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瑞益C
(001636.jj ) 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13.51万
总资产规模
1.92亿
基金类型混合型成立日期2015-12-07当前净值1.5202 (2025-04-02) 基金经理孟祥娟管理费用率0.70%管托费用率0.2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4.60%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万家瑞益C(001636)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高翰昆2015-12-072018-08-152年8个月任职表现5.79%--16.34%--
孙远慧2016-03-232017-04-141年0个月任职表现10.31%--10.95%--
李文宾2017-04-142020-09-163年5个月任职表现8.30%--31.35%-5.07%
章恒2022-07-142023-08-031年0个月任职表现-3.17%---3.34%--
尹诚庸2020-09-162022-07-141年9个月任职表现4.12%--7.66%--
周潜玮2018-08-152020-09-162年1个月任职表现12.19%--27.12%-5.07%
莫敬敏2022-11-092023-06-020年6个月任职表现-0.16%---0.16%--
周慧2023-06-022024-06-111年0个月任职表现-3.98%---4.08%--
孟祥娟2023-08-15 -- 1年7个月任职表现-0.10%---0.16%--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孟祥娟--151.6孟祥娟女士:中国国籍,研究生、硕士。曾任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债券部总监和首席债券分析师等职。2023年5月入职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固定收益部总监助理、基金经理。2023年8月15日担任万家瑞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08-15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回顾市场,2024年权益全年较为波折,债市走势强劲。(1)开年至2月初,北上资金的持续外流以及国内多因素影响下流动性冲击权益市场,股市下跌,债市走牛。(2)2月5日至5月20日,在国家队资金入市、经济边际改善、海内外共振补库预期、供给端收缩带动产品涨价、地产政策持续放松等多因素的带动下,权益市场反弹,债市整体呈现震荡走势。(3)5月20日指数达到短期高点,之后在国内经济数据的疲弱、美国大选带来的贸易战担忧、美国经济数据阶段性转弱带来的衰退担忧等拖累下,权益市场下跌至9月底,债市继续震荡走强。(4) 9月24日央行宣布同时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发展;以及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全面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大宗商品及权益市场暴涨,权益市场反弹至10月8日高位,之后进入区间震荡,但结构分化较为明显,四季度整体成长表现优秀。债市在9月底至10月整体震荡调整为主,主因926政治局会议之后,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改善,股市整体强势,投资者担心经济好转、股市分流债市资金以及债市供给增加等对债市造成拖累;11月债市全面走强,11月人大会议揭晓,市场解读为刺激政策力度未超预期,此外特朗普当选总统,投资者对关税担忧增强,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落,同时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定调增强了市场做多债市的情绪,叠加跨年行情期待。12月,债市继续走强,长端表现尤为亮眼。政治局会议14年以来首次重提“适度宽松”,市场解读乐观,叠加跨年配置行情启动,10年国债收益率于12月31日首次下破1.7%。  运作方面,报告期内,本组合债券底仓部分保持着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的高流动性组合,同时严格控制底仓久期,确保固定的票息收益。预测到了9月底债市的调整,10月份配置了部分中等久期的高等级信用债。  权益方面,开年至3月,本基金维持较低仓位。3月中下旬大幅加仓了有色金属和能源板块;6月开始降低了仓位,但是由于仓位降幅不够大,导致权益市场的下跌对基金净值仍造成了明显拖累。预判了9月市场会反弹,四季度上调仓位,但整体在板块风格以及仓位调整方面仍需改进。  2024年全年收益中,权益市场对基金净值的贡献主要来自金融和周期板块,债券市场主要来自信用债。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回顾市场,三季度债券市场振幅加剧。