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月月享30天持有期短债C
(015427.jj ) 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债券型成立日期2022-04-26总资产规模1.92亿 (2025-03-31) 基金净值1.0816 (2025-04-29) 基金经理邵笛王明欣管理费用率0.30%管托费用率0.05% (2025-04-08)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64%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东吴月月享30天持有期短债C(015427)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侯慧娣2023-10-312025-04-021年5个月任职表现3.34%--4.78%--
邵笛2024-09-25 -- 0年7个月任职表现1.25%--1.25%--
陈晨2022-04-262022-05-090年0个月任职表现0.04%--0.04%--
王明欣2022-05-09 -- 2年11个月任职表现2.66%--8.12%0.24%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邵笛--186.3邵笛先生:1982年生,中国国籍,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职上海广大律师事务所;上海文筑建筑咨询公司;上海永一房产咨询有限公司。自2006年9月起加入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直从事证券投资研究工作,曾任交易员、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自2014年10月31日起任东吴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自2018年4月11日起担任东吴增鑫宝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自2018年4月23日至2021年9月1日担任东吴悦秀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4月2日至2020年7月7日担任东吴鼎元双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7月2日起担任东吴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5月9日任东吴鼎泰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5月9日任东吴优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12月2日起担任东吴瑞盈6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东吴悦秀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东吴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09-25
王明欣--73王明欣:女,中国国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硕士,具备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2017年7月加入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基金经理。2021年7月12日至2023年11月6日担任东吴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5月9日至今担任东吴瑞盈6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5月9日至今担任东吴月月享30天持有期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1月8日至今担任东吴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1月9日至今担任东吴增鑫宝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2022-05-09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一季度经济呈结构性修复,1-2月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经济韧性尚可,但主要是逆周期调节发力的结果,结构仍相对较弱,内需改善仍有待观察。两会已确认了全年财政政策力度,基本符合预期,但发力窗口或提前。而货币政策则处于相机抉择模式。房地产、出口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仍需观察。一季度央行“防空转”的态度比较明确,资金利率基本维持在1.80%以上,但资金利率中枢逐月下行,根据wind数据,R007在1月、2月、3月的中位数分别为2.10%、2.08%、1.83%。春节后,资金持续处于紧平衡状态,主要原因包括开门红效应下1月信贷投放较快、同业存款大行负债稀缺、汇率压力下央行持续回笼流动性等,2月税期资金价格一度上行至2.6%。3月MLF招标方式改变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政策利率属性完全退出,后续将成为类似买断式回购的数量型工具,货币政策框架建设更加完善。3月在大行负债压力逐步缓解叠加央行态度软化的背景下,流动性维持平稳宽松格局,跨季流动性平稳。2025年2月,银行类机构负债稀缺的情况下,债基受到一些赎回冲击,中短信用债调整较多,根据wind数据,1年期AAA中短期票据从低点1.6145%上行至2月底的2.0986%。短端经过调整后回归正carry,性价比凸显,信用利差也都位于3年历史分位数的相对高位,中短端信用债受到追捧。根据wind数据,截止3月底,1年期AAA中短期票据下行至1.9405%。本基金在报告期内,基于对市场的判断适时调整组合结构,灵活采用票息策略,杠杆套息策略力争为组合增厚收益。我们在进行组合管理时,始终将组合的风险管理放在第一位,通过积极挖掘市场机会,努力为基金持有人获取与风险相匹配的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债市持续走强,十年国债和三十年国债进入“1时代”。一季度,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经济弱复苏叠加央行超预期降准降息背景下,市场对政策宽松预期强烈,机构配置需求旺盛,超长债受到投资者偏睐。二季度,经济增长动能相对不足,4月8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禁止银行“手工补息”,促使银行存款搬家至非银,进一步加剧非银资产荒。