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华品质消费股票
(009852.jj)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0-11-11
总资产规模
3.60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股票型当前净值0.5609基金经理张萍王璐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336.04%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4.41%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银华品质消费股票(009852)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张萍2020-11-11 -- 3年8个月任职表现-14.61%---44.42%45.57%
王璐2023-01-04 -- 1年6个月任职表现-21.03%---30.97%--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张萍----5.7张萍女士:中国,经济学硕士,曾就职于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8月加入银华基金,历任行业研究员、投资经理职务,现任投资管理一部基金经理。自2018年11月6日起担任银华中小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银华盛世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8年11月6日至2020年9月2日兼任银华明择多策略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银华估值优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9年3月19日起兼任银华心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9年9月20日起兼任银华心怡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9年12月16日起至2022年09月06日任银华大盘精选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11月1日任银华港股通精选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0年11月11日起兼任银华品质消费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3月4日起兼任银华心享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2年1月20日起兼任银华心兴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2年2月23日起兼任银华心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3年3月30日起兼任银华心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11-11
王璐----1.6王璐女士:中国国籍,研究生、硕士。曾就职于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7年8月加入银华基金,历任研究部行业研究员,现任投资管理一部基金经理助理。2023年1月4日担任银华品质消费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1月15日担任银华心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01-04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回顾二季度,整体A股表现相对平稳,万得全A跌了5.32%,上证50下跌0.83%,沪深300下跌2.14%,中证800下跌3.27%,中证500下跌6.50%,中证1000下跌10.02%。面对不确定性,投资者进一步向大市值的稳健标的集中。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偏好从高增速转向高质量。本基金的投资方向集中在成长相关,适度降低了对于高增速的追求,提升了对于质量的要求。目前本基金的持仓集中在食品饮料、家电、医药、汽车等方向,选择周期位置底部、股价位置不高和估值相对合理的标的。  消费行业,春节旺季之后,需求疲软的压力依然存在,今年展现出淡季更淡的状态。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加速分化,大部分行业和公司业绩环比都有走弱的迹象,市场预期进一步向下修正。但由于5-6月消费板块的快速下跌,估值处于过去5年的最低分位。短期在内外部风险下,红利因子依然有效,消费中优质公司随着规模的增大,成长性有所下降,但分红率不断提升,价值凸显。一些高股息的标的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有了不错的表现。