;2020年6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固收管理总部固收多策略投资团队可转债研究员,2022年5月至2022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光大理财可转债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经理,2022年9月起担任光大保德信安阳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恒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09-17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国内方面,二季度尽管面对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中国宏观经济呈现稳健运行。GDP增速将超5%,主要依靠基建投资、净出口及高技术制造支撑;消费也不乏亮点,受补贴政策拉动的相关商品销售金额同比明显增长亦对整体社零有贡献,但房地产投资仍低迷、工业品价格低位运行及民间投资疲软反映内生动能仍需巩固。政策继续靠前发力,财政发力前置,截止五月收支两端均出现改善,为完成全年财政收支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海外方面,美国贸易政策给海外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均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同时美国消费与贸易短期支撑其增长,但投资疲软、工业收缩及政策不确定性(关税+高利率)持续给美国经济施加压力。展望三季度,我们认为GDP同比读数会有所回落,但结构特征不会有显著调整。在继续面临一些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同时,经济也会继续出现结构亮点。整体上,内需对增长的贡献率仍有望进一步提高,同时净出口对增长整体贡献明显下滑的可能性较低,尤其是非美出口在二季度极端条件下已经展现出了较强韧性。价格依然是三季度比较核心的宏观指标,地产、工业品、食品、服务价格在二季度均有一定企稳压力,三季度乃至下半年均可能均需要一定政策加码进一步改善价格低位运行的现状。债券市场方面,收益率曲线在二季度整体下行。短端1年国债和1年国开季度末为1.34%和1.48%,下行约20bp和16bp。长端10年国债和10年国开季度末为1.65%和1.69%,分别下行约16bp和下行15bp。信用债方面,1Y的AAA信用债季度末收益率为1.70%,下行约23bp;3Y的AAA和AA的信用债季度末为1.82%和1.99%,分别下行约19bp和26bp。权益方面,组合权益仓位在二季度末适当减仓止盈,行业配置偏均衡,继续看好以下板块:受益于外部局势催化与装备智能化订单放量的军工板块、业绩存在改善或反转的周期行业、顺应政策发展要求的科技成长赛道。基金固收部分投资保持注重组合流动性管理的特征:以中短久期的国债和高等级信用配置为主,力争保障组合固收资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同时,由于可转债市场整体估值上升至历史高位,组合在二季度末调整可转债仓位,并密切转债估值调整后的投资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一季度国内经济增长稳中向好,预计GDP同比增长将超过5%。主要支撑因素包括:高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明显增长;消费回暖受益于以旧换新以及服务消费改善;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基建和制造业投资边际提速对地产投资形成较好对冲。净出口受益于抢出口等微观企业行为,开年也呈现了较好增长。物价低位运行,仍反映有效需求仍有待提升,但工业产能利用率有所回升。展望二季度,经济增长机遇与风险并存。内需修复有望延续同时新动能、新产业仍继续输出积极贡献。但外贸形势的不确定性会对净出口形成较大挑战。宏观经济对出口依赖程度升至历史较高水平,因此进一步增量政策在稳外资外贸的基础上更加聚焦内需以及投资相关。这也顺应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全年的框架与计划。 一季度债市经历显著波动,利率中枢呈现“先下后上再修复”的走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资金面紧平衡、政策预期修正、权益市场分流效应及经济数据分化。1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1.02%最高上行至1.59%,季末回落,累计上行约51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1.60%最高触及1.90%,全季累计上行约23B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从1.60%上行至1.90%,季末修复至1.81%附近。权益方面,组合权益仓位在一季度末降低至中性水平,行业配置较为均衡,继续看好业绩存在改善或反转的行业以及顺应政策发展要求的科技成长赛道。基金固收部分投资保持注重组合流动性管理的特征:以中短久期的国债和高等级信用配置为主,力争保障组合固收资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组合在一季度可转债仓位保持,以持有高等级低价转债为主。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权益方面,组合权益仓位三四季度保持平稳,行业配置较为均衡,继续看好业绩存在改善或反转的行业以及顺应政策发展要求的科技成长赛道。基金固收部分投资保持注重组合流动性管理的特征:以中短久期的国债和高等级信用配置为主,力争保障组合固收资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组合在年末适当增加可转债仓位,关注高等级低价转债。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国内方面,制造业景气度三季度偏回落,价格仍保持低位运行。结构上出口仍然是亮点,整体保持较高增速外,份额也在一定提升。三季度末宏观政策出现了更多积极变化,除了金融一揽子政策落地以外,我们认为九月底的政治局会议给出了较强的政策指引:地产政策方面,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财政政策方面,要求“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我们认为以上政策超预期的落地将会在四季度或者明年带来经济基本面尤其是总需求侧更实质性的改善。海外方面,九月美联储首次降息开启新货币政策周期,幅度50个基点至4.75%-5.0%。我们认为美联储“不落后于曲线”是较强的鸽派表述。月度数据可能有所反复,但并不扭转全球流动性环境改善的趋势。债券市场方面,利率曲线在三季度整体有所下行,信用品种收益率有所调整。短端1年国债和1年国开季度末为1.37%和1.65%,下行约17bp和4bp。长端10年国债和10年国开季度末为2.15%和2.25%,分别下行约6bp和下行4bp。信用债方面,1Y的AAA信用债季度末收益率为2.17%,上行约15bp;3Y的AAA和AA的信用债季度末为2.32%和2.48%,分别上行约18bp和19bp。权益方面,组合权益仓位在三季度末提升,行业配置较为均衡,较为看好业绩存在改善或反转的行业以及顺应政策发展要求的科技成长赛道。基金固收部分投资保持注重组合流动性管理的特征:以中短久期的国债和高等级信用配置为主,力争保障组合固收资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组合在三季度可转债仓位保持稳定,适度关注高等级央国企转债。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国内方面,2024年全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尽管在二季度、三季度我国经济面临增速放缓、压力较大的局面,但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极大地提振了信心、激发了活力。四季度,GDP同比增长5.4%,比三季度加快了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分别加快0.7、1.0和1.1个百分点。制造业PMI从10月开始回升到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服务指数稳中有升。全年来看,结构上亮点纷呈,工业增加值、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保持较优增长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实现了平稳增长。海外方面,美国经济增速保持了一定韧性,劳动力市场以及居民消费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出现了企稳迹象,但同时对进一步降息操作又形成了制约。不确定性仍然是海外主要风险点,这也导致企业可能推迟资本开支,类似前一时期的贸易政策的调整对资本支出周期形成了一定影响。展望明年,我们认为尽管海外宏观环境面临一定不确定性,但国内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特点没有改变。结构上,我们预计净出口对增长的贡献可能有所减弱,内需对增长的贡献率还将进一步提高,投资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需求向强生产靠拢将有助于价格回升,也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我们预计消费品、工业品价格全年将呈现温和回升。积极的宏观政策也将与企业部门利润、居民部门收入、宏观经济量价实现更加良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