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暂回调至2.35%后仍选择继续下行,6月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来到2.2%附近。三季度,债市在强监管和弱经济预期的交织下波动加剧。7月初,央行公告称将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债市迅速调整。7月22日,央行超预期降息,带动债市收益率明显下行,8月,大行卖债力度加大,长债收益率明显调整,9月公布的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依旧偏弱,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降至2.04%附近。9月底央行宣布调降存量房贷利率等稳经济政策,同时9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中政策表述积极,债市收益率快速调整,尤其是信用债品种,随后进入震荡行情。11月国内外多个影响因素落地,月底非银同业存款自律落地,债市收益率全面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2%关键点位,政策加码和市场“抢跑”情绪推动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年末降至1.68%。(以上数据来源:Wind) 2024年债市仍然延续“资产荒”背景,债券品种“利率化”趋势明显。上半年,尤其手工补息暂停后,非银资金比较充裕,信用债收益率下行,品种利差不断压缩。2024年,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资金利率中枢随政策利率下行,波动幅度降低,但银行间流动性体感维持紧均衡的时间较多,和债券收益率相比资金成本较贵,杠杆难度加大,机构纷纷转向久期策略,信用债期限利差也不断压缩。下半年随着政策全面转向,债市出现调整,10月信用债市场受到较大冲击,理财出现预防性赎回行为,信用利差走阔。年末政策加码和市场“抢跑”情绪推动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但利率债表现相对好于信用债,信用利差再次被动走阔。本基金在报告期内,基于对市场的判断,积极灵活地选择配置时机,采用票息策略,杠杆套息策略力争为组合增厚收益。我们在进行组合管理时,始终将组合的风险管理放在第一位,通过积极挖掘市场机会,努力为基金持有人获取与风险相匹配的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由于政策定力较稳定,受到二季度金融挤泡沫影响,三季度经济基本面延续此前稳中稍弱的走势,虽然结构上也有亮点,如外需和非地产类投资保持一定韧性,但内需不足仍是主要拖累项,表现为信贷不及预期,地产销售投资数据均处于低位,社会消费品同比增速偏低。统计局数据显示,年初以来CPI同比增速持续位于1%下方,8月PPI同比增速再次拐头向下,依旧处于负值区域。从外部环境看,区域冲突加剧,贸易争端不断,外需对经济的拉动力面临挑战,而美联储开启近四年来首次降息,使得国内货币政策受到的制约明显放松,三季度央行进行了一次降息和一次利率准备金率双降。三季度影响债市的因素较多,一方面,基本面拐点尚未显现,货币政策相对宽松,而财政支出慢于往年;另一方面,三季度政府债供给提速,央行持续提示债券收益率过低风险并采取买卖债券操作,而资金利率未跟随降息出现下行。最终债市呈现两轮涨跌行情,长利率债收益率两次下行,不断向下靠近关键位置,最终在9月下旬超预期的稳增长政策出台后出现快速调整,总体呈现“慢涨快跌”的特征。信用债走势和利率债略有不同,8月开始的理财基金赎回使得信用债收益率震荡上行,在季度末受影响加大,其中低等级城投债和银行永续债表现更加明显。三季度一级债券供给增加使得银行体系资金需求增加,存单收益率在前两个月呈现V型走势,9月则在短期震荡后略有下行。三季度资金面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略有收紧,降息降准更多是起到对冲作用,回购利率较二季度未见明显下行,和政策利率的利差较此前有所扩大。本基金在报告期内,基于对市场的判断适时调整组合结构,灵活采用票息策略,杠杆套息策略致力为组合增厚收益。我们在进行组合管理时,始终将组合的风险管理放在第一位,通过积极挖掘市场机会,努力为基金持有人获取与风险相匹配的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0%,但二季度略有走弱,PPI同比负增速持续收敛,但CPI仍处于相对低位,内需动力不足。上半年出口情况好于预期,受益于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外部交流明显好转,但对外贸易受地缘政治影响仍存压力,上半年人民币汇率表现对内部政策形成一定制约。宏观政策方面保持积极可控,货币政策延续稳中偏松的基调,通过降准和下调LPR利率为实体经济减轻负担。财政及产业政策方面,持续放松地产限制措施甚至部分地方政府出台支持政策,而全年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为基建投资提供了支撑。可能受限于财政纪律约束,地方投资空间受限,实际投放节奏有一定延迟。上半年基本面和宏观政策均未超出市场预期,地产政策不断出台,但销售和投资未有明显好转,叠加一级市场债券供给偏慢,债券市场呈现上涨走势,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农商行及保险机构等欠配压力较大。期间虽然也受到防资金空转、提示债券风险以及限制长债配置传言等信息的干扰而出现短期调整,之后在银行手工补息被叫停后,债市需求缺口进一步放大,债券收益率再度下行。信用债方面,风险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债,而其他类各期限各等级债券收益率均有大幅下行,低等级和中长期限表现尤为突出。受需求推动,上半年10年及以上超长信用债发行放量,市场走势表现比较突出。上半年的资金面保持平稳宽松,波动率维持在相对低位,和往年不同,季末、缴税期等时点的回购利率也鲜有大的起伏,政策呵护意图明显。上半年存单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一方面银行存在资金缺口,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债券品种,存单性价比提升,非银机构配置需求较强。报告期内存单收益率突破去年底部区间,和同期限MLF利差日益扩大。本基金在报告期内,基于对市场的判断适时调整组合结构,灵活采用票息策略,杠杆套息策略致力为组合增厚收益。我们在进行组合管理时,始终将组合的风险管理放在第一位,通过积极挖掘市场机会,努力为基金持有人获取与风险相匹配的收益。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国内基本面可能仍相对较弱,经济修复仍需要宽货币政策的保驾护航,整体对债市有望有利。另外,债券品种利率化的背景下,资产荒情况预计或将继续存在,尤其是信用债资产荒。债市预计仍可能表现为震荡偏强。但国内外不确定性增加,美联储降息节奏、贸易摩擦以及权益市场表现都可能影响债市,在稳汇率诉求下,货币政策的空间和节奏或会受掣肘,从而可能加大债市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