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元安鑫回报A
(009395.jj)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0-09-28
总资产规模
1.58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0743基金经理李彪俞敏超管理费用率0.80%管托费用率0.15%持仓换手率26.35%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89%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鑫元安鑫回报A(009395)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王美芹2020-09-282021-06-300年9个月任职表现5.07%--5.07%--
赵慧2021-03-252022-06-281年3个月任职表现11.52%--14.71%--
李彪2021-03-25 -- 3年4个月任职表现3.14%--10.86%34.39%
陈浩2022-06-282024-06-282年0个月任职表现-1.24%---2.46%34.39%
俞敏超2024-06-28 -- 0年1个月任职表现-0.93%---0.93%--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李彪本基金的基金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兼权益投资部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权益投资部FOF投资部总经理125.1李彪先生:硕士,2011年12月至2015年6月曾在上海辕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华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金瑞期货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员;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任上海辕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任上海华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任金瑞期货有限公司研究员,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任上海潼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投资经理。2016年5月加入鑫元基金担任研究员,2018年5月起担任基金经理助理,2019年6月11日至2021年1月15日任鑫元行业轮动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2月18日起担任鑫元欣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3月25日起担任鑫元安鑫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现任鑫元鑫动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鑫元长三角区域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鑫元欣悦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03-25
俞敏超本基金的基金经理70.3俞敏超:男,学历:管理学硕士。相关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历任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易员,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自贸试验区资金营运中心主管、总经理助理,从事投资交易工作。2021年11月加入鑫元基金,历任固收投资经理,现任基金经理。现任鑫元招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鑫元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鑫元中债3-5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鑫元瑞利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鑫元稳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鑫元恒利三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鑫元安鑫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4-06-28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二季度债券市场收益率在4月有所震荡,此外整体维持下行走势,利率债方面,中短端和超长端品种相对下行幅度较大,10年以内曲线结构有所走陡。在基本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市场核心做多逻辑还是存款向固收类投资品搬家,存贷款利率主导下的广谱利率下行,期间交易博弈主要围绕资金面、政府债供给、央行对超利率纠偏喊话等展开。