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兴利债券C(012897) - 基金经理
加载中......
基金经理 | 任职日期 | 离任日期 | 任职时长 | 年化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 | 总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
---|---|---|---|---|---|---|---|
余罗畅 | 2022-03-21 | 2023-05-31 | 1年2个月任职表现 | 3.51% | -9.14% | 4.20% | -10.81% |
苏佳 | 2023-07-17 | -- | 2年0个月任职表现 | 3.58% | 2.77% | 7.32% | 5.65% |
洪慧梅 | 2021-07-09 | 2024-04-26 | 2年9个月任职表现 | 3.88% | -11.66% | 11.23% | -29.30% |
周锦程 | 2024-07-15 | 2025-05-29 | 0年10个月任职表现 | 2.40% | 11.00% | 2.40% | 11.00% |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 职务 | 从业年限 | 管理年限 | 详情 | 任职日期 |
---|---|---|---|---|---|
苏佳 | -- | 8 | 2 | 苏佳:女,历任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金融机构部行员(2015.08-2016.05),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支持专员(2016.08-2018.11),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助理(2018.11-2023.05)。2023年5月加入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助理。 | 2023-07-17 |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2025年以来,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定,大模型进展、民营企业座谈会等提振了市场情绪,直到4月初贸易摩擦发生超预期升级。经济数据方面仍然延续了去年9月底政治局会议以来偏好的表现,通胀同比数据也有缓慢改善。预计一季度经济、金融数据表现均能符合预期,但随着关税战的展开,市场对二季度的基本面数据担忧有所升温。政策方面,总体符合去年9月底政治局会议、12月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但财政支出增速低于预期、新的增量财政政策较少;货币政策降准降息的强烈预期有所修正,汇率维稳仍然为央行较高优先级任务。总体政策重心和思路更多在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贸易摩擦的影响。 资产表现方面,年初以来总体股涨债跌,但到3月中下旬均有逆转。债市方面,12月底1月初债市博弈央行降准降息、利率大幅下行之后,随着1月上旬监管扰动利率转为震荡上行;2月随着资金面实际偏紧、降准降息预期落空,债市利率进一步上行;3月中上旬基本面数据偏好、货币政策偏紧逻辑延续下,债市利率进一步上行;直到3月中下旬资金面有边际改善迹象,以及对二季度关税影响下基本面走弱和宽松预期提高,债市利率开始转向下行。股市方面,年初以来股市先涨后跌,其中春节前后大模型进展的消息、推动股市科技类品种表现更强,2月以来前两轮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中方较为克制且存在谈判缓和预期,使得股市偏乐观的情绪一度延续;直到3月下旬,市场再度重视即将到来的4月初新一轮加征关税的风险、以及对二季度基本面的担忧升温,股市再度走弱。 操作方面,报告期内,组合结合宏观基本面、政策预期和资金面等因素综合分析,积极进行组合配置结构的优化调整。久期策略灵活调整,信用策略采取中性杠杆水平的信用债套息操作。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方面,总体上维持出口、生产偏强,消费偏弱,通胀回升缓慢。年初经济数据空窗期,市场延续了去年底以来对经济趋势下行的悲观预期。3-4月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PMI连续2个月超预期回升到扩张区间,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有所修正。