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同舟债券A
(018562.jj)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3,930.00
成立日期2023-07-24
总资产规模
2.10亿 (2024-09-30)
基金类型债券型当前净值1.0146基金经理张庆平轩璇顾晶菁管理费用率0.70%管托费用率0.10%持仓换手率23.69%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12%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嘉实同舟债券A(018562)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张庆平2023-07-24 -- 1年3个月任职表现1.12%--1.46%-6.87%
轩璇2023-07-25 -- 1年3个月任职表现1.11%--1.44%-6.87%
顾晶菁2023-07-24 -- 1年3个月任职表现1.12%--1.46%-6.87%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张庆平本基金、嘉实方舟6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发起、嘉实方舟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143.2张庆平:男,硕士研究生,13年证券从业经历,具有基金从业资格,中国国籍。曾任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渠道销售助理、北京佑瑞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债券投资经理、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投资经理。2020年8月加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债券投资经理。2021年8月24日至2022年9月1日任嘉实新添益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月12日至今任嘉实方舟6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6月20日至今任嘉实方舟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7月24日至今任嘉实同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07-24
轩璇本基金、嘉实债券、嘉实纯债债券、嘉实增强信用定期债券、嘉实丰益策略定期债券、嘉实新趋势混合、嘉实致融一年定期债券、嘉实致信一年定期纯债债券、嘉实致嘉纯债债券、嘉实丰年一年定期纯债债券、嘉实方舟6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发起、嘉实年年红一年持有债券发起式、嘉实致泰一年定开纯债债券发起式、嘉实方舟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125轩璇:女,曾任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19年9月加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固收投研体系基金经理。2023-07-25
顾晶菁本基金、嘉实新添益定期混合、嘉实方舟6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发起、嘉实方舟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143.2顾晶菁:女,硕士研究生,13年证券从业经历,具有基金从业资格,中国国籍。曾任美国贝莱德集团资产配置基金经理、美国威灵顿管理公司股票投资部研究员、基金经理。2020年5月加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量化研究工作。2021年8月24日至今任嘉实新添益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9月24日至今任嘉实方舟6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6月20日至今任嘉实方舟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7月24日至今任嘉实同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07-24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经济数据方面,二季度GDP增速走弱,部分反映短期扰动因素的影响,包括闰年临时性因素消退和极端天气。短期扰动因素之外,出口展现韧性,上半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9%。但内需继续放缓致总需求走弱。生产端,8月工业增加值稳中有降,受市场需求波动、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需求端,出口同比上行,但内需偏弱,社零增速不及预期,尤其是一些需求弹性较大的产品如服装、化妆品等呈现负增长。价格端,8月CPI同比增速小幅回升,但核心CPI和服务分项偏弱。信用端,8月社融与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有效需求仍偏弱。投资端,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维持低位。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历史上十分罕见的9月份召开研究经济的政治局会议,非常实事求是的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问题,要求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干字当头、众志成城,从已出台的政策来看,短期内“稳增长、防风险,稳股市”的诉求强烈,政策不再挤牙膏,力度空前,政策出现明显反转迹象,对资本市场明显利好。    