季初的“禁止手工补息”政策,不仅大幅推动了存款向固收类资管产品的转移,并且大幅影响了资金面,非银负债持续增加,流动性进一步宽松,存款的转移带来券种偏好改变进而导致资产价格的变化,使得信用利差进一步压缩,叠加债券供给进度仍然偏慢,资产荒的格局在二季度没有出现明显改善。  基本面方面,从5月高频数据和最新的PMI数据以及6月以来的高频数据来看,经济大体延续量稳价弱的特征,水泥、石油沥青和新房销售等高频指标仍弱势徘徊。后续需要重点关注专项债发行节奏和基建施工进度,结合近期总理“固本培元”的定调,政策重在托底,短期可能难以看到较强的“超预期”政策出台。外部环境依然有利于债券,当前虽然美联储忧虑通胀再起坚持不降息,但汇率方面的考虑或将让位于高利率损害经济活力的担忧,外部环境总体是利率趋于下行的。  策略上,在降息降准预期、基本面改善有限、强刺激政策预期或落空、资产荒格局尚未明显改善等的支撑下债券市场仍未到反转时,预计债市出现持续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高,但超长端债券利率的持续下行也引起了监管层面的担忧,建议维持中性的久期。  本基金在报告期内债券依然以票息策略为主。权益方面,24年上半年市场经历了较大的波动,整体来看微盘股表现不佳,成长表现不佳,红利与大盘表现较好。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场内ETF份额迅速提高,对大市值蓝筹推动明显; 2、经济增长恢复但是力度不够,随着出口增速提高; 3、海外的地区局势影响出口板块以及持续性; 4、上市公司分红率和回购力度加大,成为了市场最直接的推力。  我们由于坚持‘加仓低位 减仓高位板块’原则,适当的减仓了出口方向和消费,加军工、生物医药,与今年红利、出海以及AI方向重合度并不高,原因一方面是觉得红利指数已经跑赢市场3年多,其盈利能力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另外一方面对AI板块,更多的是低估产业的进化速度。 24年上半年新能源板块本身表现不差,反而医药、微盘等成为拖累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受到相关海外市场非经济影响为主的因素导致。 经过近期分析,微盘股本身流动性或存在补偿需要,适当的减持了一些小市值标的。 后期,我们依然会坚持在成长为主的低估值板块投资,精选业绩为王的标的。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权益方面,24年一季度市场经历了较大的波动,1月份市场承压较大,但是随着2月后压力逐渐缓解。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市场流动性得到显著改善,场内ETF份额迅速提高 2、经济预期修复,随着出口增速提高,制造业投资增提高,我们看到了经济修复的迹象 3、联储对降息的积极表态,虽然左右摇摆,但是市场对年内降息的预期还是存在的 4、上市公司分红率和回购力度加大,成为了市场最直接的推力。我们在一季度,依然坚持着分散投资的投资策略,行业分布主要在军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消费上,与今年红利、出海以及AI方向重合度并不高,原因一方面是觉得红利指数已经跑赢市场3年多,其盈利能力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另外一方面对AI板块,更多的是低估产业的进化速度。24年一季度新能源板块本身表现不差,反而医药与电子等成为拖累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受到相关海外市场非经济影响为主的因素导致。尽管一季度医药表现不尽如意,但是我们对海外降息背景下创新药的预期仍然偏乐观。  2024年一季度,债市收益率总体走低。1月配置行情叠加降息预期和偏弱的风险偏好下,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下行突破2.45%;2月春节前权益市场先跌后稳,债市窄幅震荡,春节后资金利率下行,新一轮存款利率调降预期升温,临近月末保险协存纳入同业存款监管的消息提振债市情绪,10年期国债收益下行至2.35%;3月上旬两会经济目标设定未超预期叠加央行释放宽松信号,10年国债收益突破2.30%创年内新低,中下旬后特别国债发行方式、地产政策和人民币汇率压力反复扰动下,债市情绪转向谨慎,10年国债收益围绕2.30%附近震荡。整体而言,一季度在政府债券供给偏慢格局下,资产荒演绎较为极致,各期限收益率快速下行,长端利率品种表现亮眼,曲线走平。 报告期内,本基金根据负债端和市场变化,关注中短久期票息类资产的配置机会和长端利率的波段机会,实现了净值的稳步增长。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是宏观经济错综复杂的一年,也是投资较为难操作的一年。回顾全年,年初市场表现较好的AI以及应用在下半年回调幅度较大;另外一方面,消费虽然有所复苏,但是消费板块在2023年却乏善可陈。从风格上来看,小市值风格在2023年占优明显。因为美债利率的下行以及国内居民的消费开始保守,企业支出保守,较多行业承压,因此出海以及高分红成为市场一条主线。2023年几点值得强调的是:     1、 全年对科技,包括AI、低空卫星、人形机器人、减肥药等重视度不够。   2、 全年对高股息资产重视度不够 。  3、 对股价位置偏高个股偏谨慎,因此基金净值下半年回撤幅度得到控制。    4、 抓住了部分下半年的消费电子与创新药机会。  5、 对军工行业订单不及预期认识度不够。  6、 部分公司业绩修复慢于前期预期水平。  