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喜利回报混合A
(012071.jj)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789.00
成立日期2021-09-01
总资产规模
4,763.32万 (2024-09-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0801基金经理张一然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159.20%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36%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中加喜利回报混合A(012071)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冯汉杰2021-09-012023-03-241年6个月任职表现-0.26%---0.41%--
张一然2023-03-14 -- 1年9个月任职表现3.65%--6.57%23.79%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张一然本基金基金经理113.4张一然先生: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金融学硕士,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就职于中信产业基金金融市场部,历任金融工程研究员、传媒研究员。2015年11月至2019年12月,就职于北京泓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科技行业研究员、科技行业高级研究员。2020年6月加入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中加新兴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1年7月28日至今)、中加龙头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2年2月9日至今)、中加科瑞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2年8月31日至今)、中加低碳经济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2月1日至今)、中加转型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2月15日至今)、中加核心智造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3月14日至今)、中加喜利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3月14日至今)的基金经理。2023-03-14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三季度末市场大幅反弹,出现凌厉的指数级行情,是对政策的预期反应以及前期市场整体超跌。基金管理人认为后续继续演绎指数级行情的机会不大,因指数级行情需要大规模的、持续的资金流入,与当前的经济和流动性状况并不太匹配,大概率市场进入分化行情。首先需要观察政策的落地时间和力度,尤其是针对居民侧的财政政策。如果有明确针对居民侧的财政政策落地,基金管理人认为泛消费板块可能迎来较大的机会。其次是部分主题板块,由于市场情绪有所回暖、对于估值的容忍度提升,主题性板块的交易机会也值得参与。喜利回报在三季度末减少了电网的配置,增配了泛消费板块和港股互联网。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相对较好,因为本基金股票端的配置相对集中在公共事业行业,上半年该行业的表现较好。本基金在公共事业行业的配置可以进一步分为电站和电力设备两个子行业来看。电站方面主要配置水电,阶段性配置了火电。从23Q2以来本基金一直维持了在水电行业的较高的配置,主要是看中水电在商业模式上的天生优势,使得这个板块的龙头公司能够用较为经典的现金流折现模型进行估值和把握,因此投资水电具有非常高的确定性,并不是把水电公司作为“高股息高分红”标的来看待。阶段性的火电配置,是基于火电盈利修复的预期,包括成本端煤价的下行和收入端部分地区电价的上行。但是在具体标的的选择和仓位控制上没有做到最佳,火电的配置出发点正确但实际上收益并不高,还加大了组合的波动。电力设备板块在23H2开始配置,但当时主要基于个股选择逻辑;进入24年基金经理加大了整个电力设备板块的配置,其中的增量认知源于19年以来下游电站的投资增速一直较高(19年~22年全国电源投资完成额增速分别为46.6%、29.5%、10.9%、27.2%),而中游的的电网投资一直维持5%以下甚至是负增长(19年~22年全国电网完成额增速分别为-6.1%、-2.3%、0.4%、1.8%),这两者出现了较大的不匹配。直观上来说,电网侧和电源侧的投资增速不应该连续几年出现明显的不匹配,尤其是中国国土面积如此之大发电端和用电端的物理距离很长,更需要一个较大规模的电网来支撑。2020年中国定下了“双碳”的长期新能源目标,而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弱于传统火电,更要求一个高质量的电网进行支撑。因此电网投资增速逻辑上要加速,对整个产业链的公司形成业绩和估值上的支撑。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市场情绪较为悲观,指数回调幅度较大,主要源于大家对未来需求端走势的模糊,市场整体估值中枢有较大压力,但是市场在2月经过了比较猛烈的调整,也释放出了部分前期积累的风险。市场依然存在着结构性、甚至是略微分裂的机会,高分红板块和大宗商品板块以及高成长的科技板块同时有不错的表现。这种分裂的行情预示着市场可能不如微观感受的那样差,一些长期的因素可能在发生变革,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中加喜利回报基本配置了公共事业和医药为主的稳健配置。预计全年维持相对均衡的配置。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由于本基金定位于较低的波动和较好的确定性,因此全年没有参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波动高收益板块。一方面本基金大量配置于公共事业、电信运营商等行业,这些行业具有强政策垄断并且由于没有大额资本开支因此分红较为稳定,为本基金提供确定性;另一方面,本基金较多配置医药、机械、化工、有色金属等泛制造业,尤其是其中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子行业/公司,希望享受到中国制造和出口升级带来的成长机会。