A股市场在美联储降息和国内政策利好的影响下,市场情绪回暖,上证指数重回3000点。月初,市场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加剧,投资者持谨慎态度,市场交易活跃度不高。但在一系列政策催化下,市场情绪扭转,上证指数大幅反弹。截至2024年9月30日,主要指数普遍回升,创业板表现突出,房地产、非银金融和计算机板块表现居前。同时,政策出台的速度及力度超市场预期,成为驱动债市大幅上行的最主要因素。9月23-27日,长端利率经历“爬坡式”大幅上行走势。10年国债活跃券上行至2.18%;30年国债活跃券上行至2.35%。  操作上,我们对于泛权益方面的仓位比较谨慎,三季度组合转债和权益的配置维系在低位,在九月底政策利好下有加仓。 纯债方面,虽然可能目前仍然纠结于财政政策的力度、股市情绪的冲击,但当前处于政策转变的初期阶段,经济的效果可能还有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政策利率的中枢大概率持续下行,未来组合的纯债部分仍将以短期限高等级的信用债的配置为主,保持一定的杠杆水平和流动性,同时积极参与债市调整中带来的配置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0%。尽管二季度GDP环比增速有所放缓,且同比增长速度较一季度小幅回落,但经济总量仍保持平稳提升。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包括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地缘政治冲突对国内外需的影响,以及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居民预期偏弱等问题。基本面依然是此前趋势的延续,房地产相关产业链没有看到明显改善,5月部分一线城市出台地产相关政策后看到了二手房成交的阶段性好转,但持续性似乎有限且成交价继续走弱。出口仍然维持了较强的趋势,尤其是以工程机械、汽车、家电等此前主要依靠内需的行业。   随着23年以来地产周期没有出现周期性回升,以往的辅助和领先判断的关键性指标,都先后失灵了:沪深300股债收益差沿着-2X标准差向下,类似日本股债收益差在1990年后的模式;又比如社融领先性的失效、PPI/地产投资-企业盈利周期波动收敛。  市场表现和基本面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匹配的。2024年的一季度权益市场经历了一次较为剧烈的波动。春节前中证800、恒生指数均一度在连续三年下跌的基础上继续下跌超过9%,而前期表现相当强的微盘股指数甚至在一个月之内下跌超过45%,伴随场内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改善,随后市场逐渐企稳。二季度,指数反弹至关键点位后,面临机构调仓、业绩报等关键博弈窗口,资金动作偏谨慎,指数震荡走弱。4月中下旬“新国九条”发布、地产政策预期发酵等催化下指数上行,5月20日市场到达阶段性高点后再度回调,经济复苏放缓、美联储降息预期摇摆等因素成为市场回调的主要原因。2024 上半年,显著跑赢大盘的方向主要为银行、煤炭、有色及电力代表的红利板块,以及工程机械、白电、电力设备等为代表的出海分支。   债券持续走牛,2024年上半年债市收益率持续下行,仅4月末出现短暂回调。一季度市场对于经济增长预期较为悲观,加上资金面宽松等因素,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行至2.23%低点。随后央行多次提示长端利率风险,地产政策工具频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回调后围绕2.3%低位窄幅震荡。6月末资金面平稳,二季度经济数据有所走弱,十年利率再度向下运行突破前期低点至2.21%。  回顾组合操作,在操作上,组合在一月份初降低了股票仓位,避免了流动性冲击下的下跌行情,随着流动性风险的解除,组合在三月份把股票和转债仓位修复到了中性偏低配置,并取得了绝对和相对的超额收益。 纯债方面,组合以高等级的信用债和5-10年的利率债配置为主,保持一定的杠杆水平;同时积极参与利率债的波段机会。   反思我们的得失:巨大的价格波动对于我们低波固收+组合带来的挑战非常大,一方面,组合为应对波动极大的短期波动,我们以往的操作是及时降低权益敞口,这往往在股市下行时对保护净值是有帮助,但也意味容易错失后期快速且剧烈的上涨;债券方面,1-2 月面对超长期国债的大级别行情时我们还有赔率思维,即使组合久期有抬升但是没有超配30年国债。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经济数据显著好于市场预期,其中有闰年因素的影响,也可能部分反映经济基本面边际改善。春节假期所呈现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超预期景气,有阶段性的提振因素,但也不排除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除地产和建筑业依然景气偏弱,经济边际企稳信号逐步增多。三月全国制造业PMI录得50.8%,其中供需均有好转;1-2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7%;海外经济表现较好,其库存周期拉动中国出口, 1-2月累计出口金额同比7.1%,2月新增信贷1.45万亿,新增社融1.52万亿,M2同比增长8.7%。整体而言,预计未来短期内,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基建投资作为“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资产方面,中国股、债市场在1月下旬之后出现了一些“异常行情”例如万得微盘指数在三周时间里暴跌45%之后又在一周半时间里反弹47%,再例如30年期超长期国债收益率在突破历史低点后又加速下行、其价格在11月-2月间上涨9.7%。对于股市而言,造成局部市场踩踏的因素可能包括:雪球类产品进入集中敲入位置、DMA杠杆和股权质押进入预警区域、外部资金干预造成的资金调仓; 对于债市而言,1月在供需错配、央行超预期降准、股市下跌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债市演绎极致行情,各期限各券种收益率均大幅下行, 其中30年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收益率一度到达2.43%的位置。   