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安享惠金定期债券E类
(021467.jj ) 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债券型成立日期2024-08-09总资产规模132.47 (2025-03-31) 基金净值1.1753 (2025-05-09) 基金经理姚海明管理费用率0.40%管托费用率0.10% (2024-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25.15%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新华安享惠金定期债券E类(021467)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赵楠2024-08-072024-10-290年2个月任职表现121.06%--121.06%--
姚海明2024-10-28 -- 0年6个月任职表现1.76%--1.76%-13.38%
郑毅2024-05-242024-08-130年2个月任职表现-0.08%---0.08%--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姚海明--114.4姚海明先生:会计学硕士,注册会计师、金融风险管理师,曾任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交易员。2015年9月加入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担任固定收益与平衡投资部债券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投资经理。现任固定收益投资部基金经理,新华聚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新华红利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新华安享多裕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10-28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一季度俄乌战争和中东危机有所缓和,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贸易战担忧,供应链重构加剧成本压力,全球面临经济衰退风险,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美联储表态仍偏鹰,欧洲央行加速宽松,新兴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方面,经济数据和金融数据显示经济基本面仍然偏弱,财政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有所收紧,制造业投资受新质生产力驱动保持韧性,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水平低迷,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导致外需承压,面对外部需求下滑与内部结构转型压力,政策重心开始聚焦扩大内需和培育新动能。一季度债券市场在政策调控与股债跷跷板影响下呈现“熊平”走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6%低位震荡上行至1.9%,曲线平坦化上移。具体来看,1月至春节前,央行通过MLF到期、税期等窗口引导资金收紧,短端收益率大幅上行,长端收益率受配置盘保护微降5BP;春节后至3月中旬,同业存款外流加剧银行负债压力,叠加权益市场科技主题爆发的股债跷跷板效应,债市遭遇机构抛售与赎回潮,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9%;3月下旬,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投放,MLF转为净投放,叠加权益市场动能减弱,收益率修复至1.8%附近。一季度转债市场在风险偏好回升和流动性驱动背景下呈现震荡向上走势,季末出现小幅回调,转债跑赢正股。高价转债主导流动性,低评级小盘债因投机资金涌入换手率大幅攀升,成交额大幅增加,但存量规模因强赎潮大幅萎缩。由于“资产荒”存在,机构对转债配置力度仍较大,转债整体估值有所拉升。一季度本基金纯债投资以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为主要持仓,利率债久期适中,信用债方面以获取票息收益为主,回避有潜在信用风险的个券。一季度由于转债整体涨幅较高且估值有所抬升,我们对转债仓位小幅减仓,我们坚持在资质较好的低价和双低方向配置,对于估值较高和正股资质较差的转债比较谨慎。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更加复杂,俄乌战争和巴以冲突在激烈升级后有所缓和,美国大选结果尘埃落定,关税贸易担忧升级,美联储降息后态度转鹰,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2024年国内经济方面,经济数据和金融数据显示经济基本面仍然偏弱,财政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各地地产政策和金融政策放松阶段性促进了房地产销售,但地产投资继续下行,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水平低迷,家电和汽车等耐用品消费在补贴政策刺激下增长较快,出口压力韧性较强,市场对于政策持续发力仍有预期。2024年债券市场整体大幅上涨,期间债市虽受央行指导长债以及稳增长政策加码等影响出现三次明显调整,但债券收益率整体保持下行趋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56%下行至1.7%以下。报告期内,本基金债券持仓以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为主要持仓,信用债方面以获取票息收益为主,回避有潜在信用风险的个券,保持组合较高流动性。2024年转债市场呈现“W”型走势,全年表现一波三折,经历了年初的超跌与反弹、年中的多项扰动下的震荡下行,以及四季度的市场修复。