二季度经济基本面开始略有下行,金融数据因为央行防空转超预期而大幅超预期下滑,资金面持续宽松。二季度的政策加码力度不及预期,导致三季度经济基本面进一步下行,地方财政收支压力难以为继。9月底政治局会议边际改变了市场对楼市股市以及财政发力的预期,带动四季度经济企稳,但物价压力尚未缓解。 政策方面,4月末政治局会议首提消化存量房产、5月中旬新一轮地产政策落地、一度带动二季度地产销售数据阶段性改善;7月三中全会、政治局会议偏中性,坚持战略定力,抓存量政策的落地以及增量政策的储备;9月下旬增开金融部委会议、政治局会议,货币政策超预期宽松,出台支持股市楼市政策工具,一度扭转市场预期;12月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定调明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但政策节奏和力度可能还需要基于外部冲击情况相机抉择。具体财政政策方面,上半年地方政府债的发行节奏持续低于预期,导致市场资产荒持续,三季度地方政府债发行加速,11月人大批准财政部新一轮化债方案,四季度地方置换债快速集中发行完成。货币政策方面,上半年受制于汇率压力,央行在2月降准和降LPR之后政策利率维持不变,直到三中全会后央行出台降息降准的相关政策、推出支持股市楼市工具,同时三季度开始央行逐步开展国债买卖和买断式回购作为流动性投放的新工具。 资产表现方面,股市方面,1月先延续去年底以来的跌势;2月开始由于中央利好资本市场的政策动作,以及3-4月对经济的过度悲观预期得到一定修正,股市持续上涨到5月中旬;但二季度随着政治局会议提及的主要政策落地,经济转而趋势性走弱到三季度,股市也转跌并持续到9月中下旬;9月下旬金融部委会议、政治局会议显著提振市场预期和风险偏好,股市走出一波快牛,10月后转入宽幅震荡。债市方面,一季度债市利率跟随经济趋势而下行;二季度随着政策扰动债市利率转向震荡横盘;三季度随着央行两次下调政策利率,7月-9月中旬债市利率在政策扰动中进一步震荡走低;9月下旬由于金融三部委、政治局两大重要会议,短时间内市场风险偏好转变,债市利率承受压力;10月随着股市楼市企稳后进入横盘震荡,地方置换债集中供给也并未带来明显冲击,债市利率有所修复;12月随着政治局会议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以化债为主、增量偏慢的预期下,债市利率再度下行。 操作方面,报告期内,组合结合宏观基本面、政策预期和资金面等因素综合分析,积极进行组合配置结构的优化调整,整体战略看多债券资产,在二至三季度以及年底采取偏积极的久期策略。信用策略方面,保持中性偏高杠杆水平的信用债套息操作。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今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方面,总体上维持出口、生产偏强,消费偏弱,通胀回升缓慢。1-2月经济指标空窗期,市场延续了去年底以来对经济趋势下行的悲观预期。但3-4月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PMI连续2个月超预期回升到扩张区间,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有所修正。二季度经济基本面开始转向略有下行,金融数据方面因为央行防空转超预期而大幅超预期下滑,资金面持续宽松。三季度开始经济基本面出现进一步下行,地方财政收支压力也进一步扩大。政策方面,4月末政治局会议首提消化存量房产、5月中旬新一轮地产政策落地,带动地产销售数据阶段性改善;7月三中全会、政治局会议偏中性,坚持战略定力,抓存量政策的落地以及增量政策的储备;9月下旬金融三部委联合发布会,货币政策超预期宽松,出台支持楼市、股市政策工具,同时中央政治局临时增开讨论经济会议,明确财政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财政政策方面,上半年政府债的发行节奏持续低于预期,导致市场资产荒持续,9月政治局会议定调后,预计四季度财政将有进一步政策加码出台。货币政策方面,受制于汇率压力,央行在2月降准和降LPR之后政策利率维持不变,直到三中全会后,同时美联储降息概率较大情况下,央行7月超预期降息,又在9月下旬进一步超预期降息降准、推出支持楼市、股市工具。 大类资产表现,股市方面,1月先延续去年底以来的跌势;2月开始由于中央利好资本市场的政策动作,以及3-4月对经济的过度悲观预期得到一定修正,股市持续上涨到5月中旬;但二季度随着政治局会议提及的主要政策落地,经济转而趋势性走弱到三季度,股市也转跌并持续到9月中下旬;9月下旬金融部委会议、政治局会议显著提振市场预期和风险偏好,股市走出一波快牛。