7月至8月初,在经济整体疲弱以及风险资产下跌的背景下,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行,信用利差整体压缩;8月中上旬,央行指导大行卖债,收益率有所上行,信用利差整体仍继续压降;8月中下旬至9月23日,在经济疲弱、风险资产下跌以及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将开始宽松的背景下,债券收益率再次下行,10年国债收益率到达2.03%,30年国债收益率到达2.14%的低位;9月24日,央行宣布同时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发展;9月26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对地产、货币和股市都有明确的非常积极表述,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改善,债券收益率从9月24日开启上行,至9月29日,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收在2.25%和2.44%的高位。8月中下旬至9月底,信用利差大幅上行。三季度整体看,利率债收益率整体小幅回落,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上行,信用利差整体走阔。  三季度权益市场V型反弹。自5月20日见高点后,权益市场在7月至9月18日期间整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该期间负面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国内经济数据的疲弱,美国大选带来的贸易战担忧,美国经济数据阶段性转弱带来的衰退担忧等,大宗商品方面,非金属建材、黑色系及能源化工均呈现下跌暴跌,贵金属小幅反弹。该期间权益市场表现较好的板块是非银金融,上涨3.2%,其余行业均下跌,煤炭,美容护理,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建筑装饰和建筑材料跌幅较大。9月24日央行宣布同时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发展;以及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全面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大宗商品及权益市场暴涨。9月19日至9月30日,上证综指上涨22.8%,涨幅居前的板块是美容护理,计算机,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和房地产,涨幅在37%-42%之间。涨幅靠后的是公用事业,银行,石油石化等。  三季度可转债市场,受权益市场下跌及信用风险担忧影响,中证转债在7月初至9月18日期间整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下跌7%,9月19日开启反弹至月底,期间上涨8.1%。   运作方面,报告期内,本组合债券底仓部分保持着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的高流动性组合,同时严格控制底仓久期,确保固定的票息收益。预判9月份债券市场会有所调整,9月份部分债券到期后并未立即增加债券市场配置,9月底债市的调整对本基金的债券部分影响较小。  权益配置方面,7月和8月整体降低了权益仓位,对净值的拖累相对较小。7月收益贡献主要来自非银、医药和电子,而通信、基础化工和煤炭为主要拖累;8月收益贡献主要来自电子、非银、石油石化和公用事业,而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行业为主要拖累。虽然预判了9月市场会有所反弹,但是9月底考虑到即将来临的国庆假期,权益仓位上调不及时,而9月底以来的市场陡峭式上行大超预期。9月收益主要贡献来自非银、汽车、家电和基础化工。  展望四季度,预计风险资产整体维持偏强走势,但预计波动会加大同时上行斜率会放缓。海外重点关注美国大选和美联储降息操作。预计伴随美国大选落地,市场的不确定性会有所降低,有助于提升风险偏好,同时预计年内仍将看到美联储降息操作,有助于打开国内政策空间。国内预计政策维持宽松,同时基本面会看到边际改善。政策方面重点关注财政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同时关注房地产市场企稳的可能性。权益市场重点关注基本面有支撑的顺周期行业和部分成长板块。  债券市场预计经历短期调整之后,四季度在资金利率保持低位的背景下仍有走强空间。四季度会延续高等级信用债做底仓,同时择机做利率债波段增强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1、债券部分  回顾市场,利率债方面,一季度债券市场表现强势,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移,此外超长端表现优于长端。其中1-2月由于风险偏好收缩叠加降准后资金面宽松,各期限下行总体顺畅,直到3月10年国债收益率最低下探至2.25%后,风险偏好抬升叠加止盈诉求集中释放,市场出现显著回调,此前领涨的30年品种跌幅居前。转入二季度,债市总体延续陡峭化下行的行情,3-7年品种领涨,10年和30年品种则在供给压力、地产政策等利空影响下两度出现急跌,直到6月收益率再度突破下行,半年末时多头情绪高涨,除30年国债外,各主要期限收益率均再创年内新低。  信用债方面,上半年各评级品种收益率均是全曲线大幅下行。供给端在区域化债背景下,城投债净偿还的态势未能有效缓解,形成了实质上的“紧信用”,加剧了“资产荒”的格局;需求端由于信贷投放仍显乏力,叠加定存、非标等高息资产缩量,银行、保险等机构在配置力量只能向债券市场释放,各类仅存的高静态品种均受到追捧,超长久期的信用债也成为了弥补收益的有力抓手。  运作方面,报告期内,本组合债券底仓部分保持着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的高流动性组合,同时严格控制底仓久期,确保固定的票息收益。  2、权益部分:  回顾市场,2024年上半年市场波动较大,上证指数走势呈现倾斜倒N字型。第一阶段:开年至2月2日,市场整体下跌,拖累来自北上资金的持续外流以及国内多因素影响下的流动性冲击。该阶段表现较好的板块是能源和公用,红利占优;第二阶段:2月5日至5月20日,在资金入市、经济边际改善、海内外共振补库预期、供给端收缩带动产品涨价、地产政策持续放松等多因素的带动下,权益市场强势反弹。