基金的业绩表现大体匹配了配置思路,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2023年基金管理人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怎么卖”。2023年宏观经济复苏弱于市场的预期,市场又对政策抱有了较高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期待,因此市场大部分时候呈现出很强的轮动特征,波动显著加大。一些基金管理人长期看好的、相对稳健标的可能买入就短期面临巨大的浮亏,亦或者市场短期极端风带来巨大的浮盈。在这种巨大的波动下心理上的患得患失被放大的比较明显,一些标的交易选择非常不好。其次在“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的选择上,出现了摇摆。回过头去看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即对宏观、对整体市场的判断和对个股的判断的不一致。“胳膊拗不过大腿”,再优秀的个体也不能逆趋势而行,体现到资本市场上即优秀的公司能够在报表层面交出较好的答案,但仍不能避免其估值水平被市场整体的方向所影响。这也对个股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从基本面到估值的对应关系的相比上一轮经济繁荣周期更为松散,曾经“安全”的估值水平未来可能不再安全。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国际国内的经济状况相比23年下半年没有太大变化,海外经济相对强劲,主要国家价格指数处于上升区间,也带动国内出口数据处于较好水平。国内居民侧需求偏弱,价格指数承压;投资端在地方化债的大背景下,项目的开工情况偏慢。但是A股市场的反应比宏观经济更为剧烈,一边是春节前市场有一轮小盘股巨幅下跌,一边是对于“高股息高分红”板块的极致演绎。从2021年以来,A股市场反复出现类似的“抱团”极致行情,如21年的电动车光伏、22年的户用储能、23年的“中特估”和人工智能。在这种抱团行情中,市场的波动很大,并且被抱团板块的上涨最多也只持续半年左右,同时其他板块被市场几乎抛弃。基金管理人认为这可能反应出市场参与者的长期预期变得更加模糊,因此在投资选择上变得寻找短期的确定性。“抱团”行情反复出现本身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从众心理,即“就算赚不到钱但是我也大概率不会输给别人,因为大家都买一样的东西”,这是一种相对防御的心态。其次电动车、光伏、户用储能、人工智能还有一些长期成长的逻辑(但是短期在股价上被过分极致的演绎),市场参与者在意的是这些板块中优秀公司未来的利润表弹性,而进入到2024年市场集中选择的“高股息高分红”板块则是几乎只看现金表的分红能力,利润表层面的长期成长已经不被关注。如果仔细看这些“高股息高分红”的公司,一些被定义为“高股息高分红”板块的公司,实际分红其实并不高(4%不到);还有一些公司,其实从商业模式来看并不具备“稳定”分红的能力,当前所谓的“高分红”其实建立在很多可变的假设之上。但是市场依旧一致的选择了整个板块并且在24H1极致的演绎,基金经理认为这样的极致演绎可能让这些本来被认为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的公司在投资的层面变得不那么确定。在中国,具有稳定、相对高分红水平的公司,大多数属于行政垄断,并且这些行业恰好是(如公共事业行业)由1、2家公司进行垄断才能达到运营的最优效率。这些公司过去是行政垄断,现在是行政垄断,未来也是行政垄断,所在的行业也从来不是高增长,而是稳定的基础需求或者资源。换言之,这些公司从来都“在那里”,从来都提供那个股息收益率,他们不太会随着时间发生特别大的变化,尤其是当前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从股票市场的角度看,如果投资者把某个公司定义为“高股息高分红”,实际上投资者已经默认了这个公司不是高成长,或者说不是主要的关注点。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一类公司的关注度并不高,主要原因是过去国内宏观经济较好,国际上全球化稳步进行,投资者能找到一些虽然确定性没那么强但是成长性极强的公司进行投资。而目前国内外的局势下,中国的经济有所降温,投资者开始更在意确定性,因此提高了对这些具有较高确定性公司的关注。但是,24H1一些“高股息高分红”的代表公司上涨20%以上,比较大幅度地偏离历史均值,投资者到底是在确定的商业模式和确定的股息率、以及股息率是不是还有性价比、或者只是纯粹的在针对价格趋势进行投机,基金经理认为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确实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房地产、比如地方政府的化债。但是另外一个角度,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维持着5%左右的名义增速也值得赞扬。相比在原来的方向中找不到清晰的长期预期从而极致的防御和抱团,基金经理认为不如换个角度换个方向去看待,也许能找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毕竟从投资的角度看,有些好公司可能已经不再是好股票,而有些还不错的公司现在可能具备巨大的成为好股票的潜力。具体说,以前的经济模式下增长更多来自于边际投入的增加,而未来的增长更看重效率的提升,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如果一个行业自身在提效、也给社会带来整体效率的提升,那么即使他的增长速度不像过去某些行业那样那么快,基金经理认为这类行业也有好的投资机会。比如上文提到的电网投资、比如人工智能带来的全球新一轮技术进步的可能,都是可能产生投资机会的方向。从心态的层面看,以前中国是追赶者,比较容易找到一个远期目标,然后制定计划投入资源,最后用中华民族固有的勤劳实现目标,整个过程相对清晰。但是现在中国在很多层面已经是领先者,或者由于阶段性的逆全球化中国不能轻易的找到目标并且执行计划,即在这些领域中国的市场参与主体进入了“无人区”或者“边界地带”,很难让目标和投入像以前那样一一对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要求投资者更多的耐心、做长期投资;一方面要求投资者的效率提升,更多的去找到演绎法层面的投资逻辑,更加谨慎的看待归纳法层面的投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