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享利增强债券C(013549) - 基金经理
加载中......
基金经理 | 任职日期 | 离任日期 | 任职时长 | 年化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 | 总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
---|---|---|---|---|---|---|---|
王娟娟 | 2022-02-24 | -- | 3年4个月任职表现 | 1.27% | -3.02% | 4.39% | -9.94% |
程泉璋 | 2022-05-26 | -- | 3年1个月任职表现 | 2.36% | 0.99% | 7.63% | 3.15% |
侯杰 | 2021-12-07 | 2025-06-04 | 3年5个月任职表现 | 0.89% | -6.66% | 3.16% | -21.40% |
孙麓深 | 2025-06-04 | -- | 0年1个月任职表现 | 1.23% | 6.47% | 1.23% | 6.47% |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 职务 | 从业年限 | 管理年限 | 详情 | 任职日期 |
---|---|---|---|---|---|
王娟娟 | -- | 18 | 3.6 | 王娟娟:女,硕士。2007年6月至2011年12月任职于中航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现中银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债券市场研究、固定收益投资相关工作;2011年12月至2014年10月任职于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固定收益投资管理工作;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任职于中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任投资部固定收益投资室负责人,从事固定收益投资管理工作;2015年5月加入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投资部,曾任投资经理,现任招商招悦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管理时间:2021年12月31日至今)、招商安华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管理时间:2021年12月31日至今)、招商安本增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管理时间:2022年1月14日至今)、招商享利增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管理时间:2022年2月24日至今)、招商安福1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管理时间:2023年2月28日至今)、招商安颐稳健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管理时间:2023年8月30日至今)、招商安泽稳利9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管理时间:2023年11月14日至今)。 | 2022-02-24 |
程泉璋 | -- | 7 | 3.2 | 程泉璋:男,2017年6月加入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固定收益投资部研究员,现任招商安德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商瑞和1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商享利增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 2022-05-26 |
孙麓深 | -- | 8 | 5.6 | 孙麓深:男,2016年7月加入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国际业务部高级研究员,从事证券研究分析工作,包括行业研究、宏观经济分析、利率研究等,曾任招商招恒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商招怡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任招商瑞德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商丰凯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商丰拓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商稳旺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商瑞盈9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 2025-06-04 |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宏观经济回顾:2025年一季度,国内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增速表现尚可。投资方面,2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4.1%,投资端边际有所好转,其中地产投资增速依然低迷,但跌幅小幅收窄,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9.8%,近期地产销售有所企稳、一线城市地产成交量表现较好,需关注后续销售端的持续性以及向投资端传导的可能性;2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0%,但不含电力口径下的基建投资累计仅同比增长5.6%,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增速仍相对偏弱,中央主导项目整体增速较好;2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0%,制造业投资依旧维持强势,重点领域技改和设备更新持续推进。消费方面,在以旧换新促消费政策推动下,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4.0%,消费者信心略有改善。