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
(014424.jj)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1-12-28
总资产规模
6.41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ETF,联接型)当前净值0.5428基金经理万琼管理费用率0.50%管托费用率0.15%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1.10%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万琼2021-12-28 -- 2年7个月任职表现-21.10%---45.72%45.37%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万琼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总监助理/基金经理179.1万琼女士:硕士。2004年起先后在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基金工作。2011年加入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投资助理、基金经理助理、博时富时中国A股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17年9月29日-2019年9月5日)、上证超级大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15年6月8日-2019年10月11日)、博时上证超级大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2015年6月8日-2019年10月11日)的基金经理。现任上证自然资源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15年6月8日-至今)、博时上证自然资源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2015年6月8日-至今)、博时标普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15年10月8日-至今)、博时标普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2015年10月8日-至今)、博时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19年8月1日-至今)、博时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2019年12月30日-至今)、博时中证可持续发展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0年1月19日-至今)、博时中证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0年3月20日-至今)的基金经理。博时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0年04月03日-至今)。博时恒生沪深港通大湾区综合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0年4月30日-至今)、博时恒生医疗保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2021年3月18日-至今)、博时创业板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1年4月2日-至今)的基金经理。博时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1年5月11日-至今)、博时恒生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2021年5月17日-至今)、博时中证全球中国教育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2021年6月8日-至今)的基金经理、博时恒生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QDII)(2021年12月21日—至今)、博时恒生医疗保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QDII)(2021年12月28日—至今)、博时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2022年1月10日—至今)、博时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2年3月3日—至今)的基金经理。2021-12-28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2季度国内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不断下修,偏弱的基本面和低于预期的地产数据也加重了市场担忧,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下跌态势,期间波动和结构分化都比较大。基本面上,消费有所恢复,但处于偏弱状态,主要矛盾仍是内需复苏动能不足。在进入4月之后,经济数据开始环比走弱且明显不及预期。一是信贷数据大幅回落,二是制造业PMI再次跌落收缩区间,叠加4、5月CPI超预期回落至低位,反映了国内消费复苏乏力和全球工业品需求不济,一度对市场的盈利预期和风险偏好造成较为明显的冲击。海外方面,美国经济仍具韧性。4月美国库存增速小幅上行,5月美国财政力度回升,6月美国Markit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均超过预期,美国制造业波折修复,经济呈现出较强韧性。