报告期内,本基金转债仓位维持中性,转债配置以信用资质较好的高YTM转债为底仓,主要做纯债替代,同时基于自下而上研究对于部分“双低”品种转债和平衡型转债积极配置。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三季度,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延续,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国内宏观经济企稳存在波折,总体仍然偏弱。数据上看,制造业PMI仍处于收缩区间,CPI低位运行,内需偏弱,后半期汇率压力明显缓解。7至8月政策基调延续稳健,9月末政策取向则发生了一定变化,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及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房地产政策也进一步放松,市场风险偏好转向,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权益市场明显上涨,股债跷跷板现象明显,债券市场波动上升,在收益率触及新低后开始回调。债券市场走势来看,随着8月央行开始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及9月政策取向的转变,三季度债券收益率波动较为剧烈,绝对收益水平方面,季度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5bp至2.15%,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7bp至1.37%,利率债收益率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信用债调整后票息优势上升,但流动性问题短期内制约了信用债的估值修复,三季度利率债走势强于信用债。可转债部分,9月中旬之前由于市场情绪极度悲观,除了权益下跌,同时还担心部分主体的信用风险,导致市场一度出现定价差异,即同一发行主体的转债到期收益率显著高于其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转债下跌,纯债视角考虑跌到历史极端值水平,权益视角其转股溢价率弹性有所修复。本报告期内,本基金底仓品种以中短久期利率债为主,增配一定转债,同时保留了一定现金资产等待信用品种价值回归。本基金力争以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回报为主要目标。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回顾2024年上半年,国内基本面前高后低,房地产市场以价换量,产能利用率持续偏低,物价低位震荡,在这样的背景下债市整体走强。究其原因,地产库存压力向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压力传导的影响已有显现,导致上半年财政发力不及预期、乃至呈现紧信用,叠加了前两年的产能过度扩张,经济量价齐跌的压力较大。二季度以来地产政策发力去库存是市场主线:调低首付比例、放开多套房购房资质、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等政策陆续松绑,同时央行也适时推出再贷款工具支持地方国资收储存量商品房,以及推动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目前来看,政策发力的重点是保交楼+去库存,对于市场信心的修复和库存的去化有一定的作用,6月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速已经下降到15.2%水平,历史上看,历次房屋库存去化到一定程度对国债利率都有往上牵引的作用,利率下行趋势是否转向值得关注。报告期内,纯债部分久期中性,在利率震荡下行的环境中为产品提供稳健底仓;可转债经过长期震荡回调后,估值得到明显修复,风险收益比得到改善。期间,我们根据市场环境、标的风险收益比择机参与可转债的超跌反弹机会。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2025年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博弈愈加复杂,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加剧了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逆全球化趋势短期难以反转。短期来看美国非农数据稳健但通胀压力较大,叠加消费数据走弱,美联储降息节奏可能延后。国内经济方面,经济增长压力仍较大,地产销售和投资较弱,拖累明显,财政政策发力不及预期,有效需求不足始终压制整体物价水平,居民和企业风险偏好趋于保守,企业盈利短期难以改善。但是我们也看到汽车、家电和消费电子等行业在补贴政策刺激下有望企稳,同时国内科技尤其是AI、机器人和新能源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这些科技创新正给经济注入信心与活力,后续产业进步能否打开新的需求值得期待。展望2025年债券市场,国内经济基本面弱复苏,海外需求由于关税问题可能承压,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大幅倒挂,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仍存,央行货币宽松执行过程中受到掣肘,银行间流动性偏紧可能会成为常态,债券市场波动加大。我们维持组合久期在中性水平,整体杠杆很低,预留部分流动性空间,信用债方面主要持有高等级国企债和高等级金融债,总体以获取较高安全度的票息收益为主,对于信用资质下沉策略非常谨慎。展望2025年,随着转债整体反弹,部分品种发生强赎,存续转债整体估值抬升,前期流动性冲击下被市场低估的优质转债基本得到修复,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配置盘短期超买,部分信用资质较差品种出现乐观定价,投资性价比降低,我们对此部分转债比较谨慎。后续我们仍将继续重视高YTM转债的配置机会,标的选择上以国央企和业务稳定可持续的标的为主,对于平衡型和偏股型转债,我们更多自下而上筛选,在低价券和低溢价率等方向寻找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