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菱信安泰广利6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
(008028.jj ) 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债券型成立日期2020-10-21总资产规模85.13亿 (2025-06-30) 基金净值1.0675 (2025-07-18) 基金经理叶瑜珍管理费用率0.15%管托费用率0.05% (2025-02-27)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3.74% (2221 / 7199)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申万菱信安泰广利6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008028)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叶瑜珍2020-10-212022-07-051年8个月任职表现3.60%-4.07%6.18%-6.80%
唐俊杰2020-11-032025-02-254年3个月任职表现3.74%-4.68%17.08%-18.57%
叶瑜珍2025-02-25 -- 0年4个月任职表现1.50%4.33%1.50%4.33%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叶瑜珍本基金基金经理2012叶瑜珍女士:硕士研究生,2005年01月加入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风险分析师、信用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申万菱信添益宝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申万菱信可转换债券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申万菱信安鑫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任申万菱信收益宝货币市场基金、申万菱信安鑫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申万菱信安泰瑞利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12日任申万菱信安泰惠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2月27日担任申万菱信安泰鼎利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3月18日担任申万菱信安泰鑫利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8月27日担任申万菱信安泰惠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任申万菱信安泰富利三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曾任申万菱信安泰广利6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5-02-25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2025年二季度,海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预期产生一定影响。二季度,国内经济增长受季节性因素和预期相对偏弱影响有所下滑,但经济增速绝对值仍处于较高水平。内需方面,生产强于需求的格局未改,物价低位波动;房地产市场虽投资降幅收窄,但新房销售同比下滑,房企库存仍存在一定压力。外需方面,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2025年二季度货币政策在保持适度宽松基调的同时,更加注重根据经济形势灵活调整政策力度和节奏。2025年5月7日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同时每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MLF、OMO等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二季度债券市场资金面整体维持宽松态势,收益率震荡下行。截至2025年6月30日,10年国债收益率为1.65%,10年国开收益率为1.69%,较2025年1季末分别下行16BP和15BP。各品种信用债收益率与利率债走势基本一致,信用利差有所收窄。本基金在报告期内维持买入并持有到期为主要投资策略,主要配置利率债和高等级商金债;同时结合对资金面的预判,优化组合融资成本和融资期限,以期获取稳健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延续了2024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态势,总体表现稳中有进。2025年1-3月,制造业PMI整体保持在扩张区间,反映出中国经济在需求端和生产端均呈现积极态势,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有所增强。央行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2025年一季度债券市场的调整,主要原因在于在基本面边际好转的同时,年初以来资金利率持续走高,多重因素带动债券收益率反弹,收益率曲线呈现走平特征。3 月中旬,1Y 和 10Y 国债收益率分别触及阶段性高点 1.59%和 1.89%,较 2024 年末上行分别超过 50bp 和 20bp。3 月中下旬以来,市场预期货币政策立场和监管调控态度转暖,市场呈现出小幅修复特征。本基金在报告期内维持买入并持有到期为主要投资策略,主要配置利率债和地方债;同时结合对资金面的预判,优化组合融资成本和融资期限,力争获取稳健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地产是经济增长结构中主要影响因素,消费和出口则保持稳定增长态势。1月和2月官方制造业PMI都在50%以下,显示经济的增长动能有所放缓。3月官方制造业PMI录得50.8% ,相较上月大幅上行1.7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市场预期的50.1%。4月中国制造业PMI综合指数为50.4%,4月制造业扩张放缓,外需与内需增长均出现季节性放缓;而生产有所加快,产成品价格偏弱;而原材料价格偏强。但是5月至9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再度下降至50%以下,制造业有所走弱,供需节奏均有放缓、成本压力抬升,需求不足的矛盾再度凸显。产成品库存被动上升,出厂价格转跌,出口和新动能方面继续是产需的主要驱动力,而传统动能方面则是主要影响因素。10月份之后,PMI数据有所回升,并且连续3月位于荣枯线以上。特别是12月数据出现不少亮点。首先,非制造业PMI大幅改善。受益于财政发力与保交房持续推动,建筑业PMI显著改善,消费性服务业带动整体服务业PMI显著改善。其次,新订单与生产指数之差较上月改善已位于近两年中性偏高水平,若后续需求端无明显下行,PMI向下空间或相对有限。进出口方面,202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整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我国贸易规模再创新高,除了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温和补库带来出口回暖带来的拉动以外,部分对新兴经济体出口也相对偏强,出现较快的增长。其中中国2024年12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10.7%,表现较为突出。2024年房地产的土地购置、销售、开工、施工等环节对经济形成一定的影响。地产依然是经济结构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受地产和基建增长乏力影响,投资数据依然较弱。但是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地产市场出台了若干需求侧政策的重大调整,包括居民端降首付比、降利率、优化限购政策等,预计对商品房销售产生一定带动作用,未来销售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修复。