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
(020989.jj ) 恒生科技指数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成立日期2024-05-24总资产规模4.77亿 (2025-06-30) 基金净值1.3858 (2025-07-22) 基金经理张其思管理费用率0.20%管托费用率0.05% (2025-04-18)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32.97% (26 / 558)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020989)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恒生科技指数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恒生科技指数总投资收益率
张其思2024-05-21 -- 1年2个月任职表现32.97%39.81%39.22%47.57%
王士聪2024-05-212025-03-070年9个月任职表现52.23%58.90%52.23%58.90%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张其思--114.3张其思:男, 波士顿大学数理金融硕士,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具有基金从业资格。曾就职于美国Charles River Development、Citizens Financial Group,历任固定收益部分析员、资本管理部量化分析师。2017年4月加入南方基金,历任数量化投资部研究员、指数投资部研究员、国际业务部研究员。2020年6月2日至2021年3月26日,任南方原油基金经理助理;2021年3月26日至今,任南方道琼斯美国精选REIT指数(QDII-LOF)、南方原油(QDIIFOF-LOF)基金经理;2022年11月29日至今,任南方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基金经理;2024年5月21日至今,任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基金经理;2025年3月7日至今,任南方标普500ETF(QDII)基金经理;2025年4月11日至今,任南方顶峰TOPIXETF(QDII)、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南方中证香港科技ETF(QDII)基金经理;2025年4月18日至今,任南方基金南方东英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QDII)、南方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发起联接(QDII)基金经理;2025年6月6日至今,任南方港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QDII)基金经理。2024-05-21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本基金的投资目标是通过指数化投资策略,力争获得与业绩比较基准相似的回报。在基金的管理中我们采用了全复制法跟踪标的指数,基金投资组合中的证券以贴近指数成分股的配比进行配置。港股行情的边际贡献主要来自中国的科技股。可以看到港股整体和港股科技股的走势方向是类似的,而港股科技板块行情的幅度在大行情时比港股整体市场的弹性更高。港股市场上的科技股以中国内地在港上市的科技龙头为主,代表了中国互联网科技的头部行情。港股科技板块近期处于横盘状态,未来拐点可能由国内经济数据、政策或AI技术突破等因素驱动。短期内,预计港股市场处于相对平稳期,适合左侧布局。展望2025全年,科技进步仍是值得关注的主题。科技的突破能够让一些过剩的产能变成新的生产力量,而且经济出现新的增长点之后,可能会带来一些后续的扩散效用,由生产端的增长拉动消费端的改善。中长期看,科技、传媒等新兴经济符合中国经济和人口结构转型下的消费新趋势,并且具有出海破局的alpha机会,港股科技板块在反弹的机会和弹性上都具有相对优势。港股市场具有上涨快的特性,因此投资上我们建议在横盘震荡或阴跌时布局,才更容易左侧布局等待行情上涨。2025年二季度,本基金净值良好保持了对业绩基准的跟踪。未来,本基金投资团队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趋势,谨慎勤勉、恪尽职守,力争实现对标的指数的继续有效跟踪。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A份额净值为1.3562元,报告期内,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86%,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为-2.59%;本基金C份额净值为1.3180元,报告期内,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93%,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为-2.59%。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本基金的投资目标是通过指数化投资策略,力争获得与业绩比较基准相似的回报。在基金的管理中我们采用了全复制法跟踪标的指数,基金投资组合中的证券以贴近指数成分股的配比进行配置。今年以来,港股又出现了一轮行情。这轮行情的触发因素是DeepSeek的发展,也就是我们的科技在进步,在国际的科技竞争中抢占了一个有利的地位。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一轮的逻辑主要是补涨。从指数点位上看,恒生科技指数刚刚才突破了之前的高点,对比美股科技标杆指数纳斯达克100,恒生科技指数的行情远没有完全释放。经历了去年的ChatGPT,文字生成图片、生成电影,今年又有了DeepSeek,对于金融市场都各自带了一波行情。在AI的主题里面,新的东西层出不穷,不管是从算法端,还是从内容生成上面,还是当前算力节约方面,不论哪个方向,都是在不断出现新的突破。我们也预计未来AI这个逻辑是通顺的,能够提高社会的全要素生产力,提升社会运转的效率。既然具有长期发展的逻辑,DeepSeek这个话题还能继续讲很久,即使我们看到几个月、半年、一年以后DeepSeek这个热点过去了, AI的发展也不会停下来,会有下一个热点出现,所以它是一个非连续性、离散的一种市场机会体现,最终长期它会连成整个AI大趋势。