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混合
(007497.jj)中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9-07-16
总资产规模
17.77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8241基金经理吴承根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307.69%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2.70%
备注 (2):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混合(007497)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丘栋荣2019-07-162024-07-195年0个月任职表现13.76%--90.75%11.66%
吴承根2020-06-03 -- 4年1个月任职表现10.67%--52.21%11.66%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吴承根本基金的基金经理;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基金经理124.1吴承根:男,2012年11月起从事证券投资管理相关工作,曾任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信托助理、初级信托经理、信托经理、投资经理职务等。2019年1月加入中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2020年6月3日担任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06-03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二季度中国经济继续慢修复。第一,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政策非刺激、弱杠杆、结构扩张的特征较显著,暂无法提振短期经济;第二,需求端内弱外强,外部需求受益于全球制造业周期向上,而化债和地产调整持续,地方政府、居民、企业部门均偏谨慎;第三,中美名义增速差收窄慢,强美元和高中美利差对人民币汇率、资产等压制大。总体看,中国经济偏底部震荡,从政策、供需改善、产业竞争力、风险出清等中观或微观角度仍可挖掘积极因素,降低人云亦云和线性外推的风险。二季度权益市场震荡后下行,债券延续强趋势、长久期、低利差特征,10年国债新低至2.21%,中证800股权风险溢价至1.1倍标准差,处于历史90%分位。上市公司分红率正不断提升,季末中证800股息率上升至3.0%以上,息债比处于历史100%分位。权益资产隐含回报水平高,对应着战略性的机会,应积极配置权益资产。在转型、债务、地缘等充满挑战的背景下,经济或市场非稳态,权益资产表现更为分化,几年之前略显鸡肋的红利资产是今日的“明珠”,风浪中大船更如磐石而扁舟飘摇不定。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化解风险是重要的宏观背景,当下普遍看重确定性,而保持在场且敢于想象的难度颇高。基于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正确承担风险并挖掘有超额回报的投资机会是持续的工作。1、 权益资产处于系统性、战略性的配置位置。(1)权益资产调整时间长和幅度足够大,估值水平低而风险补偿高,跨期投资风险低,具有很强的右偏分布特征,是最值得承担风险的大类资产。(2)转型和改革期,经济基本面加减短期难以形成合力,离循环顺畅、供需再平衡仍有距离,但既看到地产、地方债风险确在化解,更要看到查缺补漏后的融合发展、产业竞争力、跨国布局、企业调整等的中微观的进展。2、 进一步是重视结构和估值,积极筛选高预期回报的公司。我们对于市场基本面的描述与大部分投资者没有显著的分歧,但更偏好满足“供要紧、需可靠、估值低、盈利高增长或高弹性”特征的公司。对估值的思考让我们愿意在这样的基本面底色下对于权益资产更为乐观,普遍的低估值让我们有机会找到足够多风险收益特征右偏的投资机会构建组合。3、 高股息策略长期回报偏贝塔,且并非低风险策略,投资更重要是基本面和定价。我们对于市场看重上市公司股东回报的底层逻辑并不排斥,但高股息策略在趋势中被投资者不断强化和线性交易,标杆公司的性价比持续下降。我们的思路是从周期、成长、资本供给或创新等可能性出发,寻找预期回报率足够的、潜在高股息标的。本基金后市投资思路上,我们将结合权益资产的风险溢价水平,为持有人做好资产配置、风格配置和风险管理。我们坚持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通过精选基本面良好、盈利增长积极、价值被低估的个股,构建高预期回报的投资组合,力争获得可持续的超额收益。