对外贸易方面,2月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长3.4%,较去年有所下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征关税等因素对出口造成一定负面冲击。生产方面,3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5%,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以上,显示出微观主体状况有所改善,3月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6%和51.8%,生产表现好于需求。债券市场回顾:2025年一季度,在央行逐步收紧资金面、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国债、开年债市过度交易降准和降息预期、一季度基本面运行企稳等因素影响下,债市有所调整,收益率中枢抬升,曲线结构走平。具体来看,2025年1-2月,央行货币政策例会和2025年工作会议均强调了重视汇率,1月10日,央行宣布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国债,资金面持续转紧,银行融出资金减少,存单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上行。3月降准降息预期继续减弱,政府工作报告基本符合预期,1-2月调整不多的中长久期品种有所调整,10年国债收益率最高上行至1.9%,3月下旬央行加大净投放力度资金面企稳,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至1.8%附近。股票市场回顾:2025年一季度,市场先是担心特朗普上台冲击,以及对短期刺激预期过高,进行了小幅回调,在春节前后,一系列事件提振了市场的信心,DeepSeek让市场打消了AI革命中,我们被排除在外的可能,《哪吒2》让市场看到了消费的潜力,宇树机器人也让市场看到了在新兴的科技领域,中国中小公司也有很强的生命力。市场随着乐观情绪稳步上涨,成交量一起扩大。3月后,市场分化极致,AI与机器人概念公司涨幅较大,无论是板块宽度还是高度均达到较高程度,但内需和传统行业表现欠佳。H股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下跌后,去年下半年以及今年一季度都迎来了一段快速修复期,其中科技和部分新消费公司表现相对较好。基金操作回顾:2025年一季度,我们严格遵照基金合同的相关约定,按照既定的投资流程进行了规范运作。债券投资方面,本组合在市场收益率波动过程中积极调整仓位,顺应市场趋势,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努力提高组合收益。在股票投资方面,我们在市场震荡过程中积极寻找个股机会,对组合进行适度分散、动态调整和优化配置结构。具体来说,我们坚持自下而上的投资框架,长期坚守一些深度价值标的。政策上托底经济的信心毋庸置疑,而且完全具备这个能力。经济周期处于筑底期,政策只是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经济走势,长期看经济有自身的周期和逻辑。外围看,特朗普上台确实开始对中国经济有一定的干扰,但是其政策推出有很多因素掣肘,所以可能对中国的影响是小于预期的。2025年中国对冲击的准备和承受能力远高于2018年。而美国的巨额债务很可能是其自身的巨大隐患,但这很可能会使得全球的资金在一定时间点和条件下边际上涌向中国。而从行业结构上,消费是值得重视的,原因不光是政策的推动,更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进程的选择。在我国制造业已经占全球很高比例的情况下,居民从生产、投资、积累,转向消费是一个必然趋势,房地产对消费的负面影响目前来看基本消除(房地产价格无论过快上行还是过快下行都会抑制消费)。展望方面,内外部环境仍存在极端变化的可能性。在一系列国内刺激政策的对冲下,经济大概率仍将保持稳定回升。2025年,我们预计在大部分时间内仍将保持较高仓位以及相对均衡的布局。科技成长、周期、制造、医药、消费等领域的优秀公司依然是我们布局的重点。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宏观经济回顾: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走势相对低迷,进入四季度,在多种刺激政策共同推出下,国内经济复苏预期有所好转,不过仍处于筑底期,尚需关注后续变化。投资方面,12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3.2%,投资端数据边际略有走弱,其中地产投资依然低迷,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6%,随着9月底新一轮房地产新政出台,10月以来各城市地产新房和二手房销售数据改善明显,持续关注后续销售端的持续性以及向投资端传导的可能性;12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2%,但不含电力口径下的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4%,基建增速略显颓势,主要系地方债务管控力度较强、新增项目审批严格导致;制造业投资依旧维持强势,12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2%,重点领域技改和设备更新持续推进。消费方面,在社零10月份当月增速回暖后,11-12月又表现相对较弱,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显示出消费者信心仍需提振。对外贸易方面,12月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增速为10.7%,主要与外需表现尚可、预期加征关税前的抢出口有关。生产方面,12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1%,10月以来连续三个月在荣枯线以上,显示出微观主体的状况在四季度边际有所改善,12月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1%和51%,生产表现好于需求。债券市场回顾:2024年全年债市整体走强,各等级各期限债券品种收益率全线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56%下行至1.68%,降幅接近90bp,带动债市出现较大行情,其中利率债和中高等级信用债基本均下行90-120bp,低等级信用债下行幅度更大。