经济韧性和核心通胀回落偏慢掣肘降息落地,点阵图表明今年内可能会有1次降息,展望后续的降息操作或许会更加曲折,这也可能会给国内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市场表现上,宽基指数中沪深300跌幅相对较小,中证2000、科创100跌幅较大。行业层面,周期板块继1季度后整体继续表现出色,银行、电力及公用事业和煤炭本季度涨幅居前,消费者服务、传媒、商贸零售、轻工制造和食品饮料跌幅相对较大。风格上,大盘价值继续占优,小盘成长回撤较大。港股市场在本季度表现亮眼,4月初到5月下旬港股市场大幅反弹,引发市场关注和资金流入。5月下旬后港股市场有所回调,恒生指数、恒生科技等指数录得正收益。从板块上来看,能源业、电讯业、资讯科技业和金融业涨幅靠前,必须性消费、非必须性消费、医疗保健业和地产建筑业表现不佳。展望3季度,国内经济预计保持平稳,虽然2季度PPI同比仍然处于下降中,但环比持续改善,预计3季度将维持这一趋势,加上整体产能增速放缓,上市公司盈利有望出现边际改善。不过当前迹象并不支持经济以及上市公司盈利在3季度出现明显复苏。考虑到目前市场整体估值处于低位,流动性合理充裕,政策整体积极有效,因此预计3季度市场仍然以结构行情为主。本基金作为一只被动策略的指数基金,会以最小化跟踪误差为目标,紧密跟踪标的指数。截至2024年06月30日,本基金A基金份额净值为0.5446元,份额累计净值为0.5446元,本基金C基金份额净值为0.5425元,份额累计净值为0.5425元,报告期内,本基金A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47%,本基金C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51%,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为-7.13%。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1季度国内基本面延续修复态势,宏观经济整体保持平稳运行。3月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均超枯荣线,边际有所回暖。以出海制造业为代表的外需出现较为明显的改善,但以地产和基建为代表的内需则进一步走弱。从各种出行数据来看,实体经济活跃度逐步改善,居民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海外方面,美国经济仍然维持了很强的增长韧性,美联储3月FOMC会议上调了增长、通胀、远期利率预期,但点阵图仍指引今年降息3次。A股延续了去年的震荡调整,且在1季度波动加剧。尤其是小盘指数,1月大幅下跌后,2月春节后迎来一轮快速反弹。在宽基指数中,上证50和沪深300相对领先,中证2000、科创100等偏小盘风格的指数相对落后。行业层面,周期板块整体表现出色,石油石化、煤炭、有色金属和银行在1季度均取得了可观涨幅,医药、电子、房地产、计算机和化工跌幅相对较大。风格上,大盘价值占优,小盘成长回撤较大。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在1季度出现小幅下跌。海外市场延续去年良好表现,标普500、纳斯达克以及日经225均取得不同幅度的上涨。展望2季度,海外补库周期有望拉动出口继续增长,随着1季度各项经济数据的企稳回升,企业投资以及居民消费信心或在2季度迎来边际提升,地产短期改善概率较低,在国内通胀仍然很低的情况下,2季度大概率处于稳信用、宽货币的状态。与去年初对整体经济以及企业盈利的高预期相比,当前投资者不管是对经济增长还是企业盈利的预期相对偏低,在这样的背景下,2季度市场表现反而有可能出现超预期的情况。在投资策略上,本基金作为一只被动策略的指数基金,会以最小化跟踪误差为目标,紧密跟踪标的指数。截至2024年03月31日,本基金A基金份额净值为0.5823元,份额累计净值为0.5823元,本基金C基金份额净值为0.5803元,份额累计净值为0.5803元,报告期内,本基金A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0.48%,本基金C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0.52%,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为-20.13%。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海外各国为应对通胀问题维持紧缩货币政策,进而给全球经济带来下行压力。得益于服务消费的增长和逆全球化本土再投资政策的支持,美国劳动力市场走强,经济指标向好。美国通胀及核心通胀持续下行,美联储全年加息4次,目前利率维持至5.25%-5.50%区间。随着通胀问题的逐步化解,美联储有望结束加息周期。在经历三年疫情冲击后,2023年国内经济在曲折中修复,经济回升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较多等一些困难和挑战,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地产下行周期对经济的拖累。为从容应对经济复苏中的波澜与风险,宏观层面持续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旨在稳经济、稳预期、稳就业,促进消费、增加有效投资,目前看内需已经出现企稳迹象。2023年,A股市场震荡下行,小盘和价值风格表现强劲,成长风格回撤显著。反映在指数层面,北证50、中证2000和红利指数全年录得正收益,其他主要宽基指数录得负收益,创业板指跌幅显著。板块之间的结构分化加剧,受估值驱动因素影响的“中特估”相关板块走势强劲。得益于人工智能科技的突破进展以及相关应用场景的落地,科技板块表现亮眼,受到市场关注。消费、新能源和地产板块持续走弱。港股市场在1月份冲高后持续回落,处在震荡磨底状态,恒生指数全年录得负收益。港股板块方面,能源和电讯板块涨幅领先,地产建筑、必须性消费和医疗保健板块跌幅较大。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全年下跌24.52%。本基金为被动跟踪指数的基金。