本基金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包括:1、供给端收缩或刚性,具有较高成长性或盈利弹性的价值股,主要行业包括房地产、银行,基本金属、贵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等。(1)房地产、银行等。其中房地产,1)政策积极转向激发有效需求,先量后价,先二手再新房。购房者首付、利率等调整,负担降至历史较低水平,加上房价大幅度调整,一线二手房的成交量已较大幅度回升,价量变化将加速新房需求触底。2)市场调整充分,优质供给收缩更快。住宅近一年销售面积跌破8.5亿平米,自高点跌幅超过50%,量的角度相比其他国家同期倍速下行。而住宅近一年新开工面积跌破6.2亿平米,自高点跌幅超过63%,随着库存消耗和新开工萎缩更快,未来优质供给缺口的概率继续上升,有利于消除房企存量资产的价格压力和提升头部优质房企市占率逻辑的兑现。3)头部优质房企在地产回归消费属性过程中再出发,据优势区位,供有竞争力的房子,有望在估值水平极低的起点上,实现较高的回报预期。金融板块中的银行,1)市场对银行板块贝塔配置,意图上防守大于进攻。2024年一季度银行净息差降至1.54%,几无进一步压缩空间。但不同银行息差压力各不相同,弱化经营质量与成长性的判断,导致板块中优质银行的估值相对绝对位置双低,选择变得更容易。2)优秀银行经营效率高,仍具备成长性和质量的双重亮点,一方面从区位、业务类型、子公司展业等不同维度具备超越同行的成长性;另一方面从专业服务、业务时机、精准定价、风险管理等细节能力获得更合意的经营结果,形成了具备韧性的资产质量,有望延续上佳的经营业绩,具备很好的回报潜力。(2)基本金属、贵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1)中期供给端约束刚性,基本金属总体呈现出低产能弹性、产能不稳定、全球性低库存的特征,导致价格中枢继续抬升,尤其部分小金属价格敏感。2)历经国内需求考验,海外产能及补库需求补充,新兴领域需求扩散,需求持续有增长。3) 部分公司存量资产价值高且仍有较好的量增预期,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和潜在分红能力,估值定价仍较低,对应的预期回报水平较高。2、需求增长有空间、供给端已经出清或者即将出清,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性价比公司,主要行业包括医药制造、农林牧渔、电子、基础化工、电力设备与新能源、传媒、计算机等。(1)基于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长期空间大且当下刚性的需求环节。如医药制造业,1)我国深度老龄化正加速,存在大量待满足的医疗需求,中长期治疗属性确切的产品放量可期。2)政策转向鼓励医药创新,国内企业的产品力、创新力、竞争力都显著提升,对内很多细分领域进入快速国产替代阶段,对外国产龙头公司正向海外投射优质产品。3)医药估值水平处于过去20年的低位,而产业资金则是积极的,国内有强强联合的并购,海外并购资金则瞄上了中国部分创新药突出的竞争力和低定价。(2)国内需求相对稳定,但供给制约程度更高的细分行业。如动物蛋白板块,1)需求风险在去年有较充分的释放,今年需求相对稳定。2)更为关键的是供给端,行业持续亏损引发产能大幅去化已确定,叠加近端负面扰动层出不穷,猪粮比正处于回升期,产品价格已进入右侧。3)部分龙头公司的在产量处于高位,成本优势最为显著,将最大程度受益于价格的上行期和持续期,有望充分展现高盈利弹性。(3)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公司,挖掘高性价比公司仍大有可为。如基础化工、锂电板块中,竞争格局清晰,具备全球竞争力,成本、技术优势领先的高端制造细分龙头。(4)电子、传媒、计算机等偏成长行业,有机会挖掘到低风险、低估值、且高成长性的标的。如打印机、游戏、政务IT等龙头公司。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一季度,国内经济修复是分层和渐进的,之前宏观层面关注的三个方面正在兑现。第一,中国工业制造竞争力愈发强劲,全球制造业周期、库存周期和产能构建周期正回升,尤其是非美经济体有弹性与需求空间,中国经济将持续受益。第二,政策托底且偏结构,财政适度加力,风险点有序化解,供需矛盾有所改善。第三,风险继续出清,资产负债表略有修复,新质生产力引领,消费、投资信心缓慢恢复。一季度市场波动急剧放大,股跌债涨,中证800指数PE因盈利下行有小幅上升,10年期国债新低至2.29%,中证800股权风险溢价至1.1倍标准差。从股息率角度看,中证800股息率高于2.7%,比较看30年国债则下行至2.46%的新低,息债比处于历史100%分位。权益资产隐含回报水平高,对应着战略性的机会,应积极配置权益资产。