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红利优享混合A
(005833.jj ) 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7,951.00
总资产规模
24.06亿
基金类型混合型成立日期2018-12-25当前净值1.0022 (2025-04-02) 基金经理尤宏业管理费用率0.6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67.68% (2024-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4.36%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工银红利优享混合A(005833)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郝康2018-12-252020-04-081年3个月任职表现-2.30%---2.95%--
孙裕文2020-01-092020-12-210年11个月任职表现10.35%--10.35%--
单文2020-12-212023-02-282年2个月任职表现-6.17%---13.00%-22.32%
孔令兵2020-12-072022-01-131年1个月任职表现13.26%--14.67%--
尤宏业2023-02-28 -- 2年1个月任职表现8.88%--19.52%--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尤宏业养老金投资中心投资部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本基金的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兼任投资经理162.1尤宏业:男,曾任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安信证券农业分析师/高级宏观分析师;2015年加入工银瑞信,现任养老金投资中心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兼任投资经理。2023-02-28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欧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均呈现回落态势,货币政策进入宽松周期。欧美连续降息后,四季度全球经济环比温和修复,主要经济体中除欧元区外均出现改善态势。  2024年国内经济呈现“U型”走势。一季度GDP增速较高,二、三季度有所放缓,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的接续发力,四季度以来增长动能逐渐企稳。外需方面,海外经济景气温和回落与补库存接近尾声,出口较2023年回落但韧性仍强。内需方面,“以旧换新”政策红利带动耐用消费品零售明显增长,宽松政策支持下房地产销售呈现企稳迹象,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制造业投资维持高位。  2024年A股市场一波三折,一季度明显反弹、二三季度持续回调后,9月底以来大幅上涨,截至12月31日,上证综指、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年内均实现正收益。从市场风格看,全年A股市场风格整体偏向价值板块,银行、非银金融、家电等行业涨幅居前。  本基金主要投资于有红利属性的基础设施类公司。2024年本基金超配了电力及公用事业等公司,也超配了港股相关的行业公司,并且积极做了一些再平衡操作。2024年A股的小市值公司股价波动较大,本基金抓住了一些小市值公用事业公司的投资机会,获得了一定的超额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海外方面,三季度海外经济增长动能延续走弱,但韧性仍然较强,通胀压力缓解以及增长动能放缓背景下,海外流动性边际宽松。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这是美联储2022年3月启动本轮紧缩周期以来首次降息。我们认为美国经济或将实现软着陆,不过考虑到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的滞后性,预计接下来3-6个月海外市场或仍将在增长放缓与货币宽松交易之间波动切换。  国内方面,三季度经济增长动能仍然偏弱,中采PMI指数处于荣枯线以下。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此次会议召开时间、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后续政策部署均超出市场预期。整体上看,政治局会议表态对市场信心修复有积极意义。伴随后续稳增长政策落地,经济有望逐渐企稳。  市场表现方面,三季度市场先抑后扬,9月政治局会议后宽基指数快速反弹并创出年内新高。指数层面,三季度创业板指数、科创50、沪深300、上证综指涨幅分别为29.2%、22.5%、16.1%、12.4%。行业层面,中信一级行业中非银金融、综合金融、房地产行业领涨,石油石化、煤炭、公用事业等行业表现落后。风格层面,三季度前期大盘价值风格相对占优,9月政治局会议后风格转向大盘成长。  本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为红利类基础设施行业,包括电力、机场、公路、铁路、港口、通信运营商、水、燃气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有类公用事业的属性,具有盈利相对稳定的特征,并且在当下估值相对偏低,分红收益率较高。  本基金通过主动投资的方式来投资基础设施行业,但其中的子行业和个股有一定的分散度。我们会动态地从长期价值评估的角度来调整个股和行业的配置情况。此外,本基金通过港股通较大比例地投资港股的基础设施行业。因为港股此类公司的估值显著更低,更具性价比。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组合持仓港股接近股票部分的一半。  不少基础设施行业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而周期低谷往往对应着较低的市净率估值和可能不错的长期回报。我们看好相对更为低估和被市场忽视的个股品种。基础设施行业因为公司运营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同质性,相对于运营质量,估值是否便宜在中期可能是影响投资回报更为重要的指标。   结合估值安全边际和行业周期性的前景,我们相对看好A股和港股的绿电,城燃,固废和省级电力公司等。另外,我们也少量配置交运行业的铁路、机场和港口等。8月份随着红利类公司的普遍回调,我们调整了部分持仓结构,更加集中于以上看好的行业和公司。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上半年经济和市场处在筑底阶段。债券收益率出现了显著的下降。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仍然存在压力。市场表现比较偏向红利类风格股票。银行、电力、石油石化等板块表现较好,而成长和消费板块表现较差。  本基金主要投资于有红利属性的基础设施行业,其中电力和公用事业的持仓占比较高,所以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  上半年港股表现要好于A股,表现较好的子板块主要是港股的高股息板块。本基金持有较多的港股基础设施股票,上半年的超额收益更多来自于港股。