其投资目的是尽量减少和标的指数的跟踪误差,力争取得标的指数所代表的市场平均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2023年3季度 A股市场整体出现调整,宽基指数中沪深300相对抗跌,创业板指、科创50跌幅较大。行业上周期板块相对占优,煤炭、非银行金融、石油石化和银行涨幅居前,成长板块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传媒、计算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通信和电子跌幅较大。随着3季度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价值风格显著占优。港股及海外市场3季度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调整。宏观方面,3季度国内经济逐步企稳,PPI环比止跌回升,社融增速超预期,9月制造业PMI为50.2。国内货币政策也维持宽松。美国经济3季度增长韧性较强,其中服务和消费保持了较好的增长。通胀虽然峰值已过,但核心通胀仍然维持高位。3季度,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跑赢了恒生指数。随着美国通胀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加息周期结束只是时间问题,对港股压制的影响逐步减弱。恒指估值与风险溢价处在历史低位,港股市场的配置价值更加凸显。在政策新周期下,创新药板块仍然长期看好。随着逐步接近Q4,后续将有CSCO、ESMO、ASH等行业会议陆续举行,且有2023年创新药谈判落地,同时国际化进展值得期待。展望4季度,创新药板块催化剂值得期待。2023年是创新药板块产品数据读出和国际化进一步提升的一年,同时国际货币环境趋好。政策端,当前仿制药集采已渐入尾声,创新药谈判常态化,医保续约规则更新带来利好。本基金作为一只被动策略的指数基金,会以最小化跟踪误差为目标,紧密跟踪标的指数。截至2023年09月30日,本基金A基金份额净值为0.7458元,份额累计净值为0.7458元,本基金C基金份额净值为0.7441元,份额累计净值为0.7441元,报告期内,本基金A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43%,本基金C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46%,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为-3.05%。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展望2024年,信用收缩下美国经济增长大方向往下,但下行压力有限。预计美国上半年通胀仍将处于下行趋势。鉴于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继续决定暂停加息,基本可以确定本轮加息已经到达终点,美联储也开始讨论降息,上半年全球金融流动性压力相对缓解。国内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的核心矛盾,财政政策的基本任务依然是“保民生、稳增长、防风险”。除了总量上的扩张,财政政策有望从促进消费、增加有效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加大力度。预计今年财政减税降费的力度会继续维持,同时加大在教育、科技、养老等相关民生领域的投入。财政发力的同时也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以配合。目前国内通胀水平较低,实际利率偏高,具备降息空间。考虑到美国通胀水平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美国加息周期基本结束的市场预期比较一致。伴随着中美利差收窄,国内货币政策的外部制约因素已经削弱。中国面临较过去一年更好的内外部环境,随着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经济大概率延续向好态势,企业业绩迎来边际改善。结合目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中长期资金不断加大引入力度,市场情绪逐步回暖,估值具备较大的修复空间。港股方面,随着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进入加息尾声,全球流动性的边际向好对港股估值起到支撑作用。受益于一系列内地经济政策出台,港股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AH股溢价指数当前处于过去10年的较高位置,意味着两地上市的股票H股价格显著低于A股。港股通资金占用比例显著增大,香港市场已成为内地资金的重要资产配置市场。全球医药创新迎来新的大适应症时代,最近1-2年,在传统的肿瘤与自免等大病种之外,医药产业相继在减重、阿尔兹海默症、核医学等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行业蛋糕有望随之快速做大。同时,美联储加息周期基本结束,美债利率具备下行空间,创新药具备估值提升空间。海外市场相比国内具有更大的行业空间,而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当地市场往往还伴随着更高的价格体系、更优的竞争格局等优点。越来越多国内优质医药企业在内外部因素的驱使下加强海外市场布局,其海外开拓能力将变得更加重要。展望2024年,“创新”与“出海”仍然是医药板块投资的重要关注点。此外,只要把握住国内老龄化加速下存在较大医药需求,创新崛起下有不断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供给,医保费用整体有望持续增长的这三点,就不用担心中长期医药行情。在投资策略上,本基金作为一只被动策略的指数基金,会以最小化跟踪误差为目标,紧密跟踪标的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