在转型、债务、地缘等充满挑战的背景下,经济或市场非稳态,当前的权益资产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悲观因素以更高风险溢价补偿体现。而国家、企业、个人均在持续调整以适应变化或占得先机,混乱中寻找秩序,重要的是有效分配敞口以正确承担风险,通过持续挖掘投资机会获取超额回报。基于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我们认为结论是清晰、递进的:1、 权益资产是系统性、战略性的配置位置。(1)回望来时路,经济基本面和风险层面减法加法已做多年,地产、地方债务风险经多年减法影响权重降低;生产力提升、突破卡脖子的加法正持续推进,部分领域取得成效;贸易、产能、资源等布局日益面向全球以提高安全阈值。(2)权益资产调整时间长和幅度足够大,估值水平低而风险补偿高,跨期投资风险低,具有很强的右偏分布特征,是最值得承担风险的大类资产。2、 进一步是重视结构,更偏好满足“供要紧、需向新、估值低、盈利高增长或高弹性”特征的公司。普遍的低估值,机会分布广泛,投资于下一阶段基本面持续改善,盈利能力有望实现高增长和高弹性的公司。同时那些过去看似是梦想和故事,而今初露峥嵘且具有远大前景的成长股更值得重视。3、 高股息策略长期回报偏贝塔,且并非低风险策略,投资更重要是基本面和定价。高股息策略获取高的回报大概率来自于其他因子的叠加,但投资者喜欢不断强化成功策略,偏好线性交易,而忽视实质风险的不断累积,如周期、成长、资本供给或创新等可能性均会挑战高股息的稳定性。本基金后市投资思路上,我们将结合权益资产的风险溢价水平,为持有人做好资产配置、风格配置和风险管理。我们坚持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通过精选基本面良好、盈利增长积极、价值被低估的个股,构建高预期回报的投资组合,力争获得可持续的超额收益。具体而言,决定资本回报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需求,而是供给,以及由供给结构决定的竞争格局,无论是传统行业的供给硬约束还是新兴科技的供给创造需求,我们希望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1)供给收缩,格局持续优化,更好情况是供给引领需求; 2)需求风险释放充分或空间广阔,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快速增长或持续高增长;3)个股基本面风险释放,格局趋向明朗,竞争优势突出,具有两高特征(盈利的高增长性和高弹性)的优质公司。本基金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包括:1、需求增长空间大、供给有竞争优势的高性价比公司,主要行业包括医药制造、电子、基础化工、国防军工、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基础化工、农林牧渔等。(1)基于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能够发掘一些需求确定的细分领域。如医药制造业。 (2)由传统到新兴领域的需求崛起,电子、国防军工等偏成长行业的部分成长股。如电子行业,1)基于AI+的新产品供应有望引领需求。传统智能手机、PC等量的增长有瓶颈,但进入AI时代后以新替旧,终端品牌商陆续推出AI+新机,如AI手机、AIPC、XR等,包含更多样的交互、更丰富的生态内容,将激发新一轮的换机潮。创新周期的到来,产品爆发并取得成功的概率很高。2)国内相关产业链布局完整,是重要的参与方。国内公司过去为科技巨头的代工、研发等,如今不断向高附加值的环节延伸,从上游设备、材料到中游制造再到下游终端市场,国内产业链布局完整。而且某些核心环节由国内公司占据主导位置,从中能挖掘到一些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3)估值水平较低,预期不充分,高性价比标的较多。电子行业总量增长有压力,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多,导致很多公司估值水平降至低位,而对于未来有爆发力的业务并未充分定价。因此,有机会挖掘到低风险、低估值、且高成长性的标的。(3)行业持续亏损引发产能大幅去化,动物蛋白部分公司具有高成长性和盈利高弹性。(4)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公司,挖掘高性价比公司仍大有可为。如我国工业自动化和仪器仪表等为代表的制造环节渗透率提高、价值量提升。再如锂电、汽车板块中,竞争格局走向清晰,具备全球竞争力成本、技术优势领先的高端制造细分龙头。2、供给端收缩或刚性,具有较高成长性或盈利弹性的价值股,主要行业包括房地产、银行,基本金属、贵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能源运输公司等。(1)房地产、银行等。其中房地产,1)量至底而价寻底。房地产的出清速度极快,住宅近一年销售面积跌破9.1亿平米,自高点跌幅超过47%;住宅近一年新开工面积跌破6.6亿平米,自高点跌幅超过61%。