具体来看,上半年随着降准落地、股市较弱,叠加基本面和金融数据较为疲弱,债市多头趋势旺盛、收益率延续下行趋势,三季度债市则有所波动,利率因大行止盈卖券抬升后又因为基本面偏弱继续下行,直到9月底超预期的一揽子刺激政策推出,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振,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债市收益率上行。进入四季度,由于股市重新下行,叠加9月底推出的降息降准降房贷利率等货币宽松政策,债市收益率持续下行,加之12月在政治局会议提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债市继续加速下行,市场对利空因素逐渐钝化,并开始透支一定幅度的降息预期。股票市场回顾:2024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定的波动,但整体表现趋于稳定。年初,市场受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股市短期承压。随着政策逐步向宽松倾斜,尤其是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和财政政策的持续发力,股市开始逐步回升。特别是科技板块,尤其是人工智能(AI)相关的公司,得到了资本的青睐,市场对创新技术的关注度持续上升。此外,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绿色经济、消费升级以及高端制造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政府提出的双碳目标及相关政策推动了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相关企业的股价上涨。黄金市场也在2024年受到全球不确定性的影响,表现出强劲的避险需求。在全球经济不稳定、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黄金价格出现上涨趋势,并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基金操作回顾:2024年一季度,我们严格遵照基金合同的相关约定,按照既定的投资流程进行了规范 运作。股票投资方面,我们在震荡过程中积极寻找个股机会,对组合适度分散、动态调整、优化配置结构,持续关注估值和成长性匹配度较好的优质公司。二季度,我们保持了中等仓位,在并不强势的市场中,坚守安全边际,适当降低调仓频率,在震荡过程中积极寻找个股机会,对组合适度分散、动态调整、优化配置结构。三季度,我们关注到估值极度压缩,成交量进入较低区间,因此增加了左侧布局,保持较高的仓位并调整结构,对于短期超涨的板块及公司止盈。四季度主要进行对2025年市场的铺垫和展望,预计市场将处于一个相对稳定且具有增长潜力的态势,尤其在AI、高端制造等领域的表现值得期待。地缘政治风险的巨大变化或许不仅是一个阶段的缓和,更是另一阶段的开始,对黄金等避险资产仍将保留一定关注度。同时对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行业进行增配,同时保持对市场波动的敏感,合理配置资产,抓住未来的投资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宏观经济回顾:2024年三季度,国内经济边际上继续走弱,地产仍相对低迷,基建投资有所弱化,制造业和出口链条表现尚可。投资方面,8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3.4%,投资端数据较二季度有所走弱,其中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2%,地产投资表现较为一般,随着9月底新一轮房地产新政出台,持续关注后续地产销售表现;8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7.9%,不含电力口径下的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4%,由于当前地方债务管控力度较强、新增项目审批严格,基建增速略显颓势;8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1%,表现相对较好,考虑到重点领域技改及设备更新项目在持续推进、政策扶持力度大,制造业投资韧性较强。消费方面,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消费数据持续走弱,显示出消费者信心有所不足。对外贸易方面,8月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增速为8.7%,主要与外需表现较好和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有关。生产方面,9月PMI指数为49.8%,5月以来连续五个月在荣枯线以下,但较8月PMI指数回升0.7%,边际有所好转,9月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2%和49.9%,生产表现好于需求。债券市场回顾:2024年三季度,债市整体走势有所分化,利率债品种收益率多数下行而信用债品种收益率多数上行。7月债市在央行OMO和LPR各下调10bp、MLF下调20bp的影响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2.1%附近。8月初,大行进行了卖券的止盈操作,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25%附近,但各项宏观数据偏弱,债市收益率再度下行。9月初,市场对货币宽松、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有较大预期,且金融数据、经济数据等表现偏弱,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低下行至2.05%以下;9月下旬,市场迎来较为超预期的货币宽松“组合拳”,包括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等,同时分析经济形势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在政策刺激下,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振,权益市场强势上涨,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月末收在2.15%附近。股票市场回顾:2024年三季度市场震荡下行,9月底高层会议后快速上涨,国庆节前连续跳空高开,成交量扩大至历史极值。国庆节后市场冲高回落并寻找阶段性底部。在快速上涨过程中,市场风格倾向于个人投资者的偏好,互联网金融、券商,以及半导体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板块反弹较多。港股在国庆节假期期间冲高,节后有相应回调。基金操作回顾:2024年三季度,我们严格遵照基金合同的相关约定,按照既定的投资流程进行了规范运作。