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瑞盈63个月定开债券(010719) - 基金经理
加载中......
基金经理 | 任职日期 | 离任日期 | 任职时长 | 年化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 | 总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
---|---|---|---|---|---|---|---|
陈晨 | 2021-02-08 | 2022-05-09 | 1年3个月任职表现 | 3.51% | -24.71% | 4.39% | -29.76% |
邵笛 | 2022-12-02 | -- | 2年7个月任职表现 | 3.72% | 1.82% | 10.08% | 4.85% |
王明欣 | 2022-05-09 | -- | 3年2个月任职表现 | 3.75% | 0.55% | 12.42% | 1.75% |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 职务 | 从业年限 | 管理年限 | 详情 | 任职日期 |
---|---|---|---|---|---|
邵笛 | 基金经理 | 18 | 6.6 | 邵笛先生:1982年生,中国国籍,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职上海广大律师事务所;上海文筑建筑咨询公司;上海永一房产咨询有限公司。自2006年9月起加入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直从事证券投资研究工作,曾任交易员、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自2014年10月31日起任东吴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自2018年4月11日起担任东吴增鑫宝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自2018年4月23日至2021年9月1日担任东吴悦秀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4月2日至2020年7月7日担任东吴鼎元双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7月2日起担任东吴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5月9日任东吴鼎泰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5月9日任东吴优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12月2日起担任东吴瑞盈6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东吴悦秀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东吴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 2022-12-02 |
王明欣 | 基金经理 | 7 | 3.2 | 王明欣:女,中国国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硕士,具备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2017年7月加入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基金经理。2021年7月12日至2023年11月6日担任东吴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5月9日至今担任东吴瑞盈6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5月9日至今担任东吴月月享30天持有期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1月8日至今担任东吴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1月9日至今担任东吴增鑫宝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 | 2022-05-09 |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二季度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拉低世界经济增长预期。通过精准政策应对,国内经济呈现稳重向好,结构分化的特点。制造业PMI自4月起连续回升,出口呈现一定韧性,二季度单月同比增速均保持正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同比增速继续好转。但也存不足,二季度地产销售跌幅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承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企稳,货币政策更加积极,五月央行宣布同时降准降息,货币政策与财政协同不断优化,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加速发行。 二季度债券收益率高位回落,整体呈现震荡略强走势。4月初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市场避险情绪加重,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此后在关税博弈反复、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降准降息、买断式逆回购加量,以及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等多种因素推动下,债券市场反复震荡,此外,权益市场的走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债券投资者行为造成影响。在配置盘推动下,信用债需求较为平稳,收益率震荡下行。在央行强力支持下,银行负债压力得以缓解,二季度资金面较为宽裕,流动性分层现象较一季度大幅好转。 