新房销量已接近自然需求底部,房价跌幅大但未演化成金融风险。2)政策转向激发有效需求,未来优质供给有缺口,房地产是有巨大经济价值的行业,仅剩的头部优质房企保持韧性,市占率逻辑有望兑现。3)优质房企估值水平极低,定价包含了房价较大跌幅的考量,优质房企的投资回报潜力大。金融板块中的银行,1)估值定价被长期因素极端压制,尤其板块中历史基本面最优的银行的估值相对绝对位置双低,选择变得更容易。2)银行业务相似但竞争力不同质,优秀银行的竞争优势具备特异性和延续性,从客户服务、存款获取、精准定价、风险管理等细节能力获得更合意的经营结果,形成了具备韧性的资产质量和较强的内生成长性,具备很好的回报潜力。(2)基本金属、贵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1)供给端刚性导致基本金属价格中枢抬升,价格敏感。基本金属总体呈现出的低产能弹性、低库存、相对低价格的三低特征,有利存量资产价值,内外需求共振,价格已展现弹性。2)国内政策发力带来需求修复,新能源领域弥补需求缺口,海外工业产能构建和库存回补,需求有弹性。3)部分公司估值定价仍较低,对应的预期回报水平较高。(3)能源运输公司,1)供给受限明确,运输船队老化,新造船成本急剧上升,未来几年供给缩量确定性高。2)石油运输需求预计稳中有升,地缘意外冲击不时发生,运距拉长具有持续性。3)运价中枢持续上升,盈利高弹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疫情放开后,预期的反转之年变成了现实的过渡之年。政策定力强,聚焦中长期高质量发展,而经济正循环未起,结构上供强需弱,就业、资产、价格等表现较差。因内外压力和长期叙事的影响,权益主要宽基指数继续下跌,市场表现是结构性的。行业层面,哑铃策略两端的高分红资源股和AI引领科技股表现较好,地产、制造业等行业表现较差。市场风格,偏向非机构持仓和小微盘股,机构偏好的成长股则显著跑输。10年国债全年趋近单边下行,年底收于2.56%。可转债体现防守属性,但转股溢价率水平持续处于高位。股跌债涨,权益资产估值水平新低,中证800股权风险溢价进一步上升至年末的1.25倍标准差,股息率与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比值处于历史100%分位。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非传统因素影响加重,权益投资挑战更大。市场长时间和较深幅度的下跌,股票估值普遍处于历史最低位,权益资产隐含回报水平高,对应着战略性的机会,并且机会分布广泛,因此本基金产品持续超配权益。在此位置上,重要的是有效分配敞口以正确承担风险,通过持续挖掘投资机会获取超额回报。因此,2023年本基金基于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从资产配置、行业配置和个股组合等多方面构建高性价比投资组合。1、基于股权风险溢价的资产配置策略,权益资产的风险补偿水平持续保持高位,积极超配权益仓位。2、从行业和个股层面持续优化组合,自下而上积极配置低风险、低估值、持续成长的公司,同时行业风险和风格风险相对分散。本基金重点配置了医药制造、有色金属、房地产、汽车、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农林牧渔、计算机、基础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相关个股。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市场整体的回落和低迷,幅度大且时间长,股价层面的出清是肉眼可见的,估值表征了很高的隐含回报,从投资维度看恰是机会分布广泛的阶段,尤其是部分具有远大前景的成长股的估值起点接近2018年底的水平,且不少方向初露峥嵘,不能简单地归为梦想和故事,值得研究与前瞻布局。首先,从基本面上看,经年多重压力层叠,很多公司仍不舍昼夜的努力打磨核心竞争力,积极卡位于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等方面,其孕育的技术和产品正处于爆发中,如智能驾驶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显山露水,创新药及器械等新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梦想”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在产业和产品层面触手可及。其次,从投资上,这些幸存下来的“新”公司,其对应的是蓬勃的“新”需求,能见度提高意味着风险是降低的,存活率和成长性大幅度提高。在市场底部迎新去旧,为“新”定价并积极承担风险,待中流击水到轻舟过万重山,有望拥抱最好的时候。最后,估值定价角度看,这些“新”公司现阶段非常契合低估值价值投资的要求,公司风险不断降低、业务持续甚至快速增长、盈利具有高增长性和高弹性的概率。