展望未来,我们会关注机构行为的变化,政策的积极信号和宏观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例如PMI、M1、PPI环比等关键宏观信号。另外,我们也会持续另一方面,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宏观层面的一些潜在下行风险因素,包括:(1)房地产的量价动态;(2)与地方政府化债相关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3)美联储的降息周期和美国大选。   操作上,组合在一月初降低了股票仓位,避免了流动性冲击下的下跌行情;纯债方面,组合以短期限高等级的信用债的配置为主,保持一定的杠杆水平,降低信用风险的暴露;同时自12月底开始拉长久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目前转债结构上以偏债性转债为主,充分利用转债特性赚得绝对收益以增厚组合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复盘2023年的基本面,国内经济复苏稳健与曲折并存,仍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新旧动能转换的复杂时期。人口结构的压力已经切切实实体现在了房地产需求端,全社会也已经形成了“房住不炒”的一致预期,基于地产的金融周期结束,但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在建立之中。生产方面,与2019年底相比,大部分行业仍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库存周期,数据表现接近触底,但并没有如市场预期一样反弹,原因在于下游需求偏弱; 资本外流压力持续存在,人民币汇率压力依然存在。   资产价格方面,2023年全A指数先高后低。2023年投资者的实际“体感”却是非常困难;几点原因:一、是预期的差异较大, A股部分行业业绩向上弹性不足,供给释放压力增加是主要矛盾。二、是全年持续单边下跌的时间较长,以及下跌后再下跌的痛感,尤其在接近年底,因为各种意义上的信心不足,市场再次经历了一次明显的下跌过程,让2023年显得尤其艰难。三、基金表现较大盘更弱。2023 年 A 股市场整体表现偏弱,截至 12 月 29 日,沪深 300 下跌 11.4%,中证 1000 下跌 6.3%,上证指数下跌 3.7%。2023市场以小盘风格为主,TMT、中特估、高股息策略、低估值风格等均有出现阶段性行情。   债市2023年的主线由“弱修复”及“钱多”逐渐向“宽信用”政策发力及狭义流动性收敛转变,10年期国债全年走势沿“M型”震荡。上半年经济修复从“强预期”转向“弱现实”,“宽货币”先行带动债牛趋势逐渐明朗;8月中下旬以来,基本面筑底,“宽信用”政策由观望等待进入加速推进期,资金持续收紧加剧短端调整,债市平坦化特征凸显;时至年末,跨年资金平稳宽松,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带动降息预期升温,债市走强。信用债市场在2023年上半年结构性“资产荒”与下半年“一揽子化债”政策驱动下走出结构牛市,城投非标风险事件明显增多,同时新一轮特殊再融资债券启动发行,城投进入新一轮的化债期。  回顾同舟半年来的运作,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固收部分我们遵循以高等级信用债为底仓,为组合提供了正贡献,也打造了稳健的底仓;权益类资产,以及跟权益相关的可转债资产我们保持了较低的仓位。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关于长期看法,我们有如下看法:  首先,地产是过去时、高质量发展是未来时,中间过渡期的制造业扩张是现在时,而我们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 地产实物量相关的地产产业链、与地产投资和资产价格相关的to G产业链是旧动能,持续的低迷对地方财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疫情后居民消费需求还在修复中。部分制造板块产能过剩压力短期难以缓解,以光伏为例,全行业亏损,产能严重过剩,出清仍需时间,行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面向未来高质量发展之际,我们要意识到:去杠杆+消化产能冗余是一个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而且不会太久,只需静待资产价值的回归。  其次是外部环境的问题。较长时间内我们与欧美的关系都难以缓和,对此不宜抱太乐观的幻想。今年是美国大选年,外部政策形势会比以前更严峻,这点我们要有充分的认知。  最后,最近几年,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经营状态的影响程度有明显的提升。我们的研究要跳出以往的研究框架,从具体哪些落地的政策会更有效的角度出发。从社会的运行机制多分析相关方行为逻辑,如何自发的解决问题,哪些政策真正意义上去解决一些长期存在问题。  落实到组合上,整体上我们认为风格大体会延续,依然是结构性行情,而且结构都是相似的。不确定性上升、低风险的环境下,市场关注点将从过去对未来边际增量定价、转为对存量资产的盈利能力及其稳定性定价,这当中仍存在估值轧差进一步修复的空间。  债券维度,展望后市,应更为关注央行货币政策实操、政府债供给、权益市场的边际变化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超预期修复等因素多重共振,重点关注央行操作,感知经济温度。利率低波动环境下,研究应该做到更精细化,在市场底层逻辑发生变化时应跟踪更为紧密。  整体组合层面将做好情景分析,当出现机会时敢于加仓。  展望长期,我国在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既有逆周期政策托底经济,也有长期政策推动结构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本基金投资团队将持续强化对资产和策略两层次的深度研究,及时迭代对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仓位管理等认知框架,努力为投资人交付更好的业绩。