DeepSeek其实放在整个AI发展、整个人类科技的发展上面,也就是“一小步”,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其实人类从最早刚学会用火,到后面登上月球,现在到人工智能的出现,能够真正让机器来给人干活,很聪明的来给人干活,这种技术上的突破其实都是一小步、一小步、一小步走出来的,未来也是小步快跑,积小胜为大胜,积波段为趋势的行情。展望2025年,科技进步仍是值得关注的主题。科技的突破能够让一些过剩的产能变成新的生产力量,而且经济出现新的增长点之后,可能会带来一些后续的扩散效用,由生产端的增长拉动消费端的改善。中长期看,科技、传媒等新兴经济符合中国经济和人口结构转型下的消费新趋势,并且具有出海破局的alpha机会,恒生科技指数在反弹的机会和弹性上都具有相对优势。2025年一季度,本基金净值良好保持了对业绩基准的跟踪。未来,本基金投资团队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趋势,谨慎勤勉、恪尽职守,力争实现对标的指数的继续有效跟踪。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A份额净值为1.3962元,报告期内,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9.23%,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为19.33%;本基金C份额净值为1.3578元,报告期内,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9.15%,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为19.33%。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本基金的投资目标是通过指数化投资策略,力争获得与业绩比较基准相似的回报。在基金的管理中我们采用了全复制法跟踪标的指数,基金投资组合中的证券以贴近指数成分股的配比进行配置。2024年,本基金净值良好保持了对业绩基准的跟踪。未来,本基金投资团队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趋势,谨慎勤勉、恪尽职守,力争实现对标的指数的继续有效跟踪。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本基金的投资目标是通过指数化投资策略,力争获得与业绩比较基准相似的回报。在基金的管理中我们采用了全复制法跟踪标的指数,基金投资组合中的证券以贴近指数成分股的配比进行配置。三季度内,港股市场在前半段较为震荡,最终在9月下旬国内政策的支持下迎来爆发,出现大幅上涨。本轮港股的行情中,港股反弹起点是9月19日美联储正式开启降息周期,降息50bp,全球风险资产因此上涨;9月23日国新办预告央行新闻发布会,市场预期央行宣布降低存量贷款利率,市场加速上涨;9月24日央行一揽子政策落地(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按揭利率/创设新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市),市场大幅上行;9月26日召开9月政治局会议,首次在9月政治局会议上讨论经济议题、首次在盘中发布会议公报,明确提出房地产要“止跌回稳”,明确提出要加大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市场对财政政策预期大增;国庆期间港股开盘交易,伴随着财政政策预期的加强和地产成交数据的好转,市场继续上行。本轮港股市场上行主要由风险溢价贡献(估值提升),盈利预期没有变化,高点时风险溢价已降至2023年初高点水平。港股短期上行斜率过高,高点时动态PE估值快速回升至2010年以来的均值水平,超买指数接近历史高点水平,需切实看到基本面发生改善才能作为市场拐点的判断。更长期而言,港股受益于国内基本面和全球流动性。国内政策的发力对于基本面具有周期性正面因素,海外的降息也预计将给港股带来增量流动性,往后看预计市场波动将加大但上行概率大于下行概率。2024年三季度,本基金净值良好保持了对业绩基准的跟踪。未来,本基金投资团队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趋势,谨慎勤勉、恪尽职守,力争实现对标的指数的继续有效跟踪。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A份额净值为1.2096元,报告期内,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0.61%,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为30.36%;本基金C份额净值为1.2091元,报告期内,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0.57%,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为30.36%。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回顾港股2024年,整体行情呈现“在震荡中夹杂着反弹”的特点,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信用周期的变化。2024年产品成立以来,港股市场在三季度出现了一波极致行情,四季度的指数点位中枢相比前三季度出现了明显的抬升。本轮港股的行情中,港股反弹起点是9月19日美联储正式开启降息周期,降息50bp,全球风险资产因此上涨;9月23日国新办预告央行新闻发布会,市场预期央行宣布降低存量贷款利率,市场加速上涨;9月24日央行一揽子政策落地(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按揭利率/创设新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市),市场大幅上行;9月26日召开9月政治局会议,首次在9月政治局会议上讨论经济议题、首次在盘中发布会议公报,明确提出房地产要“止跌回稳”,明确提出要加大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市场对财政政策预期大增;国庆期间港股开盘交易,伴随着财政政策预期的加强和地产成交数据的好转,市场继续上行。本轮港股市场上行主要由估值提升贡献,并且在2025年初已经初现实际的盈利增长,对港股未来的行情提供了更扎实的基础。展望2025年,信用周期和财政依然是我们的终点关注方向。当前需求下行、通胀低迷、信贷疲弱导致企业盈利不振的问题主要根源仍是信用收缩。往前看,我们认为高杠杆、利率和汇率的现实约束、政策精准微操的范式下,增量刺激会陆续推出,市场应会在震荡中带有阶段性机会。因此对于2025年的投资上,把握波段和结构性机会应会成为更好的策略。中长期看,科技、传媒等新兴经济符合中国经济和人口结构转型下的消费新趋势,并且具有出海破局的alpha机会,恒生科技指数在反弹的机会和弹性上都具有相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