市场整体低预期、交易低拥挤,当前买入位置的估值水平较低,有机会构建高预期回报的投资组合。因此,我们更积极配置优质成长股,更关注企业的基本面持续改善,盈利能力的高增长性和高弹性,甚至可以去买一些“故事”和“梦想”。2023年三季度,国内经济有修复,但中长期因素映射仍在持续,内外压差大,外资持续流出,市场趋向低迷。海外主要是美国经济内部继续分化,阶段性经济风险可控,持续高利率将抑制经济及通胀,保持对非线性风险的关注。宏观层面的变化主要关注三个方面:1)经济基本面过渡至企稳回升,防控放开后经济脉冲,但并未至正向循环,经过较长期的回落,经济显露出底部企稳特征;2)政治局会议释放积极信号,致力于稳定经济增长,后续的国内政策节奏快且上强度,有望提升经济动能;3)海外高利率风险释放充分。美联储加息至绝对高位,进一步加息概率低,一旦基本面风险开始暴露,多重压力逆转后有助于信心恢复和风险资产表现。从估值上看,A股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10年国债先下后上至2.67%的低位,中证800股权风险溢价上升至0.88倍标准差水平,息债比则处于历史99%分位,权益资产隐含回报水平高。政策转变,有望推动经济逐步改善,企业盈利预期见底,对权益市场保持积极。本基金后市投资思路上,我们将结合权益资产的风险溢价水平,为持有人做好资产配置、风格配置和风险管理。我们坚持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通过精选基本面良好、盈利增长积极、价值被低估的个股,构建高预期回报的投资组合,力争获得可持续的超额收益。具体而言,具体而言,我们希望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1)需求空间广阔,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快速增长或持续高增长;2)产业或政策影响优化供给格局,更理想情况是供给引领需求;3)具有两高特征(盈利的高增长性和高弹性)的优质公司。本基金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包括:1、需求增长有空间、供给有竞争优势的高性价比公司,主要行业包括医药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电气设备与新能源、计算机、汽车零部件、电子、农林牧渔等。(1)基于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能够发掘一些需求确定的细分领域。如医药制造业,1)疫情防控调整至今,医院的诊疗秩序恢复较好,手术相关药品、耗材快速增长;2)医疗反腐短期有压力,但亦压低医药整体估值,中长期看则有利于治疗属性确切的产品放量,产业的资源配置会更加合理高效;3)而更值得关注的医药创新领域,近十年以来国内企业从产品力到创新力都得到全面提升,很多细分领域进入快速进口替代阶段,在医保谈判、仿制药带量采购、DRG/DIP等政策的推动下,国产替代正在加速,确实看到有一些细分领域国内企业正在引领创新升级。(2)计算机、电子等偏成长行业的部分成长股。三季度TMT板块深度回调,但市场显露出多方向的投资机会。1)消费电子与半导体越来越接近周期底部,我们看好消费电子一些底部反转并且已经实现新赛道卡位的行业领军标的,以及半导体的一些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如以MR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创新周期,有望在科技巨头的推动下迎来新一轮浪潮;2)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从0到1,即将在2024年迎来批量发射组网的元年,里面充满了投资机会;3)AI行业持续进展,我们看好部分深度参与全球AI产业链的核心公司,其利润的释放有望超出市场预期;4)部分短期基本面差但竞争格局优化的软件公司,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3)需求空间广阔,格局清晰,成本、技术优势领先的高端制造细分龙头。如锂电、汽车板块,前期对于竞争格局、上游价格风险的担忧带来股价压力,这些公司盈利和估值回落之后,风险充分释放。展望未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对国产品牌和国产供应链影响的深化,高阶辅助驾驶临近产业爆发点,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将持续提升,相关整车、零部件、锂电都将因此受益。(4)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公司,挖掘高性价比公司仍大有可为。如我国工业自动化和仪器仪表等为代表的制造环节渗透率提高、价值量提升。