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添润定期开放债券
(004045.jj)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7-02-16
总资产规模
5.25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债券型当前净值1.1415基金经理龙悦芳管理费用率0.30%管托费用率0.1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4.15%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金鹰添润定期开放债券(004045)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黄艳芳2017-02-162018-07-111年4个月任职表现4.57%--6.47%--
黄倩倩2018-07-072022-01-273年6个月任职表现4.31%--16.15%0.93%
龙悦芳2022-01-27 -- 2年6个月任职表现3.69%--9.48%--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龙悦芳本基金的基金经理,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146.8龙悦芳女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学硕士,特许金融分析师(CFA)。2010年加入平安证券,历任研究员、交易员、投资经理助理、投资经理。具有扎实的研究功底,深入研究新经济、新消费,同时熟悉债券交易和指数化投资,了解银行间债券市场和相关业务规则。2017年5月加入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等职务。现任金鹰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自2017年9月8日)、金鹰添瑞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7年9月21日)、金鹰鑫瑞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8年6月14日)和金鹰添祥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8年9月19日)。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任金鹰鑫日享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1月起任金鹰年年邮享一年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月起任金鹰添润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2月起任金鹰元盛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及金鹰添益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8月起任金鹰金鹰民稳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6月起任金鹰添兴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01-27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二季度,国内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弱需求背后是多种力量的合力:企业端基建、重大项目、三大工程的融资需求未见有效提升;地方政府方面,化债继续约束地方政府扩表与基建投融资需求;居民端地产新政带来的脉冲迅速回落,居民部门的杠杆意愿未见明显提升;政策面禁止“手工补息”持续,继续压降信贷的空转和套利。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了稳增长的加速推进,对地产的态度亦出现了变化,5月中旬开始,地产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发力,央行出台降低首付比例、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地方政府收储提速。政策托底下,代表城市新房成交环比上涨;二手房方面,观望客户入场,成交热度有所回升;收储的提速有利于缓解开发商的财务压力。但全国范围内的销售数据未见趋势性逆转,收储的推进坚持市场化原则,对最终地产的投资和销售影响有限,整体来看,地产部门延续了上半年的下行态势。二季度,债券收益率在经历了一季度的快速顺畅下行后转为震荡,在纠结中突破了前期利率低点,利率曲线较一季度更趋陡峭化。二季度利率调整的因素在于地产政策的转变、特别国债发行节奏的博弈、央行对长债收益率的关注。但宏观环境的弱复苏逻辑未变,边际资本回报的下行带动利率中枢继续向下的趋势不变。资金脱媒在打击“手工补息”的推动下快速发酵,理财等广义基金规模超季节性增长,短期内资金的快速涌入使得不同品种债券比价脱钩,背后都是广义基金结构性“资产荒”逻辑的演绎。信用利差、期限利差、品种利差在前期低点下进一步压缩。低等级和超长信用债表现亮眼,机构在拉长久期和信用挖掘方面更加积极。二季度组合增加了券商债、利率债和存单的配置,在利差低位下挖掘相对价值,积极参与有相对收益的品种。保持组合杠杆水平,同时参与利率债的波段交易,增厚组合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国内经济整体延续修复态势,新旧动能转换之际,经济增长结构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生产边际改善、需求表现分化;房地产销售数据偏弱、地产投资仍处弱势,外需条件好转过程中出口数据出现了积极改善。表现在高频数据上,开年以来制造业景气度不断走高,建筑业景气度持续调整。在经济增速较合意且不乏结构性亮点的背景下,政策维持较强定力,年初宽财政的预期逐步降温,化债延续,地方融资平台缩表趋势不改,重点省市地方政府支出受到限制,项目不足的约束下,地方债新增供给偏慢。1-2月,债券市场整体延续了2023年末的强势行情,收益率快速顺畅下行,驱动因素在于经济复苏斜率整体偏缓、降准落地、存款利率调降和宽财政预期落空以及配置盘的强势带动。3月份,债市陷入纠结,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经济数据没有进一步走弱;二是月中汇率的扰动使得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再次延后;三是随着超长期限特别国债发行的来临,机构对发行节奏的博弈加大,潜在利空扰动下利率中枢低位盘整,振幅加大。一季度整体来看,利率曲线整体向下平移,1年期和30年期超长表现最优。信用方面,经过近3个月收益率的快速下行,信用市场的低利率和资产荒困境更为突出,绝对收益考量下,机构追逐久期,信用的曲线跟随利率。“统借统还”助力化债,城投个体的阿尔法收益被抹平。一季度本基金持仓以利率债和金融债为主,提高了组合的杠杆,加大了利率债的波段交易。