该阶段,材料板块涨幅最大,公用和地产板块涨幅相对落后。第三阶段,5月20日指数达到年内高点之后出现回落,到6月底,该阶段表现较好的是公用板块,市场再回到保守风格,而伴随2季度经济数据的边际转弱尤其是消费的疲弱,该阶段消费、医药板块跌幅较大,此外受6月美元指数反弹及国内外共振补库预期降温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出现高位下跌,带动材料板块在该阶段跌幅也较大。  运作方面,在上半年行情的第一阶段,该阶段本基金维持较低仓位。第二阶段,本基金从3月中下旬大幅加仓了有色金属和能源板块;第三阶段,本基金在第三阶段适当降低了仓位,但是由于仓位降幅不够大,导致权益市场的下跌对基金净值仍造成了明显拖累。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债券部分:  利率债方面,2024年一季度债券市场表现强势,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移,此外超长端表现优于长端。1月在降息预期发酵下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一度下破2.5%,创2020年4月来新低;1月下旬由于A股连续下挫,在风险偏好收缩的背景下,超长债表现尤佳;1月末十年期国债价格也出现补涨,收益率最低下探至2.41%。2月债市情绪在春节前出现波动,但春节后多头再度发力,MLF降息落空和LPR超预期下调均未对市场构成利空,随着资金面的持续宽松,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移,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最低下探至2.34%。3月初由于政府工作报告表述未超预期,各期限收益率纷纷创出年内新低,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最低下行至2.25%;随后风险偏好抬升叠加止盈诉求集中释放,市场出现显著回调,此前领涨的三十年品种价格跌幅居前;3月下半月债市情绪逐渐企稳,多空消息交织但影响只限于情绪上的扰动,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整体在上下5bp的小区间内震荡。  信用债方面,供给端在区域化债背景下,城投债净偿还的态势未能有效缓解,形成了实质上的“紧信用”,加剧了“资产荒”的格局。需求端由于信贷投放仍显乏力,叠加定存、非标等高息资产缩量,银行、保险等机构在年初的配置力量只能向债券市场释放,各类仅存的高静态品种均受到追捧,超长久期的信用债也成为了弥补收益的有力抓手。  报告期内,本基金债券底仓部分保持着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的高流动性组合,同时严格控制底仓久期,确保固定的票息收益。  展望二季度,投资者需要观察基本面回升弹性和持续性以判断此前引领市场的中长期交易逻辑是否会被短期外需回暖的边际变化所打破;此外政府债的供给压力也是债市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央行是否会在流动性上给予支持、以及发行方式是否存在非市场化的比重,均会影响投资者对超长久期利率品种的定价。在上述两大利空因素明朗之前,债券市场预计将延续3月下旬以来的窄幅震荡状态,之后再选择方向。    权益部分:  2024年一季度权益市场变动较大。一方面,年初海外美元指数反弹,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制,拖累市场投资者情绪;另一方面,1月至2月初,多重因素之下,权益市场遭遇流动性冲击,市场出现了急速的下跌。1月至2月初,本基金整体对权益市场保持谨慎,仓位维持相对低位,配置结构也整体以上游大宗,金融为主,另持有部分交运、TMT个股。2月5日权益市场触底反弹,但反弹一段时间后即进入了缩量反弹,出于对风险的担忧,2月仓位整体中性。  进入3月权益市场整体呈现横盘震荡,3月中下旬市场出现回调,考虑到经济基本面企稳迹象越加明显,同时市场悲观预期有所修复,在3月下旬提升了本基金的仓位,持仓板块集中在能源、材料、制造、公用和银行等板块,高股息板块做底仓,制造及其他板块波段操作增加业绩弹性。  展望二季度,预计国内基本面整体无较大的下行压力,但是需要注意的风险:一个是美联储降息时点的延后,以及美元持续强势对国内权益市场的压制;二是当前市场对经济乐观预期上修,但二季度要谨防基本面的预期差。二季度预计权益市场结构性行情为主,基金配置仍将以高股息个股为底仓,同时会择机增加弹性个股,波段增强。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预计全年股债的波动率都将大幅提升,因此把握好节奏很重要。  海外看,对国内资产走势影响较大的预计集中在特朗普上台后关税及其他相关政策的落地情况、美联储降息节奏及偏鹰偏鸽预期的波动。整体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呈现软着陆,通胀整体继续震荡回落,美联储延续降息操作。在不考虑极端加征关税的情况下,2025年我国出口表现略弱于2024年但不存在失速风险。  国内看,预计货币和财政政策将继续呈现双宽松格局,重点关注财政政策在稳增长扩内需方面的操作。预计2025年经济呈现小幅改善,内需是重点关注领域。  预计2025年权益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偏强、波动较大同时结构分化的格局,重点关注红利、内需尤其供需有改善的板块,同时关注成长的波段机会。    债券市场已经经历了4年牛市,收益率也到达了历史低位,虽然2025年经济会小幅改善,但只要资金面维持宽松,债市预计会出现调整但不会出现大熊市,2025年会延续高等级信用债做底仓,同时择机增配长端利率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