在投资上,我们持续看好壁垒高、格局稳固、现金流好的高端白酒、白电龙头,以及成长性依然突出的饮料龙头、化妆品。  医药方面,由于2季度短期业绩压力仍大,股价延续了1季度的颓势。但我们仍能在其中看到一些亮点,如创新药公司的数据披露、减肥药产业链的业绩高增等。下半年医药的同比高基数压力消除,表观业绩上会恢复正常增长,叠加创新药全链条支持、设备更新等的政策推进,相对上半年的机会会更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过去的一年中,全球的国际形势和宏观经济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市场的不确定性在显著增加,唯一确定的事情就是一切都在变化。大到各国政府,小到个体投资者,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种变化。从数据上看,欧美等西方主要经济体的指标出现边际回落的迹象,降息周期逐渐临近。我们的经济体指标边际稳定好转,流动性也会维持稳定充裕,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经济周期性会弱化。原有地产信贷周期驱动增长,库存、价格、盈利周期的经验规律被打破,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分析框架尚未形成。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我们认为稳增长政策会以托底为主,并不会寻求大规模需求端刺激,高质量供给更加值得期待。今年来看,内生韧性主要体现在消费,外部变化主要是外需好转。一季度实际增长不足以触发增量政策,综合实际增长和价格走势看,全年名义GDP有望逐季回升,稳定向好。  总体来说,二级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相关风险已经得到充分释放,绝大部分标的已经进入到了估值底部,伴随宏观经济的逐步上行,我们对于大盘并不悲观。针对过去两年的超额收益下降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不少反思,也努力采取了不少措施来改进业绩。我们相信,减少对于单一个体的决策依赖,投研的团队化、平台化和工业化会是主动权益管理的趋势,也会是稳定超额的未来。  消费行业仍会面临需求不足、竞争加大的压力,企业加速分化会是常态,但相比去年,由于市场对宏观的预期足够低,消费行业在经历了三年估值调整后,基本上估值都处于历史20%以下的分位,24年消费当中"高质量"因子会逐步发挥作用。24年消费会表现为"低预期、强韧性",目前龙头白马的性价比在全球范围内都有非常强的优势,由于稳定的业绩增长和较高的股息率,消费龙头公司向下空间有限,向上存在一定的估值弹性。在投资上,我们持续看好壁垒高、格局稳固、现金流好的高端白酒、区域白酒龙头、白电龙头,以及成长性依然突出的休闲零食、化妆品。  医药由于短期行业原因以及去年上半年的业绩高基数,未来1-2个季度内板块业绩并不十分亮眼,基本面有一定压力。但考虑到股价已经反应了大部分的利空,我们也会密切关注该板块的基本面改善的可能以及相应投资机会。配置上,当前仍以龙头白马为主,寻求基本面的相对确定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报告期内,市场整体震荡调整,行业间分化显著,通信、传媒、煤炭涨幅居前;消费者服务、房地产、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跌幅居前。我们保持高仓位,重点配置了食品饮料、家电、消费者服务、轻工、医药等行业,精选高景气行业中高增长的个股。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报告期内,市场整体调整,行业间分化显著,价值有较好表现,科技成长回调。我们保持高仓位,重点配置了食品饮料、医药、农业、医美化妆品、家电、纺织服装等行业,精选高景气行业中高增长的个股。  在过去的一年半当中,哑铃型的风格和配置是比较吃香的,对应的板块上来说,大盘价值股和微盘股的表现也是持续超越市场,而处于中间的业绩成长股,是市场参与者减仓的重点。这种现象的出现,跟整体的信心背景是非常相关的。由于干扰因素的不断出现,三季度市场的信心还是处于底部徘徊的过程中,在股票估值中,对于未来给予的权重越来越低,对于当下给予的权重越来越高。未来主要体现在公司的成长性,当下主要体现的是确定性,确定性高的高股息表现强势。  对于成长股来说,股票价格反应的是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依赖的是市场对于未来的信心。市场目前不太愿意把未来的成长PRICE IN到当下的股价当中。无论是科技还是消费,均没有太好的表现,我们的风格和配置均是以科技和消费当中的业绩成长股为主,净值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承受了较大的压力。在这个阶段,我们依然重仓了业绩成长股的原因是我们相信在市场信心恢复的过程中,成长股的估值修复会体现出最大的弹性。信心低迷的持续时间越长,信心修复时候的弹性也会越大。我们相信科技强国的道路不会有变化,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也不会有变化,在这两个大的方向中的优质成长股,未来将会给组合带来回报。  消费整体的韧性强于预期,三季度需求相比二季度逐步改善,虽然外部环境动荡,市场中长期预期有所走弱,但短期我们看到的消费数据仍比较有韧性。