此外A股的基础设施的龙头公司也有相对稳健的表现。这些因素使得本基金的表现相对较好。  本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为红利类基础设施行业,包括电力、机场、公路、铁路、港口、通信运营商、水、燃气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有类公用事业的属性,具有盈利相对稳定的特征,并且在当下估值相对偏低,分红收益率较高。  本基金通过主动投资的方式来配置红利类基础设施行业,但其中的子行业和个股有一定的分散度。我们会动态地从长期价值评估的角度来调整个股和行业的配置情况。此外,本基金通过港股通较大比例地投资港股的基础设施行业。因为港股此类公司的估值显著更低,更具性价比。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组合持仓港股接近股票部分的一半。  组合配置电力板块大致要占到股票仓位的一半左右。主要是电力板块市值占基础设施行业总市值的比重较高。其次电力行业面临市场化改革和脱碳的系统性变化,这使得板块机会可能更多。此外,组合配置较多的是燃气和交运板块。  上半年在电力板块中,A股市场的火电、水电和核电整体表现都较好。但绿电表现相对较差。因为A股绿电公司相对港股的估值显著更高,并且绿电阶段性受消纳压力的困扰。而港股绿电相关公司的估值显著更低,上半年港股绿电公司也有一定的上涨。  其他板块中高速公路的表现较好,港口、铁路板块都有一定的上涨。但燃气、机场等子行业表现较弱。燃气和机场受需求影响,基本面仍然欠佳,并且相关公司的分红收益率不高。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因为经济预期波动和交易层面的因素,股票市场经历了剧烈的波动。但在陆续出台的市场和经济支持性政策的影响下,市场逐步企稳和回暖。今年以来红利指数的相对收益较为显著,本基金因为主要投资于有红利属性的基础设施行业也获得了超额收益。  表现较好的子板块主要是火电,主要受容量电价政策实施和煤价下跌的正面影响。水电、核电、高速公路和通信运营商等具有稳健和高分红特点的行业也表现良好。  表现较差的子板块仍然是绿电、燃气、机场和铁路等。绿电主要受过去两年装机高增长带来的消纳压力的困扰。燃气的接驳收入和工商业需求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要较电力更大一些。机场除了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也持续受免税渠道分流的长期影响。铁路受商务出行波动的影响更大,顺周期色彩也较公路更强。  本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为基础设施行业,包括电力、机场、公路、铁路、港口、通信运营商、水、燃气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有类公用事业的属性,具有盈利稳定的特征,并且在当下估值相对偏低,分红收益率较高。  本基金通过主动投资的方式来配置基础设施行业,但其中的子行业和个股有一定的分散度。我们会动态地从长期价值评估的角度来调整个股和行业的配置情况。此外,本基金通过港股通较大比例地投资港股的基础设施行业。因为港股此类公司的估值显著更低,更具性价比。截至2024年一季度度末,组合持仓港股接近股票部分的一半。  一季度本基金主要操作是逐步减持完了大水电、核电、通信运营商和高速公路股票。我们认为这些行业股票的估值已经修复至合理区间,性价比可能不如其他子行业和公司。增持了二线区域性电力公司。相比龙头公司,部分区域性公司的市场关注度不高,估值偏低。但区域电力公司也会受益于行业系统性的变化,其中有一些值得挖掘的机会。  此外,我们也减持了部分机场股。机场免税渠道受分流的影响可能是偏长期的。免税业务恢复的不确定性仍然是偏高的。对于客单价较低仍然有增长空间和隐含估值较低的机场股我们仍然会继续持有。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海外经济方面,2025年海外经济增长动能或将进一步趋弱但韧性仍强。美国通胀可能存在上行风险,美联储降息大概率进入观察期。  国内经济方面,2025年国内经济增长有望逐渐企稳。外需不确定性加大,扩内需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为对冲国内经济周期性下行压力及应对外需不确定性风险,政策将进一步扩大内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有望更加积极。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国内经济动能预计将持续恢复。  2025年对外贸易表现和国内财政政策是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预计市场呈现震荡格局,波动可能加大,存在结构性机会。国内政策方向将持续积极,经济数据维持平稳,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但海外环境不确定性仍大,可能对市场造成阶段性扰动。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已经历较长时间调整,部分行业产能、库存逐渐出清,需求端下行压力逐渐缓解,相关行业及板块存在投资机会。  本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为红利类基础设施行业,包括电力、机场、公路、铁路、港口、通信运营商、水、燃气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有类公用事业的属性,具有盈利相对稳定的特征,并且在当下估值相对偏低,分红收益率较高。本基金持仓的子行业和个股有一定的分散度。我们会动态地从长期价值评估的角度来调整个股和行业的配置情况。  此外,本基金通过港股通较大比例地投资港股的相关行业。因为港股此类公司的估值显著更低,更具性价比。截至2024年年末,组合持仓港股接近股票部分的一半。  基于产业周期逆向布局和估值安全边际的思路,本基金未来重点关注港股绿电、固废环保、城燃、交运基础设施及部分有特色的省级电力公司。  港股绿电公司的市盈率估值大致只有5-7倍左右。绿电阶段性遇到了消纳问题,并且绿色价值仍然未能足够的体现到电价中。但我们认为绿电仍然是电力系统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未来的消纳和绿色价值都会有所改善。绿电龙头以风电为主,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和资源属性。我们也投资了一些港股综合性电力公司,这些公司盈利也逐步以绿电为主。此外,我们还配置了部分A股省级电力公司,省级公司的资源禀赋有一定特色。我们认为市场目前对未来的电力过剩有一定的过度担心,其中仍然会有不少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固废环保行业的估值整体不高,资本开支在系统性下降,现金流逐步好转。我们认为其商业模式较为稳健,估值不高,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此外,我们也长期看好城市燃气的投资机会。燃气相对电力有更为稳健的商业模式,同业竞争的影响偏小。但受顺价不畅,接驳收入下降和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燃气估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我们认为随着顺价政策推进和经济逐步企稳,城燃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