如果地产的销售好转具有较好的持续性,那么对于未来经济形势来说将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振。2024年通胀数据持续低位,主要还是因为居民对于未来收入预期相对谨慎,消费需求明显不足;另外受房地产市场调整以及广义财政支出偏弱,地方的国企和城投举债动能下降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走势也相对较弱。受市场需求不足及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全国PPI呈现下降。资金面方面,全年流动性整体保持宽裕,季末资金面也没有出现太多的波动。央行对于流动性的投放依然较为积极,央行不断通过买断式回购、公开市场操作以及购买国债等多种方式积极投放流动性,市场流动性整体较为宽裕,市场对于未来继续降准、降息预期较强。面对有待提振的经济动能,央行在九月份再度降准以及降息,宽松取向进一步得到印证。央行未来重心预计还是稳增长同时兼顾债市收益率下行过快的风险。 报告期内,全年债券市场继续震荡下行,收益率水平不断创下新低。本基金管理人密切关注市场相关因素,深入研究和分析,动态调整债券仓位,组合重点配置高等级债券资产,在债券资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三季度国内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外需有所下降。从数据上看,7月制造业PMI为49.4%,前值为49.5%,变化较为微小,制造业PMI数据继续处于荣枯线以下。经济相对偏弱复苏,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局部地区高温洪涝灾害极端天气等因素共同影响。此外建筑业、服务业以及消费整体同样偏弱。而8月制造业PMI为49.1%,继续处于荣枯线以下,表明经济活动继续走弱。其中,PMI生产指数为49.8%,回落0.3个百分点;PMI新订单指数为48.9%。其中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7%。细分行业上,高耗能行业PMI为46.4%,比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景气水平偏弱且降幅较大,是本月制造业PMI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8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均较上月有较为明显的放缓,是制造业市场供需同步放缓的重要原因。9月官方制造业PMI录得49.8,相较上月上行0.7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的49.5,反应9月制造业生产与需求略有改善。其中,9月生产指数录得51.2,较上月上行1.4个百分点,强于季节性水平;新订单指数录得49.9,较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同样强于季节性水平。生产与内需改善,幅度强于季节性水平,或受益于低基数以及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受地产和基建增长乏力影响,投资数据依然较弱。但是近期中央出台了新一轮的地产刺激政策,预计对于房地产市场将会产生一定积极的影响。特别是,8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超7000亿,创年内新高,国债发行也明显提速,指向8月财政、专项债资金或开始发力,待施工项目扩容,未来建筑业需求或将有上升。向后看,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预期改善或助推经济基本面4季度呈现小幅改善,量价下行趋势短期内有望得到缓解。出口方面,9月代表外需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录得47.5,较上月下行1.2个百分点,弱于季节性水平,9月新出口订单PMI仍位于近五年44%的分位水平。韩国9月出口同比7.5%,相较8月下降3.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5%,明显弱于6.4%的季节性水平。美国8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终值47.9,预期48.1,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美国9月制造业PMI下降0.6个百分点至47.3,欧元9月制造业PMI下降0.8个百分点至45.0,欧美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落。此外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时隔半年再度落入荣枯线以下,美国预计大概率进入增长放缓周期,外需客观上有所降温,未来出口增长或有降速的压力。受市场需求不足及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同比均下降。最近公布的8月全国PPI同比下降1.8%,降幅较前值-0.8%加深,环比下降0.7%,前值为-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6%。1—8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1%。8月高耗能行业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都运行在40%以下,且较上月都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带动下游产业的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此外,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受高温多雨天气等因素影响,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上涨,同比涨幅继续扩大;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价格下降拖累CPI环比涨幅放缓。全国8月CPI同比上涨0.6%创下年内新高,前值为0.5%,环比上涨0.4%,涨幅较前值0.5%有所回落。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较去年同期上涨 0.3%,连续第二个月涨幅放缓。通胀数据持续低位,主要还是因为居民对于未来收入预期相对谨慎,消费需求明显不足;另外受房地产市场走弱以及广义财政支出偏弱,地方的国企和城投举债动能下降等不利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走势也相对较弱。货币政策层面,央行对于流动性的投放依然较为积极,但是三季度债券发行提速,市场资金面边际上有所收紧,资金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存单价格也是居高不下。面对较为乏力的经济动能,央行在九月份再度降准以及降息,宽松取向进一步得到印证。汇率方面,由于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数据开始走弱,美国货币政策可能真正步入转向,我国汇率未来承受的压力预计有所缓解,近期汇率明显走强。美联储在9月开始大幅降息,正式步入降息周期,国内货币政策自由度明显增加。央行未来重心预计还是稳增长同时兼顾债市收益率下行过快的风险。报告期内,三季度债券市场震荡下行,收益率水平不断走低。本基金管理人密切关注市场相关因素,深入研究和分析,在三季度保持合理债券仓位,组合重点配置高等级债券资产,在债券资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短期经济预计仍是保持弱势企稳的态势,未来经济是否能出现显著的复苏,还是得看新一年度的财政刺激力度,以及未来美国对于中国的关税政策的落地情况。但是整体而言,经济情况相对去年有所好转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当前无风险利率已经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流动性也是非常宽裕,央行为了平衡汇率,短期预计还是会对汇率以及国债利率进行一定的管控。在经济数据明显好转以前,债市预计会以窄幅震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