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回顾2023年,经济在疫情管控放松后缓慢复苏,但进展并非一帆风顺。政策发力的方向倾向于处理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反应在价格上,CPI和PPI均呈现下行态势,全年的通胀中枢远低于疫情前。年内经济修复的高点出现在一季度和三季度。一季度在疫情防控优化后经济自然回升,房地产高频数据修复较好,土地成交面积小幅上涨,商品房销售面积整体呈现回升态势,信贷提前发力,史无前例的开门红形成一季度的“小阳春”。复苏的斜率在二季度有所放缓,金融数据经过短暂脉冲后二季度总量和结构双双回落,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存疑;制造业PMI再度回落至荣枯线之下,内需不稳,外需出口压力进一步增大,企业去库存加速;地产销售在“五一”后呈现出量萎靡、价下行的局面,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的同比跌幅均持续扩大。7月底政治局会议释放稳增长信号后,房地产、地方债务化解、活跃资本市场等各方面的一揽子重磅政策陆续推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协同发力,逆周期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新订单、新出口连续两个月回升,三季度内外需不足的状况有边际改善。四季度财政增量政策发力,但经济修复动能未见大幅反弹,制造业PMI在10月份开始回落至荣枯线以下,11月CPI和PPI均低于预期,PPI环比走弱,房地产投资的拖累在四季度也愈发严峻,基本面压力再现。流动性来看,全年广义流动性盈余增加,货币政策仍处宽松周期,央行进行了两次降息和两次降准,但回购利率中枢抬升,资金松紧节奏更加明显。全年利率呈“M”型走势,长端利率在40BP内震荡,10年期国债的利率高点2.93%,低点2.54%;1年期国债利率最高点2.40%,最低点1.73%。广义基金配置力量强势,信用利差整体下行,普通信用债、二永债利差明显压缩,始于三季度的“化债”行情带来短久期城投债的无差别定价,低等级的信用利差极致压缩。2023年,本基金一季度配置以信用债为主;二季度,增加利率债配置;三季度兑现部分收益,四季度,增加利率债配置。总体上,综合宏观环境以及货币市场的判断,积极参与利率债交易机会,灵活调整组合杠杆和久期。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三季度来看,经济复苏的斜率较二季度有所改善。7月底政治局会议释放稳增长信号后,涉及房地产、地方债务化解、活跃资本市场等各方面的一揽子重磅政策陆续推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协同发力,逆周期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方面,专项债发行提速,计划外国债发行;货币政策重启逆周期调节,8月超预期降息后,9月降准彰显政策持续用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决心;地产方面,包括“认房不认贷”、首套房首付比例、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在内的多项政策持续优化。金融数据经过二季度的回落后,8月开始在财政重回扩张的带动下,总量出现超预期回升;但分项来看,7、8月中长贷连续同比少增,社融结构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制造业PMI自6月起连续回升,9月重回荣枯线以上,生产端有所好转,新订单、新出口连续两个月回升,内外需不足的状况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经济环比改善和政策预期增强的背景下,债券市场迎来一定幅度的调整,短端调整幅度更大,曲线进一步平坦。整个三季度10年期国债在2.54%-2.70%区间震荡,低点出现在8月,央行超预期降息叠加7月经济数据全线走弱,带动10年国债收益率向下突破2.60%关键点;高点出现在9月末,跨月资金持续收敛,月末公布的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经济触底回升的态势进一步明朗。1年国债收益率整体上行,由7月中旬的1.73%上行至9月末的2.23%,期限利差被动大幅收窄。受益于“一揽子化债”带来的政策利好,信用利差整体收窄,低等级、短久期城投债利差压缩更为极致,1年期AA等级城投债与国开的利差三季度最低42BP,较7月初下行25BP。三季度本基金仍以票息策略为主,密切跟踪市场动态,组合整体维持中性久期,对于增量资金,基于“化债”带来的城投短期偿债能力的改善,适度增加了城投资产的占比。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展望 2024年,在“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政策基调下,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将更为积极,经济有望获得修复。但2024年低基数影响退去,要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未来各项政策还需更积极作为,形成合力,扭转总需求不足。财政政策在2023年末提前加码,增发的1万亿国债多将在2024年投⼊使⽤。“一揽子”化债政策推出后,城投严控新增债务,12个化债重点省份的新建政府投资项目受到严格限制,2024年中央政府将继续接替地方政府成为加杠杆的主力,带动基建投资增速回升。根据2023年的经验,年初的目标赤字率或相对审慎,预计预算内赤字率维持3.0%,后续相机抉择,适度加大支出规模,支撑经济发展需要。房地产延续新发展模式,供给端商品房与保障房并举,“三大工程”的拉动下地产投资增速降幅或有所收敛;地产销售在需求端政策优化的刺激下环比或有反弹,但人口红利减弱、城镇化进程放缓、居民收入修复较弱的趋势未见扭转,中长期仍面临走弱压力。内需方面,当前消费倾向已较好修复,消费支出向上弹性取决于居民收入修复,2024年来看,收入修复偏弱仍将制约社零的进一步回升。出口方面,全球经济放缓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对出口增速和出口占比带来压制,节奏上,上半年欧美高利率对我国外需形成制约;下半年若欧美开启宽松周期,海外经济软着陆,外需将有所改善,对出口形成支撑,但需关注大选年地缘政治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整体来看,基建投资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仍是2024年稳增长的抓手。货币政策在欧美紧缩周期结束的背景下,外部约束有望减弱,稳增长诉求下,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合理充裕,更加注重和财政政策的协同,总量政策外,PSL或将成为重要的结构性工具助力“三大工程”。2023年底开始,持续的双降预期带动债券市场的强势,2024年1月配置盘的强势回归使得收益率整体再下一城,当前来看收益率的绝对水平和相对位置都处低位,定价已较充分反应债市利好。组合将密切关注流动性和政策变化,灵活调整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