2、供给端收缩或刚性,但仍有较高成长性的价值股,主要行业包括基本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和能源运输公司,大盘价值股中的地产、非银行金融等。(1)基本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1)供给端刚性导致价格底部坚实,价格敏感。基本金属总体呈现出的低产能弹性、低库存、相对低价格的三低特征,有利存量资产价值,一旦需求好转则价格具有弹性;2)内生需求修复,海外再工业化,需求仍有弹性。3)估值定价处于历史低位,对应的预期回报率较高。(2)能源运输公司,1)供给受限明确,运输船队老化,未来几年供给明显缩量;2)石油运输需求预计稳中有升,运距拉长仍在持续发生;3)盈利高弹性。(3)大盘价值股中的地产、非银行金融等。其中地产,1)房地产政策显著放开,需求逐步恢复,非全面性修复在结构上仍确定性利好头部的优质房企,这些企业仍有显著的增长;2)销售端慢热和拿地谨慎,表征房企坚守回报的要求,新开工数据隐含未来新房供应不足问题,有利于头部企业的优质供给;3)房地产行业几乎被投资者抛弃,估值水平极低,优质房企具有高回报潜力。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传统债务模式和全球化模式均受到挑战,适应、韧性、突破是不同维度的阿尔法,国家、企业、个人均会持续调整以尽可能达到更好的状态。虽然市场被诸多线性外推的长期叙事笼罩,但化解地产、地方债务风险的减法已启动多年,实际风险正在消解;而生产力提升、突破卡脖子的加法正持续推进,可复用的研发、技术,更灵活的产能布局、营销模式等,未来仍有机会再入佳境并走向全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应该更客观、理性、能动地看待这一切的变化,也更应在当前熊市底部,积极关注那些率先走出低谷的行业和公司,敏锐地捕捉那些未来的美好。展望2024年,内外不确定预期有部分落定,内部供需修正和外部压力缓释的概率更高,宏观层面主要关注三个方面:1、财政的可靠性提升,供需矛盾消退,适度通胀回归,则经济有望从企稳到增长;2、货币工具启动、降息周期开启和重点风险一定程度出清后,经济常态转至正向循环,消费、投资信心将有明显恢复;3、美国加息周期结束,库存转向回补,产能构建兴起,全球制造业周期有望迎来回升,中国经济将受益于此。2024年前两个月,市场波动急剧放大,A股诸多指数和个股估值和定价都创了新低。2月末,中证800静态的PE应盈利下行有小幅上升,但10年期国债屡次新低至2.34%,中证800的风险溢价仍维持年初的位置。而从股息率角度看,中证800股息率高于2.7%,比较看30年国债更下行至2.46%的新低,息债比处于历史100%分位。我们并不静态地比较这些,但估值和定价的新低,表征风险偏好是极端低的,而恰恰此时积极配置,正确地承担风险有望获得更多的风险补偿。基于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我们认为结论是清晰、递进的:1、权益资产是系统性、战略性的配置位置。权益资产估值至历史最低位,跨期投资风险低,隐含回报是极高的。山重水复非无路,柳暗终会再花明,权益资产此时具有很强的右偏分布特征,是最值得承担风险的大类资产。2、进一步是配置那些更有未来的行业和个股。普遍的低估值,机会分布广泛,关键在投资于下一阶段基本面持续改善,盈利能力有望实现高增长和高弹性的公司。因此,相比以往,当前在投资上更偏好满足“供要紧、需向新、估值低、盈利高增长或高弹性”特征的公司,尤其是那些过去看似是梦想和故事,而今初露峥嵘且具有远大前景的成长股。因此,我们积极配置权益资产,尤其是优质成长股,更关注企业的基本面持续改善,盈利能力的高增长性和高弹性,甚至买入一些“故事”和“梦想”。本基金后市投资思路上,我们将结合权益资产的风险溢价水平,为持有人做好资产配置、风格配置和风险管理。我们坚持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通过精选基本面良好、盈利增长积极、价值被低估的个股,构建高预期回报的投资组合,力争获得可持续的超额收益。具体而言,决定资本回报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需求,而是供给,以及由供给结构决定的竞争格局,从传统行业的供给硬约束还是新兴科技的供给创造需求,我们希望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1)供给收缩,格局持续优化,更好情况是供给引领需求; 2)需求风险释放充分或空间广阔,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快速增长或持续高增长;3)个股基本面风险释放,格局趋向明朗,竞争优势突出,具有两高特征(盈利的高增长性和高弹性)的优质公司。本基金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包括:1、需求增长空间大、供给有竞争优势的高性价比公司,主要行业包括医药制造、电子、国防军工、机械、计算机、电气设备与新能源、农林牧渔等。