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中证银行ETF联接C
(014983.jj ) 中证银行 (半年)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1,655.00
总资产规模
810.67万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ETF,联接型)成立日期2022-02-22当前净值1.2167 (2025-04-15) 基金经理苏卿云管理费用率0.50%管托费用率0.1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6.54%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华安中证银行ETF联接C(014983)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中证银行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中证银行总投资收益率
苏卿云2022-02-22 -- 3年1个月任职表现6.54%--22.07%-7.76%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苏卿云--177.8苏卿云:男,硕士研究生,17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曾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业务部经理。2016年7月加入华安基金,任指数与量化投资部ETF业务负责人。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同时担任华安中债7-10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同时担任华安中证银行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6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中证银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由华安中证银行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转型而来)。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同时担任华安恒生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的基金经理。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同时担任华安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8月至2024年9月,同时担任华安国证生物医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由华安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转型而来)的基金经理。2021年9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中证银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10月至2024年4月,同时担任华安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3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同时担任华安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6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由华安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转型而来)的基金经理。2022年4月至2023年11月,同时担任华安恒生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QDII)的基金经理。2022年5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8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中债1-5年国开行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9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中证数字经济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同时担任华安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4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中证数字经济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6月起,同时担任华安国证生物医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9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中证国有企业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11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中证全指软件开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4年1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中证国有企业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24年3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中证全指软件开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24年6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24年11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02-22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在全球地缘政治、监管、经济和技术等方面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业保持总体稳健,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商业银行规模稳健扩张,总资产同比增长7.3%至439.5万亿元,负债增长7.2%至403.6万亿元,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商行扩张更为显著。但是,在稳增长政策指引下,银行业一方面让利实体经济,进行了降费,导致手续费收入下滑;另一方面,随着流动性的宽松,市场利率持续走低,息差收入也大幅减少,导致银行业整理净利润同比下滑。同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资产质量大幅提升。整体来看,银行业在多重不确定性中展现韧性,呈现"规模稳增、盈利承压、质量改善、分化加剧"的特征。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由于银行估值较低、分红多、股息率较高,成为红利投资的重要标的,2024全年来看表现突出。  本基金跟踪的中证银行指数,按照中证行业分类方法选择银行二级行行业的上市公司,以反映银行板块的整体表现。  投资管理上,基金采取完全复制的管理方法跟踪指数,控制基金的跟踪误差和跟踪偏离度。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三季度,政府出台了一揽子的促进经济复苏、高质量发展的刺激政策,释放出较强的稳增长、稳楼市信号,将有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引导金融加大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支持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这些政策包括1)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2)将降低中央银行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降为1.5%,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稳定;3)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房贷利率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大约在0.5个百分点左右。央行宣布的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有利于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稳定。同时,央行首度推出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旨在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该工具利好高股息银行,并将有效提升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  本基金跟踪的中证银行指数,按照中证行业分类方法选择银行二级行行业的上市公司,以反映银行板块的整体表现。  投资管理上,基金采取完全复制的管理方法跟踪指数,控制基金的跟踪误差和跟踪偏离度。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上半年,高股息策略强势演绎,资金面催化下,银行板块绝对收益、相对收益明显。在宏观经济弱复苏、A股震荡背景下,银行作为红利资产代表,凭借低估值、高股息率,以及确定性较强的分红,获得低风险偏好资金青睐,助推银行板块上涨。从基本面来看,银行板块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在去年以来各项稳增长政策的发力刺激下,地产、城投两大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化解,资产质量压力稳步释放。净息差方面,资产端定价仍有下行压力,但负债成本有望继续改善,息差环比降幅进一步收窄,缓解营收压力。在兼顾业绩持续性和分红确定性的基础上,银行板块高股息策略仍值得关注。  本基金跟踪的中证银行指数,按照中证行业分类方法选择银行二级行行业的上市公司,以反映银行板块的整体表现。  投资管理上,基金采取完全复制的管理方法跟踪指数,控制基金的跟踪误差和跟踪偏离度。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第一季度,随着宏观组合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经济内生动能继续修复,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由降转涨,发展质量不断改善,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至50.8%,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增长至53.0%,均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加快。从银行业的经营数据披露情况来看,整体上,一季度银行业的业绩小幅承压,部分上市银行业绩增长存在分化,其中优质区域农商行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基本面要素景气低位,LPR降息带来贷款定价的滞后影响、银行信贷投放提速带来当期减值准备的计提增加、资本市场波动对中间业务仍有扰动等因素都影响了银行的财务状况。总的来说,虽然银行业在第一季度面临一些压力,但是通过优化经营策略和调整业务结构,许多银行仍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表现。  本基金跟踪的中证银行指数,按照中证行业分类方法选择银行二级行行业的上市公司,以反映银行板块的整体表现。  投资管理上,基金采取完全复制的管理方法跟踪指数,控制基金的跟踪误差和跟踪偏离度。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未来,中国银行业将呈现“稳规模、缓息差、强分化”格局。2025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为银行业提供更多资金来源和基建、绿色、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业务机会。行业的分化与战略转型仍将持续,国有大行通过增资和下沉策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中小银行需通过合并重组、区域聚焦和数字化转型寻求差异化发展。银行业规模仍将保持扩张态势,资产端收益率仍处下行通道,但负债成本改善将使净息差压力边际缓解。银行凭借政策支持、科技投入和综合化经营巩固优势,ROE有望企稳。银行业的低估值、高分红特点仍将延续,红利投资的属性不变。  作为基金管理人,我们继续坚持积极将基金回报与指数相拟合的原则,降低跟踪偏离和跟踪误差,勤勉尽责,为投资者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