债市方面,在经济下行趋势未变、只是斜率变化的情况下,上半年利率下行趋势也只是斜率的变化,央行的多次干预并未改变市场利率趋势;三季度在美联储转向降息前后、央行两次超预期下调政策利率,推动债市利率创新低、同时也引致了8月央行对债市的更严格管控;9月下旬由于金融三部委、政治局两大重要会议,短时间内市场风险偏好急剧转变,债市利率承受了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波调整压力。对于大类资产,当前经济基本面难以短期出现较大反弹,资金面也将继续维持宽松,从一揽子政策组合拳角度,货币政策已经应出尽出,后续的关键是财政政策的力度和落地情况,将决定当前股市行情的延续性和四季度债市利率及利差的合理水平。 操作方面,报告期内,组合结合宏观基本面、政策预期和资金面等因素综合分析,积极进行组合配置结构的优化调整,三季度组合采取灵活的久期操作策略。久期策略方面,7月下旬逐步拉长久期,8月市场调整过程小幅降低久期,9月初拉长久期直至中下旬,考虑到宏观政策基调变化,及时降低久期。信用策略方面,保持中性偏高杠杆水平的信用债套息操作。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今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方面,总体上维持出口、生产偏强,消费偏弱,通胀回升缓慢。1-2月经济指标空窗期,市场延续了去年底以来对经济趋势下行的悲观预期。但3-4月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PMI连续2个月超预期回升到扩张区间,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有所修正。二季度经济基本面开始转向下行,金融数据方面因为央行防空转大幅超预期下滑,资金面持续宽松。政策方面,4月末政治局会议首提消化存量房产、5月中旬新一轮地产政策落地,带动地产销售数据阶段性改善;7月三中全会、政治局会议偏中性,坚持战略定力,抓存量政策的落地,以及增量政策的储备。财政政策方面,上半年政府债的发行节奏持续低于预期,导致市场资产荒持续。货币政策方面,受制于汇率压力,央行在2月降准和降LPR之后政策利率维持不变,直到三中全会后,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增情况下,央行再度超预期OMO降息。在经济下行趋势未变、只是斜率变化的情况下,上半年利率下行趋势也只是斜率的变化,央行延后下调政策利率并不改变市场利率趋势;由于政府债发行不及预期,以及信用债净融资缩量,债市资产荒贯穿整个上半年;央行针对长债利率风险的指导,对被指导期限利率的下限起到一定延缓下行作用,在3月、4月一度引起债市一定幅度的调整,但5-6月对市场的影响减弱,债市核心逻辑还是在于经济基本面趋势、资金面是否会有实质性收紧。 操作方面,报告期内,组合结合宏观基本面、政策预期和资金面等因素综合分析,积极进行组合配置结构的优化调整,上半年整体战略看多债券资产,组合采取偏积极的久期策略,同时保持中性偏高杠杆水平的信用债套息操作,在净值上实现稳定增长。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宏观经济方面,2024年四季度以来经济处于阶段性企稳的阶段。中国经济的内在结构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一方面前几年对经济拖累较大的房地产,从2024年四季度到2025年小阳春销售数据阶段性企稳,需要继续观察销售持续性和政策加力的情况;另一方面,从去年9月政治局会议稳地产稳资本市场,到DeepSeek提振中国AI及相关产业链信心,到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进一步提振民企、新经济的信心。但今年面临的外部挑战仍然巨大,一方面虽然2025年初以来对贸易战的预期有所缓和,但仍需对其冲击保持警惕,今年更可能面临被反复施压的困境,相应会带来市场预期和资产表现的反复回摆;另一方面,随着美欧右翼政党上台,美欧国家的内部矛盾、国家之间的矛盾均可能有所激化,也给中国带来了参与国际秩序再平衡的谈判和博弈的空间。因此,2025年是内部新老经济再平衡、外部国际秩序再平衡的一年。 投资策略方面,去年9月的政治局会议已经给出了政策托底经济的底线空间,同时新经济开始出现一些景气方向和投资线索,新老经济合力下总体经济的下行斜率有望放缓,国内环境已经开始走向股债再平衡。外部环境对中国市场带来的可能更多是冲击性的震荡机会,对应的是股债交易的节奏。债市方面,今年的关键是经济企稳的程度,以及央行实际的货币政策态度,预计全年利率债需要更加注重交易,信用债则需要更加重视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