债券投资方面,本组合在市场收益率波动过程中积极调整仓位,顺应市场趋势,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努力提高组合收益。股票投资方面,我们在震荡过程中积极寻找个股机会,对组合适度分散、动态调整、优化配置结构,持续关注估值和成长性匹配度较好的优质公司。具体来说,我们坚持自下而上的投资框架,长期坚守一些深度价值标的。整个三季度,我们关注到估值极度压缩,成交量进入较低区间,因此增加了左侧布局,保持较高的仓位。在7-9月市场下探过程中坚守安全边际,控制回撤。至9月底在市场快速冲高后适当减仓,并调整结构,对于短期超涨的板块及公司止盈。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由于有效的一揽子政策,市场被激活,新资金进入将持续,国内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市场估值有望扩张。未来的财政政策将陆续出台,促使经济企稳回升。站在全球视角,美国开启降息周期,且全球地缘冲突频发,中国可能成为全球资金重新青睐的避风港之一,逆转过去一两年海外资金的大量欠配情况。虽然市场快速修复后,静态估值得到极大改善,但我们仍然对市场保持乐观,坚守对优质公司的投资。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宏观经济回顾:2024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先向上修复,一季度表现尚可,进入二季度后边际上有所走弱,地产仍相对低迷,制造业和出口链条表现尚可。投资方面,6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3.9%,投资端数据上半年呈现走弱态势,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1%,地产投资表现仍然低迷,随着近期一系列地产新政推出,部分城市二手房交易量出现明显抬升,持续关注后续地产销售表现;6月不含电力的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4%,由于当前地方债务管控力度较强、新增项目审批严格,基建增速上半年呈现下行趋势;6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5%,上半年制造业投资表现相对较好,考虑当前中美库存周期位于底部、重点领域技改及设备更新项目在持续推进、政策扶持力度大,制造业投资韧性较强。消费方面,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3.7%,上半年消费数据持续在偏弱区间运行。对外贸易方面,6月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速为3.6%,上半年出口仍具韧性,主要与外需表现较好有关。生产方面,6月PMI指数为49.5%,5月以来连续两个月转为荣枯线以下,6月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6%和49.5%,生产表现略好于需求。债券市场回顾:2024年一季度债市整体走强,在地产销售和地产链条高频数据表现持续偏弱、债市资产荒现象明显的背景下,各债券品种收益率普遍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56%下行至2.29%。期限结构上,长期品种表现更好,尤其是30年期国债。信用利差整体表现为压窄,等级利差同样压窄。二季度债市延续走强趋势,各等级各期限债券收益率均下行,10年国债收益率从2.29%下行约8bp至2.21%,且中短端利率品种收益率下行幅度大于长端和超长端。由于禁止手工补息导致的非银资金面宽松,信用债表现整体好于利率债,信用利差收窄,且中低等级信用利差收窄幅度大于高等级。股票市场回顾: 2024年开年后市场震荡加剧,春节前后市场见底反弹收复失地,整体看一季度成交量有所上升。北上资金持续流入,超过去年全年。市场分化程度高,上游资源品及红利类资产表现较强,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有较多结构性机会,AI的产业趋势持续。港股整体底部企稳。2024年二季度市场企稳并宽幅震荡,成交量逐步缩窄。市场分化程度加剧,红利类、盈利稳定类资产表现较强,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有较多结构性机会,AI产业趋势扩散至终端产品,大宗商品相关的股票高位震荡。港股冲高回落。基金操作回顾:2024年上半年,我们严格遵照基金合同的相关约定,按照既定的投资流程进行了规范运作。债券投资方面,本组合在市场收益率波动过程中积极调整仓位,顺应市场趋势,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努力提高组合收益。股票投资方面,我们在震荡过程中积极寻找个股机会,对组合适度分散、动态调整、优化配置结构,持续关注估值和成长性匹配度较好的优质公司。具体来说,我们坚持自下而上的投资框架,长期坚守一些深度价值标的。同时,市场底部波动较大,我们适时捕捉机会,在1月快速下跌中择优布局了一些优质制造业公司,在反弹中有较好表现。在3月以后,我们进行了仓位控制,并布局了黄金资源及消费公司。整个二季度,我们在并不强势的市场中,坚守安全边际,适当降低调仓频率。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市场展望: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预计将继续受益于“耐心资本”的长期布局和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倾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住股市”以稳预期,叠加财政货币双宽松的延续,市场流动性环境有望保持充裕,中长期资金入市或进一步推动估值修复。市场或将更多地关注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相关领域,尤其是AI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随着5G、AI、云计算等技术的进一步突破,预计科技板块仍将是市场的主要亮点。人工智能将在多个行业内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包括医疗、金融、制造、零售等领域,这些行业将成为资本市场新的增长动力。黄金市场也有望延续其避险需求的增长,全球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仍有强劲的需求。随着国内投资者对黄金资产配置的意识提升,预计2025年黄金的投资需求将继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