本基金在报告期内保持杠杆运作,根据市场变化以及对资金面的判断,合理安排融资结构,选择短期或中长期限等不同回购期限,努力控制融资成本,致力防范流动性风险。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一季度国内经济延续此前企稳回升态势,社会零售总额增速略有好转,出口表现好于预期,地产“小阳春”持续性有待观察,制造业PMI指数自二月起连续处于荣枯线上方。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发展目标及财政赤字率、债券发行计划等各项安排务实而积极,更加突出提振消费的重要性,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外部看,央行通过调节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稳定汇率预期。经过上季度的收益率加速下行后,一季度债券市场出现调整。从年初至二月中旬债券收益率窄幅震荡,之后在一月金融数据好转、央行暂停买入国债,以及略超预期的政府工作报告等因素推动下,债券收益率震荡走高,直至三月中旬,债券收益率高位回落,期间降准降息操作迟迟未能兑现也对市场造成一定压力。出于稳汇率、“防资金空转”和“防利率风险”的需要,一季度资金面大幅波动,尤其是在春节前一段时间资金面全面收紧,回购利率大幅上行,进入二月后资金面略有好转,但仍有波动,二月底后再度进入相对平稳宽松阶段,直至季末。本基金在报告期内保持杠杆运作,根据市场变化以及对资金面的判断,合理安排融资结构,选择短期或中长期限等不同回购期限,努力控制融资成本,致力防范流动性风险。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GDP同比增长5%,实现全年目标,分季度看,呈“V”型走势。从结构看,外贸出口好于预期,在阶段性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后,中央基建投资加速,房地产销售改善。但也存在内需及实体融资需求偏弱,物价低迷等挑战,根据统计局数据,全年CPI同比上涨0.2%,PPI同比-2.2%。随着金融总量数据“挤水分”的推进,2024年社融增速同比增8%,再创新低。期间财政政策发力偏靠后,货币政策持续保持宽松,央行通过降准降息、新增买断式逆回购工具等方式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此外,取消银行“手工补息”、同业存款自律倡议等措施也有效打通金融体系利率传导的堵点,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外部环境看,美联储9月首次降息,有助于减弱国内政策约束,财政政策加大力度,但出于对地缘政治和内需前景的担忧,汇率贬值压力阶段性增加。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财政政策发力略显滞后。“资产荒”逻辑持续演绎,为债券市场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全年债市涨幅大超市场预期,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均下行至2%以下。从节奏看,一季度和四季度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主要是受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宽松预期及市场供需情况等因素影响。期间也出现过几次小幅调整,如4月、8月和9月,调整幅度在10-20bp左右,主要受监管态度、超预期政策等影响。虽然年内陆续有降准降息动作,但出于资金“防空转”和防范债市风险的需要,资金利率基本保持在政策利率上方,呈现相对于债券“偏贵”的状态。本基金在报告期内保持杠杆运作,根据市场变化以及对资金面的判断,合理安排融资结构,努力控制融资成本,致力防范流动性风险。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由于政策定力较稳定,受到二季度金融挤泡沫影响,三季度经济基本面延续此前稳中稍弱的走势,虽然结构上也有亮点,如外需和非地产类投资保持一定韧性,但内需不足仍是主要拖累项,表现为信贷不及预期,地产销售投资数据均处于低位,社会消费品同比增速偏低。统计局数据显示,年初以来CPI同比增速持续位于1%下方,8月PPI同比增速再次拐头向下,依旧处于负值区域。从外部环境看,区域冲突加剧,贸易争端不断,外需对经济的拉动力面临挑战,而美联储开启近四年来首次降息,使得国内货币政策受到的制约明显放松,三季度央行进行了一次降息和一次利率准备金率双降。三季度影响债市的因素较多,一方面,基本面拐点尚未显现,货币政策相对宽松,而财政支出慢于往年;另一方面,三季度政府债供给提速,央行持续提示债券收益率过低风险并采取买卖债券操作,而资金利率未跟随降息出现下行。最终债市呈现两轮涨跌行情,长利率债收益率两次下行,不断向下靠近关键位置,最终在9月下旬超预期的稳增长政策出台后出现快速调整,总体呈现“慢涨快跌”的特征。信用债走势和利率债略有不同,8月开始的理财基金赎回使得信用债收益率震荡上行,在季度末受影响加大,其中低等级城投债和银行永续债表现更加明显。三季度一级债券供给增加使得银行体系资金需求增加,存单收益率在前两个月呈现V型走势,9月则在短期震荡后略有下行。三季度资金面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略有收紧,降息降准更多是起到对冲作用,回购利率较二季度未见明显下行,和政策利率的利差较此前有所扩大。本基金在报告期内保持杠杆运作,根据市场变化以及对资金面的判断,合理安排融资结构,选择短期或跨月等不同回购期限,努力控制融资成本,致力防范流动性风险。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随着美国逆全球化的推进,“减税”和“关税”的组合政策更趋明朗,一方面加大其国内通胀压力,降息节奏或将放缓,另一方面可能影响我国出口贸易表现。国内看,扩内需政策可能将持续推进,地产触底的概率有望增加。稳经济压力仍然存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积极的可能性较高。而机构的资产配置需求仍将延续,因此债市具有配置价值的基本逻辑或依然存在。但同时也要关注出口及市场风险偏好的边际变化,此外,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可能对汇率带来一定压力,短期的调控需求或将对资金面造成一定压力。债市的波动性有可能加大,需要关注基本面和政策的变化趋势及可能出现的预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