2023年债券市场伴随着市场投资者对政策和基本面预期变化、流动性变化、机构配置需求变化等主线呈M型走势,中枢整体下移,具体阶段如下:年初信贷靠前发力,资金面相对紧张,市场对于稳增长政策预期强烈,利率震荡上行;从3月中旬到8月中旬,内生增长动能减弱,资金面宽松,货币宽松预期增强,市场收益持续下行;8月中旬央行超预期降息后,虽然市场对于资金面的乐观预期仍有延续,但受汇率压力、政府债供给加快、金融防空转监管基调等影响,资金面持续收敛,叠加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利率上行调整、曲线呈现熊平态势;12月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地叠加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央行持续呵护资金面,短端资金利率下行明显,利率震荡下行曲线牛陡。报告期内,本基金始终坚持稳健的投资策略,结合产品负债端和市场走势灵活调整久期和杠杆水平,在保障资产安全性的基础上,为基金持有人谋求稳定的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本基金在今年三季度保持了一贯的均衡、稳健投资策略,多行业均衡,投资方向在食品饮料、医药、锂电、军工、高端仪器装备上,新增加了国内AI自主研发的龙头企业,同时三季度适当的往顺周期方向上有所倾斜,食品饮料通过一定的波段加厚了收益。军工在三季度的表现不尽如意,我们认为还是和大环境有关系,但是我们依然对今年军工企业三、四季度业绩充满信心。 三季度锂电池拖累较为明显,主要还是受到全球博弈与海外罢工事件的影响。医药在三季度我们适当的增加了仓位,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反腐结束,优质的医疗企业优势更加明显。创新药的创新周期在反腐背景下,只是很小的一个插曲。国产化的进程依然在进行,我们依然看好上有高端仪器的国产化中的具有研发优势的企业。我们认为AI前半程更多的在英伟达相关产业链光模块上,但是下半场国内大模型企业有望逐步赶上。   三季度债券市场整体先涨后跌,8月中旬受央行意外降息的利好推动,收益率下行至年内低位,10Y国债最低下行至2.54%,10Y国开债最低下行至2.65%,30Y国债最低下行至2.87%附近。但8月下旬以来,随着地产调整政策放松力度加码、个税抵扣标准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减半等政策陆续出台,债券收益率从低位逐步反弹。从期限利差来看,8月政策利率下调后,长端下行幅度大于短端,收益率曲线走平。而8月底以来,受资金面紧张影响,短端上行幅度更大,期限利差继续缩窄,收益率曲线走平。信用债方面,7-8月受“资产荒”以及“一揽子”化债政策的推动,城投债和银行次级债信用利差继续压缩,并从高等级品种向中低等级品种演绎,在8月底降息后信用债收益率触及年内低点,随后在8月底地产放松政策进一步加码的影响下开始回调。9月上旬,理财预防性赎回基金导致信用债抛压加大,信用利差明显走扩,9月中下旬随着央行降准且加大公开市场投放,资金面担忧有所缓解,信用债配置需求也有所恢复,债券市场整体呈现弱势整理状态。  报告期内,本产品主要关注票息类资产,严控信用风险、精选个券,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组合久期和杠杆水平,较好的把握了利率波动的机会。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2023年或许是过去几年宏观环境对市场影响显著的一年:海外降息进程低于预期,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上行到5%上方。 国内经济增长虽然依然有5%,但是实体感受存在差异,导致市场对2024年也存在较为谨慎的预期。但是,我们认为,2024年或许是机会最大的一年。原因如下几点:    1、海外经济强于预期水平,虽然不利于降息,但是对国内出口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市场持续寻找出海机会。    2、海外的降息,2024年大概率看到落地,从前期3月推迟到6月,市场有明显的纠正过程;在海外降息背景下,国内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灵活空间更大,因此可能出现海外美债收益率与国内LPR轮番下降局面。    3、2023年不管是公司业绩基数还是产业修复度,都不高。2024年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    4、虽然近期红利板块表现强劲,我们也看到对稳定经营资产的追逐到了一定水平。但是并不高估,因此不会有大幅下跌的机会。    5、国内权益资产的股息率相较于国内十年国债、十年期美债都具有了明显的性价比。    6、股市的顶层设计制度开始修正,如新股发行价格偏高;再融资规模偏大,以及限售股转融通等有望逐步修正。    7、市场期待的反转条件,如对经济的更大刺激有望逐渐落地。  2024年,对债市影响较大的几个确定性线索:一是海外方面,随着美联储在2024年的货币政策转向,外部因素对国内货币政策的约束有望得到明显缓解,国内债市面临的外部压力边际放松。二是作为中国经济正常化的第二年,重点关注全年增长目标,及对应的财政政策力度。中性情境下,5%的增长目标可能对应3%的预算赤字率、近4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债限额。在此背景下,2024年一季度政府债供给压力可能不会大幅高于2023年同期债市可能进入供给压力的缓和期,债券市场缺资产的行情或延续。  2024年利率中枢有望震荡下移,为支持经济继续修复,以及缓和地方债务和居民部门债务压力,货币政策将总量“灵活适度”、结构“精准有效”,货币政策转向收紧的概率不高。出于政策早发力早见效的考虑,以及一季度基数较高,降准降息落地的概率也较高。因而一季度可能成为债市博弈货币宽松加码的一个窗口期,利率曲线有望从相对平坦的形态中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