(1)基于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能够发掘一些需求确定的细分领域。如医药制造业。 (2)由传统到新兴领域的需求崛起,电子、国防军工等偏成长行业的部分成长股。如电子行业,1)基于AI+的新产品供应有望引领需求。传统智能手机、PC等量的增长有瓶颈,但进入AI时代后以新替旧,终端品牌商陆续推出AI+新机,如AI手机、AIPC、XR等,包含更多样的交互、更丰富的生态内容,将激发新一轮的换机潮。创新周期的到来,产品爆发并取得成功的概率很高。2)国内相关产业链布局完整,是重要的参与方。国内公司过去为科技巨头的代工、研发等,如今不断向高附加值的环节延伸,从上游设备材料到中游制造再到下游终端市场,国内产业链布局完整。而且某些核心环节由国内公司占据主导位置,从中能挖掘到一些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3)估值水平较低,预期不充分,高性价比标的较多。电子行业总量增长有压力,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多,导致很多公司估值水平降至低位,而对于未来有爆发力的业务并未充分定价。因此,有机会挖掘到低风险、低估值、且高成长性的标的。如国防军工行业,1)军工基本面迎来景气反转。军工行业需求受疫情和反腐影响订单迟滞,但随着人事变动和中期调整落地,积累订单释放将推动军工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可预期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国企改革持续深化,企业盈利释放动力已迎来向上拐点。2)军工行业较长时间调整,处于历史相对估值底部。从困境反转、成长空间、产业格局等维度出发,投资机会多元化,包括国防信息化、精确制导武器、航空发动机等方向。3)市场空间极大、富有想象力的卫星互联网产业与军工行业重叠较多,2024年迎来批量发射组网的元年,产业逻辑即将变得清晰。(3)行业持续亏损引发产能大幅去化,动物蛋白部分公司具有高成长性和盈利高弹性。1)近三年受供需格局影响,动物蛋白价格大部分时间维持低位。尤其2023年需求下行,猪粮比创历史新低,行业资产负债表出现前所未有的恶化,部分公司已经处于破产边缘,行业产能正在大幅出清。2)而部分资产负债表健康,成本能力优异的公司,留存实力在合适时机快速扩张。3)无论是中长期的需求复苏,还是不确定的疫病冲击,都有利于价格的反转,随着景气度恢复,部分公司的高盈利弹性将得到体现。(4)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公司,挖掘高性价比公司仍大有可为。如我国工业自动化和仪器仪表等为代表的制造环节渗透率提高、价值量提升。再如锂电、汽车板块中,竞争格局走向清晰,成本、技术优势领先的高端制造细分龙头。2、供给端收缩或刚性,但仍有较高成长性的价值股,主要行业包括大盘价值股中的地产、银行,基本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能源运输公司等。(1)大盘价值股中的地产、银行等。其中地产,1)房地产的出清速度极快,未演化成金融风险,且长期需求仍在,依然是有巨大经济价值的行业。住宅销售面积跌破年化10亿平米,自高点跌幅超过40%;住宅新开工面积跌破年化7亿平米,自高点跌幅超过60%,未来优质供给是有缺口的。2)政策放松加码但效果偏慢,房地产企业持续承压,仅头部优质房企保持韧性,这些企业对盈利能力和市占率的要求更高。3)优质房企也被投资者抛弃,估值水平极低。即使纳入房价一定的跌幅考量,优质房企的投资回报潜力仍是上佳的。金融板块中的银行,1)估值定价被长期因素极端压制,尤其板块中历史基本面最强的银行的估值也降至极低位置,选择变得更容易。2)银行业务虽具备同质化特征,但实际上优秀银行的竞争优势是经过长期打磨而具有较强的延续性,有的银行通过贷款客户分层、精准定价和及时响应获取更高的利差水平,有的银行通过优质服务和触达零售终端获取低成本存款,这些银行的业务扎实稳健,资产质量具备韧性,仍保持了较强的内生成长性,并且当前的估值极低,有较好的回报潜力。(2)基本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1)供给端刚性导致基本金属价格中枢抬升,价格敏感。基本金属总体呈现出的低产能弹性、低库存、相对低价格的三低特征,有利存量资产价值,一旦需求好转则价格具有弹性,目前价格已在商品期货层面展现了弹性。2)国内政策发力带来需求修复,新能源领域弥补需求缺口,海外工业需求韧性强和库存回补,需求仍有弹性。3)估值定价处于历史低位,股息率高于平均水平,对应的预期回报率较高。(3)能源运输公司,1)供给受限明确,运输船队老化,新造船成本急剧上升,未来几年供给缩量确定性高。2)石油运输需求预计稳中有升,地缘意外冲击不时发生,运距拉长具有持续性。3)运价中枢上升,盈利高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