观察最新的双节出行数据,相比端午、五一,恢复度依然保持在高位,同时人均消费有所回升。目前市场担心的人口红利、消费升级放缓等因素,一方面是国内经济转型导致传统产业增速放缓,影响到资产价格以及未来收入预期;另一方面是经济周期带来的波动,导致短期消费行为更加理性。但在各种负面因素冲击下,消费整体依然平稳。  经过半年的市场调整,不少消费公司的估值回落到5-10年维度中枢偏低的位置。考虑到龙头公司在目前大环境下,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依然会维持稳健的业绩增长,目前估值性价比更好。虽然总量乏善可陈,目前还缺乏显著的景气主线,但行业龙头经营表现比预期强,我们相比二季度,投资在行业上更加分散,个股上进一步集中,向品牌优势强、竞争壁垒高、管理能力强的公司集中,相信业绩是穿越周期最强有力的武器。  医药方面,随着基本面逐渐见底,业绩预期逐渐清晰,我们对四季度和明年的医药板块继续保持乐观。我们的判断是医药板块的基本面大概率会在三季度业绩出来之后、关键少数事件的落地而见底,但是股价会先于基本面见底。而9月份医药指数走势出现拐点,时间进度和反弹力度又略超我们预期。配置上,我们会以“创新”为主线,主要仓位配置创新药、CRO/CDMO,医疗器械,并底部布局一些业绩增速更快、估值合理的医疗服务和其他消费医疗。由于短期医药还是在热点快速轮动的阶段,我们还是会坚守选股原则,不追高不追热,适时动态调整,保持组合中个股具备更优性价比。  互联网平台方面,我们前期重点关注的港股互联网板块从业绩层面是持续超预期的,在宏观经济较为疲弱的背景下,互联网平台公司体现出了较强的收入和利润增长韧性。过去几年在反垄断、严监管的背景下,互联网龙头公司对于新业务不再一味不计成本的投入,对于企业经营也更加看重降本增效,我们认为,互联网龙头的业绩持续超预期是大概率事件。估值层面,港股互联网龙头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过去三年累计跌幅较大,整体均处于非常有吸引力的位置,我们持续看好。  目前是市场信心的底部,未来信心会逐步提升,叠加历史低位的估值分位,我们对于未来市场的表现比较乐观,目前的仓位已经提升到接近上限。相比于之前,我们持仓更为分散,市值也更为下沉,标的的覆盖也更加依赖整体投研团队的工业化和系统化。面对市场的变化,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更为科学化的方式来提升组合收益率。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2023年已经过去了,对于不少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来说,可能是比2022年更为困难的一年。外部环境的变化,赚钱效应的减弱,使得市场的信心不强,整个A股或处于一个存量博弈的状态中。传统意义上的龙头白马股表现不佳,质量因子和业绩因子表现较为弱势。市场更为看重当期的利润,而不相信未来的现金流折现,成长股的估值持续下压,偏防御的高股息和偏主题的微盘股的强势贯穿了全年,估值因子和小市值因子表现出众。  22年和23年连续两年主动权益基金的整体表现不如预期,市场对于主动投资的质疑也是越来越多。但在过去的二十年当中,主动基金累计的超额收益是不低的。诚然,随着市场参与者的越来越成熟,主动基金的超额也会逐步下降,但我们认为,22年、23年以来连续两年的跑输,更多的是在对2019-2021年大幅超额的均值回归。主动权益的超额一般是出现在大的行业盈利周期向上的阶段,比如2013-2015年的TMT,2017-2020年的消费升级,2020-2022年的新能源。  我们认为24年整体的企业盈利或强于23年,可能会有不少行业的盈利周期开始向上。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我们将24年的投资方向聚焦在以下三个方向:科技、安全以及内循环。同时2024年是全球政治大年,很多国家将进入竞选周期,与之伴随会是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竞选期间相对激进的表态与口号,这个可能会对情绪以及外需形成一定的冲击。  2023年消费关键词就是“弱复苏、极致性价比、卷”,呈现出需求增长放缓下的供给压力,这个趋势预计仍会延续。大部分消费细分领域依然是增速放缓、竞争加剧,企业加速分化的常态。但相比去年,由于市场对宏观的预期足够低,消费行业经历了快速的估值下杀,基本上都在历史估值20%以下的分位,一批壁垒相对高、稳定增长确定性强、降本增效能力突出的企业具有了很好的投资价值,24年消费当中“高质量”因子会逐步发挥作用。  乐观者不是相信永远阳光明媚,但总是不断寻找方向。当前很多行业到了较深的低谷期,同时也到了龙头企业可以更放心大展身手的时期。近期调研的不少企业家,在行业上行期保持冷静克制,在下行期快速调整,攫取更高份额,对未来制定了较高的业绩目标。消费投资上,我们依然看好壁垒高、格局相对稳定的高端白酒、白电,以及食品龙头,其次,农业、出行板块目前性价比也较高。  2023年医药震荡向下。展望2024年,创新药进入收获期,我们对2024年的医药板块继续保持乐观。配置上,我们会继续以“创新”为主线,主要仓位配置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医疗器械;另外我们看到,消费医疗板块具备预期低、估值低、股价位置低的优势,我们也将底部布局一些业绩增速快、估值合理的医疗服务和其他消费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